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东湖中学九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三、四单元检测卷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本题有26小题,共52分)1.“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 2.1937年,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是因为 ( )A.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百团大战鼓舞人心 D.抗日战争即将胜利3.1948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一切唯听天命而已。”蒋介石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B.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北平C.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了节节胜利 D.中共下达了渡江战役的命令4.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 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C.从中国全民族利益出发 D.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5.以下能佐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史论的史实有( ) ①中国组织远征军赴缅作战 ②美国在中途岛对日作战③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本军力 ④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6.“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前往重庆)……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毛泽东此行”是为了 ( )A.参加中共“一大” B.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C.争取和平与民主 D.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7.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D.电影《甲午风云》8.美国人依罗生的《浮光掠影》一书指出,1937—1944年美国对中国处于赞赏阶段。赞赏的主要原因是这一阶段的中国 ( ) A.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B.独立反抗法西斯 C.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D.为人类正义而斗争9.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 ) A.秋收起义 B.血战卢沟桥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斗10.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11.仔细阅读下表,它反映的是 ( )时间指挥者规模战绩1940年8—12月彭德怀八路军投入105个团毙伤日伪军25000多人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辽沈战役 D.贺胜桥战役12.“1942年6月,美国海军和空军毁灭性打击了日军。……日军损失了训练有素的海空军骨干力量,再也无力进行战略进攻了,丧失了海战的主动权。”该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 ) A.中途岛战役 B.阿拉曼战役 C.西西里岛登陆战 D.诺曼底登陆战1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至抗战结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计算)。以上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法西斯国家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转战陕北”“跃进大别山”“渡江战役”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专题是 ( )A.国民革命 B.十年内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1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太平洋战争爆发 ②苏德战争爆发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④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16.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举行的慕尼黑啤酒节是世界最具盛名的啤酒节之一。然而1938年的9月,欧洲各国的目光聚焦在此则是因为德意英法四国签订的《慕尼黑协定》,该协定要求捷克必须把苏台德区无偿交给德国。此事件相关的是 ( )A.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B.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D.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7.“二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因素是 ( )A.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B.日本突袭珍珠港 C.苏德战争爆发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8.1943年冬,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宣言 ( )A.表明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确认中国拥有对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C.宣布了日本法西斯最终走向失败的命运 D.承认中国有与美英等国完全平等的国际地位1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太平洋战争的爆发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诺曼底的成功登陆20.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反映的史实是 ( )A.台儿庄战役 B.千里跃进大别山C.孟良崮战役 D.中共中央转战陕北21. 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 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据相关事实推断此诗创作于 ( ) A.武昌起义期间 B.北伐战争期间重庆谈判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22.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 下列说法与之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 A.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B.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C.彭德怀:西方国家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D.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23.“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24.1947年4月,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表现得如此出入意料,蒋介石占领延安将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将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下列与之有关的事件是 ( )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进入北平城 D.占领“总统府”25.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后中国社会性质的设想是 ( )A.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B.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C.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26.1949年,毛泽东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军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信中所说的这次会议通过的重要文献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共48分)27.(12分)2018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了解它,牢记它,可以使我们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寻找证据】中国、苏联有效抗击法西斯侵略,成为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1)请写出中国、苏联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役各一例。(4分)【解读图片】 (2)据图1、图2,写出这次世界大战的最后结果。(2分)【阅读材料】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经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3)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根据材料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4分)以史为鉴(4)设立战争胜利纪念日的意义在于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通过解答上述问题,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2分)28.(12分)两次世界大战对于人类历史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材料一:两次世界大战资料统计表战争名称参战国持续时间卷入人口参战人员伤亡人员直接经济损失一战30多个4年多15亿0.7亿0.3亿1805亿美元二战60多个6年20亿1亿0.7亿4万亿美元(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3分)材料二:“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21cnjy.com ——摘自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材料二反映两位作者对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各持什么观点?(4分) 材料三: 参加慕尼黑会议(3)图中会议签订的“协定”是否带来真正的和平?请列举有关史实加以说明。(5分)29.阅读解放战争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解放战争(1946.7—1950.6)国共军队人员损失统计表①伤亡②被俘③起义④投诚国民党军队171. 1万人458.7万人84.7万人63.4万人共产党军队131,3万人1.4万人无无材料二:下图是内战时期全国经济状况图。(假设战前工农业产值为100%) 材料三:解放战争时国统区“许多人以树皮、野草、观音土充饥,甚至卖儿卖女,全家自杀”。广大农村饥民遍野,饿殍载道。1946年10月,国统区饥民已达一亿,饿死1000万人。21(1)这场内战是谁发动的?(2分)(2)材料一中的①数据和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这场内战有何危害?(6分)(3)材料一中的③④数据又说明了什么?(2分)从上述材料和问题的回答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30.(12分)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2017年春季起全国中小学教材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四年抗战概念”年代尺?(如上图)。(1)请将材料一图中?A?处代表的历史事件补充完整,并用相关史实证明在1931年到1937年间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抵抗。(列举两例则可)(4分)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是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表现。(4分)材料三:我国史学界在全面地评价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普遍认为: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新观点综述》举例说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4分)东湖中学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四单元检测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26题,共52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BCCCCBDDDAACD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ABBCDCDCBDB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大题,共48分)27.(12分)(1)中国:百团大战。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答案符合题意即可,每点2分,共4分)(2)战争以反法西斯力量的胜利,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2分)(3)中华民族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4分)(4)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答案符合题意、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分)28.(12分)(1)人类历史上的巨大灾难和浩劫,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3分)(2)狭隘、极端的民族主义(2分) 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2分)(3)否(没有带来和平)。(1分)答慕尼黑会议的影响,得2分;列举英法卷入战争的相关事实,得2分。例如:慕尼黑会议助长了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国宣战,二战全面爆发。29.(12分)(1)蒋介石(2分) (2)材料一中的①数据反映这场内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2分)材料二的数据反映这场内战使全国工农业产值大幅下降,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分)材料三说明这场内战使民众民不聊生。(2分) (3)蒋介石发动内战违背民意,失去民心。(2分) (4)①内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而我们应尽量采取和平方式解决问题;(1分)②人心向背是当政者成功失败的根本原因,说要执政者应努力执政为民。(言之有理即可)(1分)30.(12分)(1)“九一八”事变(2分)。相关史实: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一部分东北军也对日军进行了抵抗;②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驻守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击退日军多次进攻;③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④?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领导下,北平学生掀起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2分,任意答对一点史实即可)(2)政治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2分)军事上: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2?分)(3)1942年1月,中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1942-1945中国组织赴缅远征与日军作战,牵制并消灭了大量日军。(每点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