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一轮简约版教案: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一轮简约版教案: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0一轮简约版教案: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1、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和缅甸,两国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补充:1、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建立初期,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中苏建交,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国民党集团所占据。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关系的重大突破;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的改善: 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七十年代外交的影响:打破了美、苏两大霸权对中国的“围堵”,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正常交往,为七十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补充:1、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压倒多数的票数通过了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以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得以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美国霸权的衰落,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作用的加强,中国内政外交上的成就,使人们认识到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3、 中日关系的改善:二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1972年,田中角荣任日本首相后,采取了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方针;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订了联合声明;随后,日本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 1978年,中日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三、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独立自主的外交具体表现为实行不结盟政策;开展多边外交,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在历届联大上,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与俄罗斯、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积极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三)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形成了《上海共识》。
十分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2002年,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2001年由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
补充: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改变了对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这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方针的出发点;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加强睦邻友好,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原则,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已形成;
2、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不断加强,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同“七十七国集团”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获得了建设性进展。
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中国政府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