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9浙教版中考复习化学-1、物质的定量计算 选择题【例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混合物10g,继续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固体变为9.04g,再将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干燥得到1.59g黑色固体.求10g剩余固体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7.1% B. 35.5% C. 28.4% D. 42.6%【答案】B【例2】将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在试管内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小于原高锰酸钾质量的10%,则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与原高锰酸钾的质量比可能是( )A. 71︰75 B. 71︰79 C. 80︰79 D. 81︰79【答案】A【例3】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某100g30%的双氧水放置一段时 间后,经实验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5%,则分解掉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 )A. 5 g B. 5.3 g C. 5.67 g B. 6.56g【答案】C【例4】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SO2、SO3和O2。已知:SO2、SO3都能被碱石灰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利用下图装置加热硫酸铜粉末直至完全分解。硫酸铜粉末质量为10.0g,完全分解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装置 A(试管+粉末) B C反应前 42.0g 75.0g 140.0g反应后 37.0g 79.5g 140.0g请通过计算,推断出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A.3CuSO4 3CuO + SO3↑ + 2SO2↑ + O2↑ B.4CuSO4 4CuO + 2SO3↑ + 2SO2↑ + O2↑ C.5CuSO4 5CuO + SO3↑ + 4SO2↑ + 2O2 ↑ D.6CuSO4 6CuO + 4SO3↑ + 2SO2↑ + O2↑【答案】B基本计算【例5】石灰石是生产石灰、水泥的主要原料.某兴趣小组摸仿化验室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称取石灰石样品12g放入烧杯中;慢慢加入 稀盐酸,不断搅拌,至不发生气泡为上,称得消耗稀盐酸73g;称量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质 量为80.6g.试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答案】(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73g+12g-80.6g=4.4g. (2)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10044x4.4g 解之得:x=10g 此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g12g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复杂计算求溶质的质量分数【例6】久置的氢氧化钠中常含有少量的碳酸钠。某实验小组取久置的氢氧化钠12 g,加65 g水完全溶解后,再缓慢加入25 g石灰乳(氢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沉淀质量为2 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解:设久置的氢氧化钠中碳酸钠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质量为y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106 100 80 x 2 g y x = 2.12 g y = 1.6 g 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溶质质量分数== ==11.48%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48%。给出溶质质量分数求其他的量【例7】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容易吸水和变质。实验室中有220 g久置的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假设样品中各成分的分布是均匀的)。某实验小组从该样品中取出20 g ,加热烘干其中的水分,得到18.6 g固体。向所得固体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得到10 g沉淀。对上述数据分析计算后,该小组同学向剩余的氢氧化钠样品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氢氧化钙粉末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恰好得到了10%的氢氧化钠溶液。计算加入的氢氧化钙和水的质量。【答案】解法一:因为 20 g 样品烘干后得到18.6 固体,加入石灰水后得到10 沉淀 所以 剩余200 g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共有 186 固体, 加入熟石灰 后得到碳酸钙100 g。 设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x,加入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反应生成NaOH的质量为z。Na2CO3 + Ca(OH)2 ==== Ca CO3↓ + 2NaOH 106 74 100 80 x y 100 g zy= 74 g x=106 g z =80 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86 g – 106 g + 80 g = 160 g 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60 g÷10% – 160 g = 1440 g 所以 加入的水量为1440 g –(200 g – 186 g)= 1426 g 解法二:解:设20 g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钠质量为 xNa2CO3 + Ca(OH)2 ==== Ca CO3↓ + 2NaOH106 100x 10 g = x= 10.6 g 所以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水的质量分数为1- 53% - 40% = 7% 设加入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y,反应生成NaOH的质量为 zNa2CO3 + Ca(OH)2 ==== Ca CO3↓ + 2NaOH106 74 80(220-20) g×53% y zy= 74 g z =80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20 g – 20 g)× 40% + 80 g = 160 g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60 g÷10% – 160 g = 1440 g 所以 加入的水量为1440 g –(220 g – 20 g)×7% = 1426 g 答:加入的氢氧化钙质量为74 g,加入的水质量为1426 g。实验类计算【例8】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反应前氧化铁和碳粉的质量分别为16g和 0.6g,反应后得到气体A和14.4g黑色固体B。(1)计算白色沉淀的质量;(2)通过计算推断黑色固体B的化学式。【答案】(1)二氧化碳的质量 = 16g + 0.6g - 14.4g = 2.2g 设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为x。CO2+Ca(OH)2 = CaCO3↓+H2O44 1002.2g x = 5g (2)根据实验现象:黑色固体B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后固体全部溶解,说明B中不含碳单质;无气体放出,说明不含金属铁 B中含铁元素质量:16g× = 11.2g B中含氧元素质量:14.4g–11.2g = 3.2g 若固体B的的化学式为FeaOb,则a:b = (11.2g/56):(3.2g/16) = 1:1 则固体B的化学式为:FeO 答:(1)白色沉淀的质量为5g;(2)黑色固体的化学式为FeO。【例9】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30g放入烧杯中,让后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请计算:(1)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2)该合金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 。(写出过程)(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 (1)30% (2)解:设另一种金属为M,相对原子质量为X。 M + H2SO4=MSO4+H2↑ X 98 6.5g 50g×19.6% X=65 所以该金属是锌。 (3)解:设第三次反应后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氢气质量为Z。Zn + H2SO4=ZnSO4+H2↑ 98 161 250g×3×19.6% Y Z Y=48.3g Z=0.6g×100%≈28.6%图像图表类计算【例10】现有一瓶纯碱样品其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课外化学小组同学将100g盐酸分5次加入到20g纯碱样品中,得到如图部分数据和图象(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8.24 a 74.72请计算:(1)第2次加入盐酸后,a为__________g(2)16%的NaCl溶液可用于生物小组进行选种.欲将第5次实验后的溶液配成16%的NaCl溶 液,可先向此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至无气泡产生为止,这时还需要向溶液中加 入水多少克?(假设实验过程中溶液损失忽略不计)106x【答案】 (1)56.48(2)每20克稀盐酸反应后产生m(CO2)=20g+20g-38.24g=1.76g; 设每20克稀盐酸可消耗Na2CO3质量为x,生成NaCl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1.76g117y441.76gx=4.24g; y=4.68g;纯碱中杂质NaCl=20g-4.24g×4=3.04g;所得溶液中NaCl总质量=4.68g×5+3.04g=26.44g;所得溶液中NaCl溶液总质量=20g+100g+4.24g-1.76g×5=115.44g;16%的NaCl溶液的质量为:26.44g16%则需要加水质量为165.25g-115.44g=49.81g;答: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水49.81g.【例11】在一烧杯中盛有42.2g碳酸钙和氯化钙的粉末状混 合物,向其中加入116.6g水,使氯化钙完全溶解。然后向其 中逐滴加入10%的稀盐酸,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入稀盐酸质量至图中A点时,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2)当滴入稀盐酸质量至图中B点时,继续向烧杯中加 入上述粉末状混合物至刚刚无气泡产生,求此时烧杯中钙元素质量。【答案】(1) 146 g×10%=14.6 g 设13.5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Z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100 73 111 44x 14.6g y z x=20g y=22.2 g z=8.8 g 44.2g-20g=22.2g ×100%=15% (3)22.2g+22.2 g+22.2g=66.6g 66.6g××100%=24g 答:略【练习1】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反应)的铁10 g与50 g稀硫酸充分反应,铁屑耗完,溶液的质量为55.4 g,则此铁的纯度为( ) A. 84% B. 28% C. 56% D. 无法确定【答案】C【练习2】某粗盐样品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杂质和不溶性的泥沙。常温下,将140 g该粗盐样品溶解于水中,过滤得到不足3 g泥沙和1000 g溶液。取出500 g溶液进行测定,其中含有镁元素1.2 g,钙元素2 g,氯元素42.6 g。则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 A.83.6% B.86.3% C.88.1% D.91.6%【答案】A【练习3】将氢氧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6.9 g放入93.1 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9 %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4.9 g B.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 g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 D.6.9 g混合物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58%【答案】C【练习4】向质量为m克的CaCO3和KHCO3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分数为a%的稀盐酸n克,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w克。(已知:KHCO3 + HCl = KCl + H2O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一定是1:1B.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m+n×a%-w)克C.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消耗稀盐酸的总质量均为n克 D.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均为w克【答案】D 模块一 技巧类计算模块二 综合计算=×100%≈83.3%==165.25g=复习巩固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