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第3课 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课标要求】:(了解课标要求,落实新课程理念)3.1 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意识。2.知识与能力目标:(1)论证:正确行使权利。(2)分析: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学法指导】:(掌握科学方法,你就学会学习)1.体验法:设置与“权利与义务”相关的社会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例举生活中的事件,引导学生思、议、辨,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行使权利,正确维护权利。2.小组合作探究法:选取典型案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与方法。【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逐目阅读课文,通过思维导图掌握知识)【共同探究】:在八年级(2)班校园网的论坛上,最近出现了这样一些帖子:1.喜洋洋o(∩_∩)o?哈! 网络真好,今天老师批评了我,我就在这里批老师,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谁也管不着。2.无拘束(ˇ?ˇ) 怒!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马上上街游行,抗议一些国家蚕食我国岛屿的行为!3.网中鱼o(︶︿︶)o衰! 在网吧认识的大李要我明天“孝敬”他100元钱。面对他的敲诈,我该怎么办?阅读上面帖子,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你同意“喜洋洋”的做法吗?为什么?(2)“无拘束”将要实施的行为,受法律的保护吗?为什么?(3)请回复“网里鱼”:面对敲诈,告诉他两条合法的途径来保护自己。【归纳整理】:(请同学们理解、识记下列基本知识点、基本观点、基本问题)考核要求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论证)1.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论证)【背诵默写】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考核要求一: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分析)2.为什么维护权利要依照法定程序?(论证)【背诵默写】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3.公民应该怎样正确维护权益?(论证)【背诵默写】①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②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③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达标训练】:1.邻居冯某养的宠物狗常在夜间吠叫,扰得四邻不安。小闽与其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的。”小闽据理力争,理由是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B.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C.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D.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2.“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与这句话意思不相符的是A.作为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B.权利是为自己的,义务是为他人的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D.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3.关于正确行使权利的说法,错误的是A.要尊重他人的权利B.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C.行使有些权利可以不受任何限制D.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4.右边的漫画启示我们(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B.公民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权利C.法律要求的,公民必须去做D.法律禁止的,公民要坚决不做5.朋友圈,形形色色、真真假假,让人难辨真假。湖南浏阳有四个人因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有犯罪团伙来浏阳抓儿童、挖器官”的谣言被拘留罚款。材料启示我们①人人都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②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合法利益 ③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相统一 ④行使权利必须在法律允许范围内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6.阅读对话,回答问题。(1)对话内容反映出强强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2)生活中侵权行为的出现往往是由人们随意行使权利导致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写出两点即可。(3)如果你是强强的好朋友,你会推荐哪些具体的维权方式帮助他解决困惑?参考答案【达标训练】:1-5.DBCAB6.(1)肖像权和名誉权。(2)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3)①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②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③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