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2 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 导学案

资源简介

第二课时 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导学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觉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树立文化交流中意识,争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
能力目标
教育学生明白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学会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知识目标
1.知道文化交流的意义。
2.知道争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的做法。
重点
难点
重点:争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做法要求。
难点: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的意义。
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文化交流的意义
1、探究分享:师生共同阅读教材P87两则材料,结合历史上文化交流的故事,完成下列活动:
1)列举你所知道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2)文化交流活动对中外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师提示引导学生总结答案:
1)“文化交流故事:一带一路文化交流,马可波罗游记,好莱坞大片登录我国影院,流浪地球在全球影院放映,春晚外国友人节目等,
2)文化交流的意义:
(1)文化发展作用:文化的交流是文化的开放,封闭导致落后,开放才能发展。没有交流就没有共享,没有交流就没有发展。
(2)本民族文化发展作用:通过文化交流,既能增强其他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高本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又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3)对世界文化的作用: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中,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2、中华文化交流的意义
探究:引导学生分析教材P89—90的图片和材料完成下列活动:
(1)你了解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吗?说说他们对外友好交往的故事。
(2)中国文化交流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何意义?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小结:
文化发展作用: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获得前进动力,不断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扩大文化影响:力今天,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增进了相互间文化的了解,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巩固和发展了国家间的友谊。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和发展,必将为世界文化的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如何在文化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
请同学们小组比赛说出你所知道的中西方节日,看谁说得多?
不少中国青少年对外国节日如数家珍,对中国节日确知之甚少,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在对外文化交流开放的今天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小结:
:(1)大量国外的文化产品涌入国门,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但文化交流中不能忘记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
(2)中华民族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民族,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都要认真学习、借鉴,通过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3)我们要在文化交流中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我们要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二)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做法
1、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
探究与分享: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1美国同学皮特到小华做客的材料,结合英语所学习外国与中国文化习俗相关文章,引导学生思考:谈论
1).对小华和家人的表现,皮特为什么感到不理解?
2)结合英语学习外国与中国习俗知识,举例说明中外文化在交往方面的差异。
3)面对文化的差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该如何对待?
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师总结:中美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同文化的习俗体现了他们民族尊严与生活习惯,我们唯有多交流沟通,尊重,理解,包容他们文化。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应尽量做到:热情友善,以礼相待,不卑不亢;尊重外国友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误解;对外国友人不持偏见,多听取他们的观点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
2、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还要注重学习/
1)你是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外国文化的?
2)消除文化误会差异,需要我们了解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该学习增长哪些本领?
3)学习外来文化,积极进行文化交流对我们成长有何意义?
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师总结:
1)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注重学习的做法
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学习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努力学习外语和涉外礼仪,能够使自己提高对外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2)中学生如何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
(1)我们要争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
(2)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还要注重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交流的本领。
3)青少年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有助于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有助于我们增强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的意识,增强对当今世界共同拥有的先进文化的认同感。
三、教师归纳总结全课,强调重难点
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
交流促进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的意义
促进文化交流
争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
怎样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
文化交流活动的做法
四、检测反馈
1、(2018随州)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愚人节、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洋节日,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忘。对此,你的感想( B )
①这是在吸收外来文化,丰富我们的生活 ②保护本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能迷失自己,不能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④对于外来文化,不能照抄照搬,而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018广州)在《花开广州·盛放世界》这一面向全球发布的最新城市形象片中,展现了一对中外男女在广州相遇、相识、相恋的文化之旅:既有粤海关大楼、圣心大教堂等经典西洋建筑,更有陈家祠、广彩、广绣、粵剧、凉茶等广府文化名片。该片反映了广州的文化特质是( C )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②不同文化包容共存 ③坚持中华文化自信 ④不同文化相互独立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18·福建中考)2017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和教育。回答21-22题。 21.节目分“字以溯源”、“武以报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丝绸新路”五节课,采用不同的形式,穿越5000年时光,走进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D. ①勤劳勇敢 ②自强不息 ③源远流长 ④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开学第一课》将关注的目光对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旨在B ①增强文化自信 ②恢复传统文化③抵制外来文化 ④发展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8·常德学业考)(12 分) 中国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能展现中国人情感世界、审美世界,最能敏锐感 受时代风云、体现时代变化的艺术形式。 2018 年春节期间,央视《经典咏流传》 让传统的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再造当下流行和未来经典, 掀起文化节目新高潮。 材料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这首清代诗人 袁枚的小诗《苔》,静静地躺了 300 年,因为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被改编后,由一位支教老师和大山里的孩子们质朴地演唱,一夜爆红。 品读材料一中袁枚的小诗《苔》 后,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4 分) 材料二: 节目“和诗以歌” ,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又结合 了科技感十足的舞美和场景;在注重节目时代化表达的同时,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传统 文化内涵;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抒发“登高望远” 情怀的诗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融汇了中法印蒙四国乐风。 据此,有人认为:“只有充分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文化 自信。”请你结合材料,予以辨析。 (8 分)
答案:(1) 我获得的“人生感悟”是(必须突出“人生”,否则,不给满分): 初中思想品德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第 2 页(共 2 页) 答案一 人生在世,应该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努力战胜挫折,不断开拓 进取,等等。(4 分) 答案二 人的生命是可爱、可敬、可贵的。 人没有贵贱之分,即使平凡,也能 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4 分) (2)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 分)因为它只片面强调外来文化的重要性。(1 分)我 们要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 就应该像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那样:第一,积 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如“中国诗词”那样优秀的传统文化;(2 分)第二, 注重 结合时代特点,在文艺实践中进行创新(多途径探索文化创新),融入流行元 素和现代科技;(2 分)第三,如同融汇他国“乐风”那样注意从其他民族的优秀 文化中汲取有益营养(主动接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2 分) (第二问“辨析”时,如果没有结合材料,只阐明观点,最多给 6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