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5.2《文学和艺术》教案(旧人教版高二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5.2《文学和艺术》教案(旧人教版高二上)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五章 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
第二节 文学和艺术
教案
教学目标
  1.古典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家;启蒙运动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家;浪漫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家。巴罗克绘画;洛可可绘画;古典主义绘画;浪漫主义绘画;现实主义、印象派绘画。古典音乐代表;浪漫主义音乐代表;民族乐派代表。
  2.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每一种文学流派的特点,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讨论每一种文学流派产生的社会原因,提高学生找出诸多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通过学生分析不同文艺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一定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历史规律,使学生认识到不朽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时代精神与风貌的体现,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教育。通过介绍贝多芬等艺术家的生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主要叙述了17世纪到19世纪200多年间世界近代前期的文学艺术发展进程。文学艺术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学艺术不仅可以使我们更真切地把握住一个时代的脉络,了解历史的全貌;而且通过文学艺术可以更深入去理解历史的变化。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从文学艺术这个不可或缺的角度去观察17世纪至19世纪人类历史进程。
重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欧洲绘画艺术流派和贝多芬。19世纪30年代在西欧兴起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较真实地反映了工业革命以后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世纪绘画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社会状况,有助于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资本主义本质,更深入的理解这段历史。从德育上看是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它是帮助学生对艺术加强理解的重要载体。贝多芬不屈服于命运、勇于奋斗、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良好载体。
重点突破
  因为本目内容较丰富,学生较熟悉巴尔扎克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作品,教师可以采用指导学生课下搜集材料、课上交流、讨论来探究这一文学流派的艺术风格及其盛行的历史条件等问题。通过学生回顾19世纪法国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体系的破产、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这些社会背景,同时与已学过的文学流派对比,使学生理解19世纪的艺术流派与社会状况。通过对贝多芬一生的介绍以及学生对贝多芬等人的评论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贝多芬生活背景的理解,加深对贝多芬奋斗一生的理解,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难点分析
  本课难点是文学流派、代表作家以及代表作品,如何体现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学生难以记住教材涉及到的20余位文学巨匠的流派归属、代表作品等内容。教师受学科的限制,很难将艺术作品准确、完美地表达出来,影响学生的理解,而学生也较难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理解、鉴赏艺术作品。
难点突破
  建议学生自己用图示或表格将文学成就进行梳理,使知识更加系统、清晰,便于掌握。通过与文艺复兴绘画风格的对比,使学生理解艺术的进步。再通过联想部分文学作品的背景,结合艺术作品的介绍,加深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使学生理解艺术是如何反映现实的。
重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欧洲绘画艺术流派;贝多芬
难点:学习内容份量过重,知识过于繁杂。如何体现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教学过程
一、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运动时期文学
1.古典主义文学
  指导学生看书上有关古典主义文学特点的大、小字内容,讨论分析这些特点与社会条件的关系。
  请学生根据语文课的学习内容,介绍有关莫里哀及《伪君子》、《悭吝人》等,然后自由讨论评价这些文学作品的影响。
2.启蒙运动文学
  学生回忆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教师详略得当地介绍英国、法国和德国启蒙文学代表作加及其代表作品,使学生了解启蒙文学的特点及其在18世纪流行的条件。
二、浪漫主义文学
  法国大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学者描绘的那样美妙,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浪漫主义作家反映了这种社会情绪。
  浪漫主义文学最大的特点是主观性。由于对现实不满,就用主观幻想、想像的世界同现实对抗,注重抒发作者个人的主观情感,它们所塑造的主人公常常是同社会对立的反叛者。
  师或生介绍每位作家及其作品,学生分析作品归纳出共同特点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教师或教师指导学生分国别按洲际分别介绍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及其代表作,学生在综合众多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归纳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批判现实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广阔地、真实的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深刻揭露批判封建贵族的没落、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这正是巴尔扎克《人间戏剧》的主题。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创作的思想基础。他们认为资产阶级唯利是图、尔虞我诈,弱肉强食都是违反“人道”精神的,都应受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体裁是长篇小说,因为长篇小说可以更丰富地表现社会生活和各色人物形象,可以扩大文学反映生活的手段。现实主义文学对没落的封建主义的批判,对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思想的宣传,对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现实的谴责和揭露,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宝贵的社会和艺术价值。
四、美术和音乐
  教师指导学生填写下面两个表格:
绘画流派 历史时期 画家、作品 绘画风格
巴洛克艺术
洛可可艺术
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印象画派

音乐流派 历史时期 音乐家、作品 音乐风格
巴洛克艺术
古典主义艺术
浪漫主义艺术
  在学生填写表格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重要的画家及其作品,音乐家及其作品。教师主要精力应放在介绍近代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可以请学生介绍贝多芬的生平,教师补充。组织学生讨论你如何看待贝多芬的一生?
小结
  17世纪至20世纪初科学的进步、文学艺术的繁荣,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兴起、确立和定型的基础之上。而这一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既集中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表达了人类的理想,也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着眼点有两个:第一,介绍每一个文学艺术流派一定交待清楚这一文学艺术流派所依赖的社会背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诸多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思维能力;第二,对各流派文学艺术特点的分析尽量由学生完成,教师设法使学生全面了解每一文学艺术流派作品的内容,指导学生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自己得出结论,将学习的过程变为自主探究的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文学和艺术
一、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运动时期文学
  1.古典主义文学
  2.启蒙运动文学
二、浪漫主义文学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四、美术和音乐
探究活动
目的: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了解17至19世纪200年间世界文学的发展过程,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认识文学是时代的产物。通过自主钻研,小组、班级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起、同学合作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活动方式:
  第一步:学生按照四个文学流派分小组查找有关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资料。
  第二步:组内合作,制成展板、小报、演示稿等展示资料。
  第三步:各族按时间顺序逐一汇报研究成果,每一个文学流派的作品,然后大家共同讨论该文学流派的特点和它们兴起的社会条件,有不同看法还可以辩论。
  第四步:师生共同讨论文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由教师采用图示方式总结本课内容。
习题精选
1.下列对莫里哀的讽刺戏剧《伪君子》评价正确的是
  A.讽刺了高利贷者贪婪吝啬的本质
  B.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性
  C.抨击了封建宗教的虚伪
  D.揭露的农奴主的丑恶嘴脸
2.下列被称作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的文学巨著是
  A.《浮士德》  B.《战争与和平》
  C.《人间戏剧》  D.《悲惨世界》
3.印象派绘画是以下哪位画家的作品而得名
  A.马奈  B.莫奈  C.塞尚  D.凡高
4.“音乐之父”的国籍是
  A.法国  B.奥地利  C.德国  D.匈牙利
5.代表古典主义音乐终结和浪漫主义音乐开端的伟人是
  A.贝多芬  B.莫扎特  C.海顿  D.肖邦
答案:1.C 2.C 3.B 4.C 5.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