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四单元 隋的创新和唐的鼎盛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隋唐重建了大一统政权;知道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开创、唐朝完善的新官制及其特点;知道政事堂是宰相集体议事的处所;知道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朝开创,唐朝完善;知道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对后世的影响。过程与方法:①通过阅读、分析教材,概括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特点,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②以揭示大势结合深入分析的讲授方式,使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并根据需要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深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本课学习,认识隋唐的制度创设为大唐气象的出现提供了制度保证;②通过对科举制作用的分析,认识其对后世和西方的影响二、重点和难点隋唐时期的制度创设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三、知识结构1、大一统帝国的重建:隋 581年 杨坚 长安 589年统一全国唐 618年 李渊 长安2、承上启下的隋唐政治新格局(1)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内容三省六部制 特点作用政事堂(2)科举制 内容作用和影响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经长期分裂后,公元581年到906年,隋朝和唐朝重新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王朝政权。短暂的隋朝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唐朝则标志着中国帝制时代历经前期的曲折与磨难,渐趋辉煌。1、大一统帝国的重建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589年,消灭南朝最后一个政权,重建大一统帝国。但隋国祚短促,618年隋炀帝杨广在隋末农民战争中兵败被杀。同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材料:综括言之,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陈寅恪《论韩愈》(《金明馆丛稿初编》)在隋、唐两朝的制度创设中,尤为重要的是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2、三省六部制和政事堂隋唐政治制度总结汉魏以来君权与相权争夺、内朝与外朝制约的成果,在中央正式形成三省六部制。其基本精神是提高皇权,裁抑与分割相权,以加强君主帝制的中央集权。“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请根据材料在图表上标出三省和政事堂的职权。政令下达程序上下隶属关系读图学史根据隋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分析皇权与相权的关系。皇权加强,相权削弱。变化:一是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分夺了原来宰相的权利,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了皇权。二是三省权责分明,各有所司,既可分工合作,使政令更为合理适切,又可互相制衡,防止大臣独断独行。三是六部的设立使各部门事务的管理更加具体和明确,故而一直延之于清代。练习与测评1与秦汉相比,隋唐中央政权机构的建制有哪些新特点?特点 作用1、集体宰相制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分工明确 政令贯彻效率高3、互相牵制 避免专权和独裁影响:①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②加强了皇权,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③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4.科举制常科 秀 才明 经进 士明 法明 书明 算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分常科和制举两种,常科每年举行,制举则根据需要临时举行。 同时,门荫入仕和杂色入流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径。(1)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创立和发展的原因:①根本上是北魏以来经济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②士族地主日益腐朽没落、不学无术,但仍然垄断着仕途,且有很强的割据一方的政治经济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封建国家的巩固稳定。(2)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1)积极作用和影响——隋唐时,是一种优越的选官用人制度。①使庶族有了上升渠道,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②将选拔人才、官员任用的权力收归中央,门阀势力受抑制,地方离心因素逐渐消解,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③科举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④ 17、18世纪,科举选官方式西传,成为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借鉴。……2)消极作用和影响——明清时,渐趋没落,严重阻碍了人才的选拔。史料: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卷一科举制虽然维护封建统治,但到明清时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使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致力于四书五经,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思想,扼杀其进取精神;科举制下,入仕的“天下俊才”也逐渐蜕化为顺从效忠皇帝的奴才;不讲求经世致用的科举考试也阻碍了科技的进步,使中国近代自然科技人才短缺,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练习与测评 2为什么说科举制的实行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隋唐科举制的实行相对秦汉以来的察举制和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而言是一次重大变革。从形式上看,隋唐之前是以推荐为主,隋唐以后是以考试为主。从内容上看,隋唐之前是以门第出身、名望德才为主,隋唐以后是以真才实学为主。从作用上看,隋唐之前有才学的庶族地主多遭排斥,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隋唐以后科举入仕的办法使大量天下俊才成为“天子门生”,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也使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隋唐科举制的实行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小结:隋唐的制度创新为政治的清明,大唐气象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上的表现。难怪法国著名的史学家布罗代尔惊叹,怎么中国那么原始的帝制,却有了一个现代化的官僚制相伴。皇帝宰相集体议事处审核执行草昭门下省中书省政事堂尚书省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