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时 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导学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觉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树立文化交流中意识,争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能力目标教育学生明白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学会做文化传播的使者。知识目标1.知道文化交流的意义。2.知道争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的做法。重点难点重点:争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做法要求。难点: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的意义。教法学法以体验式、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基本观点:1、文化交流有何重要意义?(1)通过文化交流,既能增强其他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高本民族文化在( ),又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本民族文化( )(2)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中,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 )(3)在文化交流中弘扬和发展( ) 。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增进了相互间文化的了解,扩大了( )文化的( ),巩固和发展了国家间的友谊。2.怎样在文化交流中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1)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都要认真( ),通过不断( )各种文明养分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2)自觉继承中华( )文化,努力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才能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3、青少年怎样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1)我们要争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积极( )文化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应尽量做到( ),( ),不卑不亢;( )外国友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 );对外国友人不持偏见,多( )他们的观点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2)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还要注重( ),提高自己的文化( )和文化( )的本领。4.怎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交流的本领?(1)学习中华民族( )文化,能够使自己在对外交流中,更好地( )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2)学习世界各国各民族的( )文化,了解其他民族的( ),能够使自己提高对其他民族文化的鉴赏能力和辨别能力。(3)努力学习( ),能够使自己提高对外沟通和交往的能力。5.青少年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有何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有助于我们增长( ),开阔视野,更有助于我们增强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的( ),增强对当今世界共同拥有的先进文化的( )。面向世界先进文化的青年学生,人生之路将会走得更好、更远。双边互动,合作探究:一)、文化交流的意义1、探究分享:师生共同阅读教材P87两则材料,结合历史上文化交流的故事,完成下列活动:1)列举你所知道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2)文化交流活动对中外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2、中华文化交流的意义探究:引导学生分析教材P89—90的图片和材料完成下列活动:(1)你了解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吗?说说他们对外友好交往的故事。(2)中国文化交流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何意义?如何在文化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请同学们小组比赛说出你所知道的中西方节日,看谁说得多?不少中国青少年对外国节日如数家珍,对中国节日确知之甚少,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在对外文化交流开放的今天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二)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做法1、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探究与分享: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1美国同学皮特到小华做客的材料,结合英语所学习外国与中国文化习俗相关文章,引导学生思考:谈论1).对小华和家人的表现,皮特为什么感到不理解?2)结合英语学习外国与中国习俗知识,举例说明中外文化在交往方面的差异。3)面对文化的差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该如何对待?2、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还要注重学习/1)你是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外国文化的?2)消除文化误会差异,需要我们了解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该学习增长哪些本领?3)学习外来文化,积极进行文化交流对我们成长有何意义?三、教师归纳总结全课,强调重难点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交流促进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意义促进文化交流争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怎样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文化交流活动的做法四、检测反馈1、(2018随州)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愚人节、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洋节日,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忘。对此,你的感想( )①这是在吸收外来文化,丰富我们的生活 ②保护本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能迷失自己,不能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④对于外来文化,不能照抄照搬,而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2018广州)在《花开广州·盛放世界》这一面向全球发布的最新城市形象片中,展现了一对中外男女在广州相遇、相识、相恋的文化之旅:既有粤海关大楼、圣心大教堂等经典西洋建筑,更有陈家祠、广彩、广绣、粵剧、凉茶等广府文化名片。该片反映了广州的文化特质是(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②不同文化包容共存 ③坚持中华文化自信 ④不同文化相互独立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2018·福建中考)2017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和教育。回答21-22题。21.节目分“字以溯源”、“武以报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丝绸新路”五节课,采用不同的形式,穿越5000年时光,走进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①勤劳勇敢 ②自强不息 ③源远流长 ④博大精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开学第一课》将关注的目光对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旨在①增强文化自信 ②恢复传统文化③抵制外来文化 ④发展中华文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18·常德学业考)(12 分)中国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能展现中国人情感世界、审美世界,最能敏锐感受时代风云、体现时代变化的艺术形式。 2018 年春节期间,央视《经典咏流传》 让传统的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再造当下流行和未来经典, 掀起文化节目新高潮。材料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这首清代诗人袁枚的小诗《苔》,静静地躺了 300 年,因为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被改编后,由一位支教老师和大山里的孩子们质朴地演唱,一夜爆红。品读材料一中袁枚的小诗《苔》 后,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4 分)材料二: 节目“和诗以歌” ,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又结合了科技感十足的舞美和场景;在注重节目时代化表达的同时,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抒发“登高望远” 情怀的诗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融汇了中法印蒙四国乐风。据此,有人认为:“只有充分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请你结合材料,予以辨析。 (8 分) 选择题1-4题答案1、B 2、 C 3、 D. 4、 B5、答案:(1) 我获得的“人生感悟”是(必须突出“人生”,否则,不给满分):初中思想品德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第 2 页(共 2 页)答案一 人生在世,应该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努力战胜挫折,不断开拓进取,等等。(4 分)答案二 人的生命是可爱、可敬、可贵的。 人没有贵贱之分,即使平凡,也能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4 分)(2)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 分)因为它只片面强调外来文化的重要性。(1 分)我们要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 就应该像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那样:第一,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如“中国诗词”那样优秀的传统文化;(2 分)第二, 注重结合时代特点,在文艺实践中进行创新(多途径探索文化创新),融入流行元素和现代科技;(2 分)第三,如同融汇他国“乐风”那样注意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汲取有益营养(主动接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2 分)(第二问“辨析”时,如果没有结合材料,只阐明观点,最多给 6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