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学无止境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6.1学无止境导学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学无止境》导学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增强应对学习压力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正确社会责任感。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增强应对学习压力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
知识目标:了解学习的重要性,知道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能站在新的角度认识学习,学会坦然面对学习压力,学会在生活、工作中学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坦然面对学习压力
教学难点: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一、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导入新课
活动一:教材第66页,运用你的经验和探究与分享:
小李很喜欢汽车,乐于学习有关汽车方面的知识。
小李乘坐的大巴爆胎,乘客下车焦急等待。
回家后,他运用所学的知识反复做实验。
他历经了无数次失败,最终成功研制出应急轮胎。
思考:(1)在你的学习经历中,有没有与小李类似的经历?
(2)说明这段经历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提示:(1)略。(2)我们不仅乐于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勤动手、勤动脑、勤于思考,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科学实践等活动,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等。
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尤其是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自主预习
1.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 ,调整 ,完成学习任务。
2.九年级除了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对以往学习进行 ,这对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九年级有一些学习 ,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的 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
4.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 、提高本领,并在 中不断进步的。
5.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 ,也是 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 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6.我们不仅要重视 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 中学习。实践出 。
7.在实践中,我们 自己,丰富人生经历, 自我,提升 。
8.学习是一个 的过程,学校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不可 ,也不能 。
9.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 、 、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 ,培养 ,努力做到 。
10.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量巨大, 周期缩短,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必须树立 的理念,养成 、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 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活动:材料分析



思考:1、图片反映了什么?
答案提示:反映了部分学生学习压力过大。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2、怎样正确认识学习压力?
(1)来源:一是来自学校方面的压力,包括校方管理层、课任老师和班主任传来的压力及同学间的竞争压力;
二是来自社会方面的压力,包括高考、教育体制、社会舆论带来的压力;
三是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的无形压力。
(2)学习压力过大主要表现:
①在生活上会表现为食量大增或很久食欲不振;睡眠质量较差,经常失眠;经常感到不舒服,容易生病,有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生理反应;已经有较长时间没参加喜爱的体闲活动等。
②在情绪上会表现为容易沮丧低落,经常显得不耐烦,暴躁、易怒;说话冷言冷语,对自己、他人的评价以及对事情的描述都有消极倾向;和家长关系紧张,对父母有抵触情绪或 经常与父母发生冲突等。
③在学习上会表现为敷衍、厌烦监督、抱怨、对自己学业过分苛责、对自己没信心等。
④在考试时会表现出焦虑不安、考前失眠等。
(3)正确态度: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
活动:教材第67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1)你如何评价小清的做法?
答案提示:小清不能正确的面对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压力,面对压力,她感到担心、紧张、焦虑。因此,我们要坦然面对学习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2)你有哪些学习压力?缓解学习压力,你有什么经验?
答案提示:学习压力有:初中课程多,学习任务重;学习遇到困难:同学竞争;父母和老师较高的期望;成绩下滑的苦恼;面临的考试很重要等等。
经验:①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②转移注意力,如听听舒缓的音乐。③保持身体放松。④自我暗示,经常提醒自己,我能做好。⑤保持适度紧张等等。
知识链接:方法与技能——中学生如何缓解压力
方法一:从“生理”上缓解压力
墨西哥专家卢西拉·托里斯建议,在学习压力大时,可以适当咀嚼口香糖来缓解。咀嚼口香糖既可以缓解压力,又可以提高记忆力。
方法二:从“心理”上缓解压力
当感觉学习压力过大时,停下来,调节一下,打开播放器,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听一些轻音乐。
方法三:从“行为”上缓解压力
研究表明: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压力的缓解。
活动:材料分析
“冰雪消融,化作万顷碧涛;朗朗书声,铺就锦绣前程。”9年的寒窗苦读,3000多个日夜企盼,此时已到了扬鞭策马,鏖战百日闯雄关的时刻了!
2月27日下午4:00,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九年级全体师生家长欢聚在一起,隆重举行2019届迎中考百日誓师大会。各班领誓员在主席台上满怀激情地带领着全班同学用铿锵有力的誓言向老师致敬,向父母表态,他们振奋人心、响彻天空的共同誓言就是“相信奋斗的力量!”。唤醒潜能,凝聚力量;九年一剑,今试锋芒。伴随着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初三年级全体师生在“相信奋斗的力量”的横幅上庄严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同时全体家长也在特制的卡片上为孩子们写下了中考的祝福和期望,激励着孩子们不畏艰难、奋勇前行。
思考:(1)进入九年级召开动员大会有什么意义?
答案提示:有利于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坚定中考必胜的信心等等。
(2)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九年级的学习?
答案提示:九年级除了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对以往学习进行总结梳理,这对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要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这时,有一些学习压力,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
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尤其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阅读教材第68页“探究与分享”
孔子晚年反复阅读《周易》,以至于穿连竹简的皮条都断了好几次。
东晋时期的祖逖与好友相约,每天鸡叫时起床舞剑。后来他们实现了报效国家的愿望。

(1)结合上图,挑选一个你熟悉的成语故事与同学分享,并列举三个类似的成语。
答案提示: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牛角挂书、随月读书等。
(2)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谈谈你对以上观点的看法。
答案提示: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知识归纳:1.如何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
①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②面对九年级阶段的学习压力,我们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要坦然面对。
③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2、学习为什么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①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
②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
目标导学二:在实践中学习
活动:教材第69页“探究与分享”。
同学甲:我大伯对我说:“我小学毕业,赚钱比很多大学生都多,你别上学了,跟着我做生意吧。”我该怎么办呢?
同学乙:你大伯讲的好像也有道理,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同学丙: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不是也照样成功了吗?
同学丁:你们讲的是个别现象,不具有普遍性,而且学习也不只是在学校学习一种形式
思考:你如何评价上述观点?
答案提示:只重视书本知识,而不坚持实践中学习或不重视书本知识,只重实践说法是片面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不可急功近利,也不能坐失良机。青少年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活动:名言感悟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宋)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颜元(清)
思考:(1)这些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提示:说明了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2)我们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
答案提示:①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②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③青少年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活动:教材第70页“探究与分享”
摩尔斯是一位画家,一次坐轮船的旅行改变了他的人生……
在船上,他跟一位物理学家学了点儿电磁学知识。
他与船员聊天儿,了解到船员们的困难。(我们很害怕大风浪。如果你们能提前知道天气变化就好了。)
他开始认真思考。(怎么能让船员提前知道天气信息呢?既然电传得这么快,能不能用电流传播呢?)
他放弃了绘画,学了五年的电磁学知识,最终发明了电报和摩尔斯电码。
思考:(1)摩尔斯的成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提示:积极的心态;正确的目标;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坚持不懈精神等等。
摩尔斯的研究经历对你有哪些启示?
答案提示: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活动:材料分析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学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放下书本,将课堂无限延伸,在愉快的旅行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这种寓教于乐的研学旅行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欢迎与好评。自2018年研学旅行被纳入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安徽省中小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踏上了研学之旅,在欢乐的行程中体验与学习。在孩子们心中,研学旅行是一场冒险、一轮欢聚、更是一次收获满满的实践与成长。
思考:(1)研学旅行对中学生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答案提示:①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②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
③有利于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学习。
④有利于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⑤有利于在实践中,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
⑥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怎样在实践中学习?
答案提示:①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②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③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活动:材料分析
徐特立(1877-1968),湖南长沙人,毛泽东主席最尊敬的老师,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徐特立的一生,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他年少时读私塾,20岁制定“十年破产读书”(就是,将每年教书所得的20串钱作为家里的生活开支,而将祖母留给他的几亩田,逐年变卖,专门用来买书。争取花十年时间,把书读通,但这样也就势必破产),30岁改名“特立”,40多岁赴法国勤工俭学,50多岁学俄语,60多岁学解剖学,72岁制定“20年学习工作计划”。此后,徐特立不顾年事已高,朝气蓬勃地投身于新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领导一批党的宣传干部和史学工作者从事中国通史、中国革命史和党史等的编纂工作,并继续以各种方式关心、指导教育工作:或报告讲演,或撰文著述,或视察调研,或接待来访,或书信交流……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不懈地奉献着光和热。
思考:(1)徐特立老先生的事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提示:说明了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2)为什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答案提示: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量巨大,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
拓展提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荀子
思考:谈谈你对“学”与“行”的理解?
答案提示:“学”是认知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学中有行,行中有学,“学”与“行”是密不可分,不仅要重视书本上的学习,而且要重视在实践中学习。实践出真知。“学”必然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因此,知行合一。
二、讨论交流生成新知
学生分组对问题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知识点小结:
学无止境
一、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1、高度重视,积极投入
2、坦然面对学习压力
3、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在实践中学习
1、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2、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4、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一)单项选择题:
1.中新网6月2日电据重庆商报报道,一名11岁的小学生染上了“怪病”,狂拔自己的眉毛、睫毛及头发,3个月的时间里,眉毛和睫毛几乎被拔光,由于头部被拔出两块鹅蛋大的“空地”,只得戴上帽子。前日,经儿童医院心理科诊断,由于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自我发泄所致。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学习压力,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A )
①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
②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
③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④不断加压,把压力化为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对右边漫画中儿子的正确评价是( C )
A. 这是合理调控情绪的有效方式
B. 这有利于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C. 他没有正确地对待学习压力
D. 这能够帮助他消除学习焦虑
3.中学生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应该( D )
①要做好自己,追逐个性
②高度重视、积极投入
③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
④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 )
A. 终身学习
B. 主动学习
C. 合作学习
D. 探究学习
5.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下列属于在实践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的行为是( B )
①九(2)同学得利用寒假进行“扶贫攻坚”社会调查
同学们了解民生疾苦,踊跃为贫困地区的同学捐款
②王瑶参加社区的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扶助助残等活动
③李阳把新买的教学辅导书借给同学传阅
④小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5月4日,南石家庄小学组织高年级学生到革命圣地西柏坡举行了“重走长征路”主题研学活动。孩子们在研学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我是一个兵”队列集训、“我们一颗心”运传球、徒步4公里、翻雪山、过草地、第五次反围剿等项目的拓展训练。本次活动的目的是知识科普、体验考察、励志拓展、行知合一。这一研学活动( C )
①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学以致用
②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冲击了课堂教学
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④
、非选择题:
陈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学习、“挤”时间学习。他指出:“必须善于在繁忙的实际工作中,自己争取时间去学习,这一点必须有坚持的精神才能做到。”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就当了学徒,但是他酷爱学习,利用在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和店员的机会读了许多书,较早地接受了革命民主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陈云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工作异常繁忙,但他发扬“挤”的精神,绝不放弃学习,更不因职务高、年龄大而放松学习。
陈云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晚年,他虽然体力日渐衰弱,但依然倾注极大精力用于学习。他坚持每天早晚收听电台的新闻广播,白天看文件和报纸。进入1980年代后,由于眼疾加重,文件和报纸只好让秘书念,但每天早晚的广播他还是照听不误,即使生病住院,也从未间断。
结合材料思考:
(1)材料体现了陈云同志具有怎样的学习态度?
(2)与陈云同志所处的时代相比,我们的学习条件要优越得多。那你该怎样面对当下的学习呢?
许多知识要在实践中获得。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怎样去参与初值实践,去完善自我?
2、1月29日“大美中国”中俄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节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此次访问俄罗斯的江苏代表团成员有70位,其中包括35名少年儿童,年龄结构从6岁到15岁不等。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本次中俄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将让两国的青少年进一步加深了解,是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机会,也是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开阔眼界的过程,为青少年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口。
结合材料走向世界的青少年要做好哪些准备?
四、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学无止境》自主预习答案
1.困难和压力 心态
2.总结梳理 学习品质
3.压力 心理现象 坦然面对
4.增长知识 创新
5.权利 义务 学习
6.书本知识 实践 真知
7.锤炼 完善 自身素质
8.长期 急功近利 坐失良机
9.社会调查 志愿服务 问题意识 研究能力 知行合一
10.知识更新 终身学习 主动学习 学以致用
《学无止境》当堂演练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A 2、C 3、D 4、A 5、B 6、C
非选择题
(1)能自觉、主动地学习,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2)①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②面对九年级阶段的学习压力,我们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要坦然面对。③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