8.1公平正义的价值课件(19张幻灯片)+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2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公平正义的价值课件(19张幻灯片)+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2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八下道德与法治8.1《公平正义的价值》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17年3月5日提交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这意味着今年起,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将享受同样的“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贴生活费”的政策,每个学生背后的义务教育经费可以“钱随人走”,1300万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可以更安心上学了。之所以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是因为(  )
①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②教育公平是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的体现
③我国要重视教育的公平,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④教育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全易地搬迁340万。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下列对精准扶贫政策认识正确的是(  )
①精准扶贫政策体现了公平正义
②使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
③使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很快富裕起来
④使公平因政策而有保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中学生小王在超市购物时发现小偷行窃,机智提醒并协助其他顾客抓获了一同作案的两名小偷。小王的行为是(  )
①正义的行为,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②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
③多管闲事,不利于保护自己
④既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做到了见义巧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下列不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
A.小刘及时拨打“110”制止醉酒驾车的爸爸
B.小方将好友小夏考试作弊的事告诉了老师
C.小李为给受欺负的好友“报仇”,将小陈痛打一顿
D.学校取消成绩优异的小许“三好学生”称号,因他无故辱骂同学

5. 正义让我们拥有了神圣而博大的胸怀,正义让我们追求真善美、鞭笞假丑恶。关于正义的认识错误的有(  )
①有了正义的制度,就一定能实现社会和谐
②正义要求每一个人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
③在现实生活中,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很难区分
④正义制度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存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6.观察右边漫画,回答问题。
(1)请从社会正义的角度,谈谈对右边漫画中行为的认识。
(2)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请你为政府如何实现公平正义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八下道德与法治8.1《公平正义的价值》习题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公平含义和内涵的理解,依据教材知识,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不倚,所以①选项正确。公平的内涵包含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和机会公平等,教育公平正好体现了受教育权利的公平和为人们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所以②选项正确。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教育公平,教育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所以④选项正确。而③选项不是原因,不符合提议,故而排除。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正义的内涵。我国建立一系列保障正义的制度,有了正义的制度,及时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由此结合材料分析,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选项太绝对,故而排除。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中学生小王在超市发现小偷行窃,机智提醒并协助其他顾客抓获了一同作案的两名小偷,小王的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是正义行为。在行使过程中,既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做到了见义巧为,所以①④副歌题意,②③错误,不会助长非正义行为,不是多管闲事,是传播社会正能量。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在社会进程中,凡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而与之相反的都是非正义的行为。分析四个选项,为好友“报仇”属于恃强凌弱的行为,不属于正义行为。故而选C。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义的内涵。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有了正义的制度,及时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所以②华和④正确,而①的说法过于绝对,错误。③的说法错误,凡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而与之相反的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二、非选择题
6.(1)【答案】1.漫画中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2. 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漫画中的行为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3. 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它要去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善扬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4.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5. 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正义内涵的理解。从漫画来看,体现了维护正义的举措,题目设置为对漫画行为的认识,根据题目要求,则从是什么角度,对行为性质进行定性,从为什么的角度,指出定性的原因。

(2)【答案】1.建立和完善正义的制度。2.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做到严格执法、依法行政。4.积极宣传公平正义的重要性等。(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正义意义的运用。题目从政府角度设问,要求对正义的实现提建议,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它要去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善扬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所以可从制度、法律的实施层面做答,也可从宣传教育的角度做答。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第一课时 公平正义的价值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是法治教育专册的逻辑升华,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强调公民意识教育。
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人类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本框首先引领学生认知公平正义的含义、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到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然后基于宪法视角,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深刻体会和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践行法治精神,力所能及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第二框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坚定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信念。在生活中树立公平正义意识,培养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精神和行动力
2.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体会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3.知识目标
掌握公平含义和内涵,正义的含义,理解追求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性。
三、考情分析
《2011年课程标准》 要求“乐于助人,遵纪守法,追求公正,自主自立,增强公民意识,有奉献精神”,能够“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领会法律的意义,初步学会运用法律自我保护、维护合法权益。”“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国策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认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因此本框要明确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
结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和谐、平等、公正、法治、友善”的教育目标以及“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学生核心素养要求。
本框力求学生要认识“公平正义的含义和内涵”,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初步树立守护公平正义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突破
1.重点:公平的含义和内涵,正义的含义。
2.难点: 追求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活动探究法
教学流程
导入:
图片导入:班级体育运动比赛、班干部竞选、考试、演讲比赛、班规、课堂举手回答问题、关心生病同学等。
提问:以上图片体现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答。
师: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需要公平正义。
导入课题《公平正义的价值》。
认识公平
1.公平正义我来悟
小品表演《这不公平》
剧本:为了参加学校组织的辩论比赛,班级选出了李玲、王潇、张小雨、刘和强、赵冰冰、陈慕洁六名同学组建了辩论预备队。一周以来,他们共同准备资料,进行了模拟辩论,最后经过一场班级辩论PK,在全班同学和科任老师的评判下,李玲、张小雨、刘和强、赵冰冰脱颖而出,作为最终参赛队员代表班级参加了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在全校学生大会上获得通报表扬。未能最终参赛的王潇同学觉得自己同样参加了准备,却没有奖状,也没有受到全校表扬,认为很不公平,非常生气。
提问:(1)你认为王潇的遭遇是否公平?为什么?
(2)谈谈你对公平的看法。
生答。
师: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2.公平内涵我来找
小组讨论:
(1)刚才的小品中体现了哪些方面的公平呢?
(2)在生活中公平的体现有哪些事例?
小组汇报。
师: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3.公平价值我来析
欣赏视频《两免一补》
小组讨论:
两免一补体现了什么?它的意义?
请你选择一个刚才我们所列举出的公平正义事例,说说你认为它的作用。
生答。
师:两免一补就是维护公平正义的行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三)正义的力量
1.明辨正义
活动:头脑风暴
全班分为左右两个大组,轮流作答,分别列举出社会中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事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特征。
师:正义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2.剖析正义
材料一:视频欣赏《聂树斌案》。
提问:(1)对聂树斌案的改判说明了什么?
(2)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和无罪推定原则?
生答。
师: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它要去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善扬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材料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全易地搬迁340万。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
有数据显示,四川省2016年共有5个贫困县摘帽、2437个贫困村退出、107.8万贫困人口脱贫。四川省2017年将确保实现16个贫困县摘帽、3700个贫困村退出、105万贫困人口脱贫。
十九大报告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小组讨论:(1)精准扶贫政策的意义?
(2)你知道哪些精准扶贫的方式?
(3)为促进公平正义,我国还有哪些类似的措施?
生答。
师: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课堂小结


以下图片体现的共同点是什么?

新知导入
以下图片体现的共同点是什么?
人们向往公平,公平正义在学习生活中随处可见。
新知导入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8.1 《公平正义的价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坚定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信念。在生活中树立公平正义意识,培养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精神和行动力
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体会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知识目标
掌握公平含义和内涵,正义的含义,理解追求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公平的含义和内涵,正义的含义。
难点: 追求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性。
目标导航
认识公平
公平正义我来悟

小品表演
请大家欣赏小品《这不公平》:为了参加学校组织的辩论比赛,班级选出了李玲、王潇、张小雨、刘和强、赵冰冰、陈慕洁六名同学组建了辩论预备队。一周以来,他们共同准备资料,进行了模拟辩论,最后经过一场班级辩论PK,在全班同学和科任老师的评判下,李玲、张小雨、刘和强、赵冰冰脱颖而出,作为最终参赛队员代表班级参加了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在全校学生大会上获得通报表扬。未能最终参赛的王潇同学觉得自己同样参加了准备,却没有奖状,也没有受到全校表扬,认为很不公平,非常生气。
认识公平
公平正义我来悟

小品表演
请大家欣赏小品《这不公平》,思考下列问题:
1.你认为王潇的遭遇是否公平?为什么?
2.谈谈你对公平的看法。
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认识公平
公平内涵我来找

小组讨论
1.刚才的小品中体现了哪些方面的公平呢?
2.在生活中公平的体现有哪些事例?
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认识公平
公平价值我来析

小组讨论
请欣赏视频《两免一补》,思考下列问题
1.两免一补体现了什么?它的意义?
2.请你选择一个刚才我们所列举出的公平正义事例,说说你认为它的作用。
认识公平
公平价值我来析

小组讨论
请欣赏视频《两免一补》,思考下列问题
1.两免一补体现了什么?它的意义?
2.请你选择一个刚才我们所列举出的公平正义事例,说说你认为它的作用。
两免一补就是维护公平正义的行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正义的力量
明辨正义

头脑风暴
全班分为左右两个大组,轮流作答,分别列举出社会中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事例。
“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有何特征?
正义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遵纪守法
助人为乐
尊老爱幼
正义行为
违法乱纪
弄虚作假
恃强凌弱
非正义行为
正义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正义的力量
剖析正义

视频欣赏《聂树斌案》,思考下列问题:
1.对聂树斌案的改判说明了什么?
2.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和无罪推定原则?

正义的力量
剖析正义

视频欣赏《聂树斌案》,思考下列问题:
1.对聂树斌案的改判说明了什么?
2.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和无罪推定原则?
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它要去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善扬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正义的力量
明辨正义

小组讨论
1.精准扶贫政策的意义?
2.你知道哪些精准扶贫的方式?
3.为促进公平正义,我国还有哪些类似的措施?

正义的力量
剖析正义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全易地搬迁340万。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
有数据显示,四川省2016年共有5个贫困县摘帽、2437个贫困村退出、107.8万贫困人口脱贫。四川省2017年将确保实现16个贫困县摘帽、3700个贫困村退出、105万贫困人口脱贫。
十九大报告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确保到
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正义的力量
认识公平


正义的含义
正义的价值

公平的含义
公平的作用
公平的内涵
公平正义的价值

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