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4.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教案(旧人教版高二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4.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教案(旧人教版高二上)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二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应掌握:美、德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帝国主义特征;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帝国主义特征;俄国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及其侵略扩张性;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日本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其帝国主义特征,1889年宪法,日本的大陆政策,《江华条约》,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及影响,日本吞并朝鲜。
  2.通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原因和特征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的快慢、特征的不同,是正常的、绝对的,它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所造成的;通过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及其特征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性的认识。
  3.通过日本对朝鲜、中国侵略基本史实的了解与回顾,从而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时刻警惕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扩张,激发学生为世界人类和平事业献身的精神,以及自强自立、振兴中华的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实际上是上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如果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当时世界历史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的话,那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则是当时世界历史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个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奠定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基础,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
关于导入的教学建议
  让学生举例说出现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日、俄、英、法在现代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极具影响的现象、事件、企业。从学生熟知的、赶兴趣的话题入手,同时也便于建立近现代知识的联系。
重点分析
  本节重点是美日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英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这是因为:其一,美、英是世界近现代历史上影响重大的两个国家,而日本是亚洲国家,也是近代侵略亚洲国家的急先锋,“以史为鉴”,发展现代亚洲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二,美英、日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发展中,分别属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两类典型国家,如果掌握了这三国发展状况的分析思路,那么,对其它几个国家的学习就能够迎刃而解。
重点突破方案
  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就三个主要国家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思路)。在日本的基本情况总结之后,教师:日本的这一特征与日本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右翼势力有何关系?还有哪些原因?你怎么看?目的是:通过此活动,让学生“勿忘历史”,“以史为鉴”,正确认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军国主义的根源,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
难点分析
  如何理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本课难点。这是因为:第一,人们往往误把“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理解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第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不能单独理解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还包括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即有的走的是民主政治的道路,有的走的是专制主义道路。学生在理解时容易出现偏差,所以它是本难点突破方案
  在各国发展原因、概况、特征分析、归纳的基础上,结合政治学的观点,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引导学生理解“不平衡”:第一,“发展不平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不平衡与平衡”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中,得以发展、繁衍。第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它有经济、政治双重含义。以突破难点。
课内探究活动
  将学生分组,每组同学研究、讨论一个国家。要求学生在阅读、讨论的同时,列表:
国家 经济发展状况 主要原因 政治、经济概况 帝国主义特征






  将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填入。注意提醒学生:对帝国主义特征要从各有差异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上去分析,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重点:美日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英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难点:如何理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学手段: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大家谈:一提起现代世界上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俄、日、英、法,在你脑海里,立刻会想起什么?(学生回答略)
  2、教师引导: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有关,但另一方面它又与这些国家历史发展因素密切相关,从而构成了区别这些国家的特征。而在这些历史因素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时期。这主要是这一时期,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各国的影响也就不同,表现出各自的经济、政治特征(而这一变化又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3、将学生分组,每组同学研究、讨论一个国家。要求学生在阅读、讨论的同时,列表:
国家 经济发展状况 主要原因 政治、经济概况 帝国主义特征






  将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填入。注意提醒学生:对帝国主义特征要从各有差异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上去分析,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这儿,可根据情况让学生讨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先由各组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然后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的想法(见板书内容),进行师生交流。在此之后,师生就: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各国开始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并且呈现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有哪些?如何理解“不平衡”?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注意:第一,别把“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单单理解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其实不然,“发展不平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不平衡与平衡”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中,得以发展、繁衍。第二,此外,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还能不能单独理解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即在工业生产总值名次前后位置的变化),其实,除了各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所占比重的地位的变化外,还包括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即有的走的是政治民主的道路,国家实行的是政党政治、公民自由的体制,同时以较为健全的代议制即议会政治制度作为宪法上的保证(如英、美、法);有的走的是专制主义道路(如俄、日、德)。总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发展的趋势:自由主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交错的局面(直到二战后,自由主义终于占据了主导地位。
  5、教师提问:日本的这一特征与日本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右翼势力有何关系?还有哪些原因?你怎么看?目的是:通过此活动,让学生“勿忘历史”,“以史为鉴”,正确认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军国主义的根源,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
  或者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就现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发展相关的有关问题做进一步的调查(文字、图、表)。目的是:通过此项活动培养学生以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想
  此课涉及的国家多,难以面面俱到。所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从而训练学生历史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就显得十分重要。
板书计划
第二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19C末-----20C初)
一、过渡的原因、概况
二、过渡的特征
  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
  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英国:“殖民帝国主义”
  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
  日本:“带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