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青春有格 导学课件(82张ppt)+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青春有格 导学课件(82张ppt)+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课题:七年级(下)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二框 青春有格
课型:新授课
班级:_____小组:_______姓名:_______
第一步:学习目标——明确方向
1.认识到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2.体会“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3.培养荣辱意识,“至善”的追求,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齐”,端正自己的行为,追求理想的境界。
第二步: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活动一:【理清线索】
1、 什么是“行己有耻”?
2、 “行己有耻”的要求有哪些?
3、 怎样认识“羞恶之心”?
4、 怎样增强自控力?
5、 什么是“止于至善”?
6、 “止于至善”的要求有哪些?
7、 为什么要树立好的榜样?
8、 青春最好的证明是什么?
第三步: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活动二:【疑难解答】
参见课本《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等。
第四步:导学测评——不练不讲
活动三:【梳理要点】
1、孔子说 “行己有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
①“行已有耻”的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②“行己有耻”就是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可耻③“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④“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2、越王勾践战败被俘后在吴国服苦役,养马多年,卧薪尝胆,历尽磨难,终横扫吴国,成就霸业;宋代岳飞不忘“靖康之耻”,率军转战疆场,精忠报国,屡立战功,名扬千古;清朝蒲松龄屡试不第,受尽嘲笑,但仍矢志不渝,发愤图强,终著《聊斋志异》,世代留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我们要有“羞耻之心”,要发愤图强
B.我们要报复瞧不起我们的人
C.我们要善于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D.别人的鄙视都会激励我们前进
3、如果我们每天都做一件好的事情,如捡起地上的垃圾,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我们每天都不做一件坏的事情,如不说脏话,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改掉一个坏的习惯。这说明( )
①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会增强自控力②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会增强自控力③增强自控力有助于我们养成一些好的习损,改掉一些坏的习惯④我们有太多的坏习惯需要改正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
4、下列同学的行为能体现“止于至善”的有( )
①王强每天都早到教室一会儿,为同学们开门②若琳将雷锋作为榜样,热心帮助他人③林峰上初中后染上了一些坏习惯,每天跟着“大哥”到处招摇④明熙每天都进行自我反省,争取把事情做得更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5、“既然真理和坚贞均告徒劳,既然爱情、痛苦和理智的力量都不能将其说服,那么就让榜样作为儆戒吧!”乔·格兰维尔的这句话说明 ( )
A.真理是没有用的
B.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要树立好的榜样
C.榜样可以使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D.我们可以学习所有的榜样
6、下列对“行己有耻”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凡是他人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②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③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④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不做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
7、电子游戏是一种很受年轻人喜欢的娱乐项目,是在家放松休闲的不二之选。但有些中学生沉迷于游戏世界不能自拔,最后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警示我们要( )
A.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B.真诚面对自我
C.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D.知廉耻,懂荣辱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启示我们“止于至善”要( )
A.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并向他们学习
B.保持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C.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D.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9、“人独处时谨慎不苟。”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
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②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③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④遵守法律,不做违法的事情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①②
10、材料一 《论语·子路》中有:“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陆九渊说:“兄质性笃厚,行已有耻,不至有是。”
材料二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校训已多次修改。2010年前,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校训是“求真、向善、尚美、创新”八字,后来要修改校训,学校发动全体师生,提出了多方案,经过多次教职工会议讨论,最终确定了“行己有耻 君子不器”这个新校训。
(1)上述材料都讲了“行己有耻”,你怎样理解“行己有耻”?

(2)古人崇尚“行已有耻”,那么在今天,“行己有耻”给我们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

11、情境一 七年级(2)班的晨曦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她的妈妈。每个周末,她都跟随妈妈去敬老院做志愿者。妈妈会帮老人梳头,给他们冼衣服,晨曦则负责为他们打扫卫生,给他们读书、读报、讲故事等,敬老院的爷爷奶奶都夸晨曦是个好孩子。
情境二 初中生雨彤,在学习上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寒假期间,爸爸为了奖励雨彤,给她买了一台电脑。此后,雨彤天天在电脑上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寒假作业也应付了事,只为快点做完,去玩游戏。升学后,雨彤上课也无心听讲,课后也只限于完成作业。一眨眼,就到了期中考试,考试成绩出来了,雨彤只排在中游,对于这一段时间的学习状况,她痛彻心扉,幡然醒悟。
(1)晨曦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品质?
(2)雨彤最后幡然醒悟说明了什么?
(3)晨曦和雨彤的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五步:展示提升——完善自我
活动四:【巩固新知】
参见《能力培养与测试》教材助读·自主学习P17

参见《能力培养与测试》课内探究·展示交流P17
探究一:知廉耻,懂荣辱
你赞同小研的说法吗?我们应该怎样让自己知廉耻,懂荣辱呢?

参见《能力培养与测试》课内探究·展示交流P17
探究二:修身为本,“止于至善”
(1) 漫画中的人物该怎么做?请你说说这样做的原因。

(2)我们应怎样追求“至善”的精神境界?

参见《能力培养与测试》课时作业·高效训练P18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请你对同学们的日常行为按照真善美与假恶丑进行分类。

(2)请你就一种假恶丑现象谈谈对同学们的影响。

(3)请你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评价。

(4)请你谈谈在生活中该怎样去追求真善美。

12、(1)上面漫画中人物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这些行为有什么危害?

(2)请你结合漫画中人物的行为说说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

微课堂讲解(三)
1 2 3 4 5 6 7 8

第六步:学后反思——整理收获
收获一:
收获二:
收获三:



PAGE



1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二框 青春有格
我批评我的学霸同桌:“你看看你,上课不闹,下课不吵,作业不抄,考试挺好,回家复习完就睡觉,你就不能做一点出格的事情吗?”
同桌说:“能”
我惊奇道:“是什么?”
同桌淡淡地回答:“写作文。”

思考并交流:
(1)这个笑话的笑点在什么地方?
(2)对于“格”你是如何认识的?
导入新课
1.认识到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2.体会“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3.培养荣辱意识,“至善”的追求,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齐”,端正自己的行为,追求理想的境界。
第一步:学习目标——明确方向
活动一:【理清线索】
第二步: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行己有耻”的意思是说,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1、什么是“行己有耻”?
(1)“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2)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创造着我们自己。“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2、“行己有耻”的要求有哪些?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3、怎样认识“羞恶之心”?
(1)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
(2)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
(3)加强自我监控
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情。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
4、怎样增强自控力?
(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2)“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的、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5、什么是“止于至善”?
(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我,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6、“止于至善”的要求有哪些?
(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2)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7、为什么要树立好的榜样?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 ,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8、青春最好的证明是什么?
活动二:【疑难解答】
第三步: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运用你的经验
由这个“格”,我会想到规矩,不能越过这个“格”;
由这个“格”,我会想到做人要堂堂正正;等等。
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里的“格”是“规格”的意思;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里的“格”是“规矩”的意思;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里的“格”是“改正”的意思。
这些话里的“格”都启示我们青春要有规矩,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
青春需要规范和引导,用规则、规范守护青春
格是什么
规则、纪律、品格、格调、标准、规格、规矩。
知识延伸
请你从不同方面列举一些你觉得可耻的行为
你说我说
2017年1月,一名12岁男生因沉溺网游,意外猝死。去世前他每天守在电脑前,沉溺在一款网络枪战游戏里,经常一玩就是10多小时。1月15日,连续打了5个小时游戏后,他突然头痛,随后因抢救无效身亡。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故事启迪
孔子说:“行己有耻”
意思: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意思: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
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经典研读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联系时政
社会生活中存在很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探究与分享
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言行举止要有礼貌;尊重长辈;等等。

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我认为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要有知耻之心,要有“羞恶之心”,要善于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真诚面对自我,树立底线意识。 无论有没有被发现,触碰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的事我们都不能做。我们要以“行己有耻”为衡量标准,而不是以有没有被发现为标准。
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占?为什么?
图片赏析
2016年7月23日下午,在北京延庆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两名自驾游女游客在猛兽区下车后,被老虎袭击,造成1死1伤。
时事要闻
生活小剧场
情境一:上午数学考试,小明有几道题不会做。他抓耳挠腮,害怕考不进前三名,还可能会被父母批评。于是,小明偷偷的看了同桌的卷子……
剧场一
情境二:中午小明去食堂吃饭,可是饭菜不和自己的口味,小明挑着吃了两口就把饭菜倒掉了。
剧场二
情境三:考试完后,几个同学邀小明去网吧打游戏放松一下。面对同学的邀请,小明觉得很纠结,但是,他还是说服了自己,独自回家了。
剧场三
情境四:晚上父母加班,嘱咐小明自己在家学习。小明觉得很自由,于是,小明打开电脑,点击了一个链接,里面跳出的画面非常不堪……
剧场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止于至善
经典研读
在海光寺靠近天津市血液研究所处有一家“沙县小吃”店。店里有一面爱心墙,名为“墙上的餐桌”,上面记录着消费者自愿认购的“爱心饭菜”,提供给那些在血研所看病的贫困患者和家属。这样一个特殊的“餐桌”,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格外温暖。
故事启发
能够感动你的人和事还有哪些?

在我们班集体中,有没有你学习的榜样?
寻找榜样
感动中国·青岛微尘
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微尘”作为一个爱心公益品牌,传播的是小善,成就的是社会的大爱,证明的是全社会需要这样的爱心与善意。这就是“止于至善”。
我们应该以“微尘”为榜样,学习他们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不言代价与回报;做好事不留名;热心公益等品质。
积极做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关爱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时事要闻
《坚持做好事,相信世界因此而改变》
童小勇:用小事诠释“止于至善”
【人物事迹】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儿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
探究与分享
他能坚持一辈子?我才不相信呢!
童小勇真棒,换成我,不一定能做到。
虽然我没做过,不过童小勇能做到,我也可以试试!
做好事,就要做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到敬老院做义工微不足道。
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
从上述同学的议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些同学认为童小勇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自己要向他学习,而有的同学则不以为然。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但是童小勇确实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我们应该虚心向童小勇学习。以后,我也会在每个周末和节假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去学校或者医院做志愿者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童小勇学习。
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你会怎么做?
故事一: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经典事例
故事二: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
思考并交流:
杨震和许衡身上体现了哪种优秀品质?
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经典事例
独善其身
兼济天下
探究与分享
我认为观点一比较片面,观点二是正确的。我们需要独善其身,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但是,我们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每个人都独善其身,都只做好自己,就没有人去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而努力,所以我们也要“兼济天下”。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应该具备善良、热心、乐于助人、善于反思、虚心向别人学习等品质。
想一想:“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大学》中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认识、研究便可从中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贵到天子,贱至百姓,无论高低贵贱,无分地位高下,在修养自身的道德品行方面是一致的,那就是古人“以德为本”的概念,就是所有为人的根本。
经典研读
每晚睡觉之前,回忆一天的所作所为,填写“青春盾牌”:哪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完成?哪一件事情本应该做得更好?哪一本该读的书没有读?发现自己有什么不足?抵御了哪些不良诱惑?在品行方面获得了哪些改进?
本应自己洗衣服,但是没有洗;本应认真写作业,但是没有认真做,草草了事;这个月应该读《简·爱》这本书,但是还没有读;自己的不足是做事不认真;今天抵御了电子游戏的诱惑,没有玩;以前的我不愿意帮助别人,现在的我乐于助人。
拓展空间
活动三:【梳理要点】
第四步:导学测评——不练不讲
1、孔子说: “行己有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
①“行已有耻”的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②“行己有耻”就是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可耻③“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④“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单项选择题
B
2、越王勾践战败被俘后在吴国服苦役,养马多年,卧薪尝胆,历尽磨难,终横扫吴国,成就霸业;宋代岳飞不忘“靖康之耻”,率军转战疆场,精忠报国,屡立战功,名扬千古;清朝蒲松龄屡试不第,受尽嘲笑,但仍矢志不渝,发愤图强,终著《聊斋志异》,世代留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我们要有“羞耻之心”,要发愤图强
B.我们要报复瞧不起我们的人
C.我们要善于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D.别人的鄙视都会激励我们前进
单项选择题
A
3、如果我们每天都做一件好的事情,如捡起地上的垃圾,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我们每天都不做一件坏的事情,如不说脏话,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改掉一个坏的习惯。这说明( )
①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会增强自控力②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会增强自控力③增强自控力有助于我们养成一些好的习损,改掉一些坏的习惯④我们有太多的坏习惯需要改正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
单项选择题
D
4、下列同学的行为能体现“止于至善”的有( )
①王强每天都早到教室一会儿,为同学们开门②若琳将雷锋作为榜样,热心帮助他人③林峰上初中后染上了一些坏习惯,每天跟着“大哥”到处招摇④明熙每天都进行自我反省,争取把事情做得更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单项选择题
C
5、“既然真理和坚贞均告徒劳,既然爱情、痛苦和理智的力量都不能将其说服,那么就让榜样作为儆戒吧!”乔·格兰维尔的这句话说明 ( )
A.真理是没有用的
B.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要树立好的榜样
C.榜样可以使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D.我们可以学习所有的榜样
单项选择题
B
6、下列对“行己有耻”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凡是他人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②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③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④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不做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
单项选择题
C
7、电子游戏是一种很受年轻人喜欢的娱乐项目,是在家放松休闲的不二之选。但有些中学生沉迷于游戏世界不能自拔,最后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警示我们要( )
A.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B.真诚面对自我
C.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D.知廉耻,懂荣辱
单项选择题
A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启示我们“止于至善”要( )
A.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并向他们学习
B.保持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C.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D.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单项选择题
C
9、“人独处时谨慎不苟。”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
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②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③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④遵守法律,不做违法的事情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①②
单项选择题
D
10、材料一 《论语·子路》中有:“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陆九渊说:“兄质性笃厚,行已有耻,不至有是。 ”
材料二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校训已多次修改。2010年前,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校训是“求真、向善、尚美、创新”八字,后来要修改校训,学校发动全体师生,提出了多方案,经过多次教职工会议讨论,最终确定了“行己有耻 君子不器”这个新校训。
非选择题
(1)上述材料都讲了“行己有耻”,你怎样理解“行己有耻”?
非选择题
“行己有耻”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古人崇尚“行已有耻”,那么在今天,“行己有耻”给我们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
非选择题
①“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行己有耻”要求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③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 “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11、情境一 七年级(2)班的晨曦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她的妈妈。每个周末,她都跟随妈妈去敬老院做志愿者。妈妈会帮老人梳头,给他们冼衣服,晨曦则负责为他们打扫卫生,给他们读书、读报、讲故事等,敬老院的爷爷奶奶都夸晨曦是个好孩子。
情境二 初中生雨彤,在学习上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寒假期间,爸爸为了奖励雨彤,给她买了一台电脑。此后,雨彤天天在电脑上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寒假作业也应付了事,只为快点做完,去玩游戏。升学后,雨彤上课也无心听讲,课后也只限于完成作业。一眨眼,就到了期中考试,考试成绩出来了,雨彤只排在中游,对于这一段时间的学习状况,她痛彻心扉,幡然醒悟。
非选择题
(1)晨曦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品质?
非选择题
晨曦身上体现了“止于至善”的品质。她将妈妈作为自己的榜样,学习妈妈乐于助人,这是“止于至善”的体现;她能够帮助他人,有“至善”的追求,这也是“止于至善”的体现。
(2)雨彤最后幡然醒悟说明了什么?
非选择题
说明她进行了自我省察,检视到了自身的不足,这是可取的。
(3)晨曦和雨彤的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非选择题
①我们应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我们要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第五步:展示提升——完善自我
活动四:【巩固新知】
参见《能力培养与测试》
教材助读·自主学习P17
参见《能力培养与测试》
课内探究·展示交流P17
探究一:知廉耻,懂荣辱
赞同。春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你赞同小研的说法吗?
知廉耻,懂荣辱就要注意以下方面:①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我们要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③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我们更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我们应该怎样让自己知廉耻,懂荣辱呢?
参见《能力培养与测试》
课内探究·展示交流P17
探究二:修身为本,“止于至善”
①中的人物应该诚信考试;②中的人物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③中的人物应该拾金不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1)漫画中的人物该怎么做?请你说说这样做的原因。
追求“至善”的精神境界可以: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2)我们应怎样追求“至善”的精神境界?
一、单项选择题
参见《能力培养与测试》课时作业·高效训练P17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B D D A C A A D
真善美:拾金不味、乐于助人、爱护公物等。
假恶丑:考试作弊、打架斗殴、迷恋网络游戏等。
11、(1)请你对同学们的日常行为按照真善美与假恶丑进行分类。
略。(言之有理即可)。
(2)请你就一种假恶丑现象谈谈对同学们的影响。
生活中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我们要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使自己拥有一双辨别是非善恶的慧眼,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微起,在是非善恶面前作出正确的选择,健康快乐成长。
(3)请你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评价。
①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磨砺自己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②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④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4)请你谈谈在生活中该怎样去追求真善美。
属于假恶丑的行为。危害:对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对社会中的人产生不利的影响,使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铤而走险,进而违法犯罪;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致使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12、(1)上面漫画中人物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这些行为有什么危害?
漫画中人物的行为都是不能明辨是非善恶的表现,最终必将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实现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自觉地用道德和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抵制不良诱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2)请你结合漫画中人物的行为说说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
微课堂讲解(三)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B C D A D D C B
收获一:
?
?
收获二:
?
?
收获三:
?
第六步:学后反思——整理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