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盘锦市初中历史复习题扩展知识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8年盘锦市初中历史复习题扩展知识部分

资源简介

2008年盘锦市初中历史复习题扩展知识部分
虎门销烟(第一题)
人物:林则徐
地点:广州虎门
时间:1839年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鸦片战争(第2题 第95题)
(1)时间:1840——1842年
(2)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办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火烧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的圆明园(第3题)。
4、新疆在1884年设立行省:涉及的人物:左宗棠收复新疆(第4题)
5、甲午中日战争(第5题 第96题 第139题)
(1)事件:1894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不幸牺牲。
(2)结果: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内容:清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6、百日维新:又称戊戌变法(第6题 第7题)
时间:1898年6月到9月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谭嗣同等
7、辛亥革命:(第8题 第9题 第99题)
(1)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
(2)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
(3)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后,孙中山和他的战友在1911年领导了辛亥革命。
(4)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
8、五四运动、(第10题)
(1)背景: 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交给了日本。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9、黄埔军校:(第11题 第102题)
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10、北伐战争:(第12题 第101题)
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那里有吴佩孚的主力军队。
11、南昌起义:(第13题 第103题)
时间:1927年8月1日 八月一日建军节就是为纪念南昌起义而设的。
1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14题)
建立者是毛泽东
13、遵义会议:(第15题)
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集中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4、红军长征:(第16题 第104题 )
胜利结束的时间:1936年
会师的地点:甘肃地区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5、九一八事变:(第17题)
时间: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了。
16、西安事变:(第18题 第19题)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所以:西安事变又称为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进行调停。西安事变和平解
标志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7、平型关大捷: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日军,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第21题)
18、淞沪铁路:(第22题)
英国商人修建的从吴淞口到上海的铁路。
19、京张铁路:(第23题)
设计者是:詹天佑
20、《海国图志》(第24题)
作者:魏源
21、京师大学堂:(第25题)
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2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27题)
会议内容:通过《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了国歌、国旗,改北平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还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3、西藏:(第28题)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51年
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24、抗美援朝战争:(第29题 第30题 第106题)
时间:1950—1953 年 以彭德怀为总司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5、第一个五年计划:(第31题 第32题)
时间:从1953年到1957年底。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武汉长江大桥的建立都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26、三大改造:(第34题 )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十一届三中全会:(第35题 第141题)
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8、民族区域自治:(第37题 第111题)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实行的解决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9、 一国两制: (第38题 第39题 第112题)
一国两制: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42题 )
1953年中国同印度就西藏问题进行谈判首次提出的。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汉谟拉比法典:(第47题)
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这是一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
32、伊斯兰教:(第48题 )
伊斯兰教的教历元年:622年,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33、希波战争:(第49题)
马拉松运动就起源于希波战争。
34、三大宗教:(第52题 第53题)
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古代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基督教:在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创始人:传说中的耶稣。
伊斯兰教: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经典为《古兰经》
35、《天方夜谭》(第55题)
又名《一千零一夜》
36、达·芬奇:(第57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59题 第60题)
(1)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掀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革命的结果:颁布了《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
(3)影响: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38、美国独立战争:(第61题 120题 121题)
(1)开始:来克星顿枪声
(2)领导人:华盛顿
(3)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极大的调动人民革命的积极性。7月4日为美国的国庆日。
(4)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5)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9、法国大革命:(第62题 第63题 第122题 )
(1)开始:1789年7月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掀起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2)革命期间颁布的法律文献:《人权宣言》
(3)革命后期拿破仑上台,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典》
40、.美国南北战争:(第66题 第67题 第125题 )
(1)开始: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内战爆发。
(2)转折点: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3)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1、工业革命:(第64题 第123题)
开始于英国,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它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42、《共产党宣言》(第65题)
《共产党宣言》在1848年发表的
43、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71题 第72题 第73题 第126题 )
(1)交战双方:三国同盟(包括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包括英国、法国、俄国)
(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3)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是其中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
(4)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44、俄国十月革命:( 第80题 第134题)
(1)时间:1917年11月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标志十月革命开始爆发。
(2)1918年,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3)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44、黑奴贸易:(第69题)
葡萄牙是黑奴贸易的最早经营者,英国后来者居上,成为主要的经营者。
45、《九国公约》(第78题)
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实质上是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48、慕尼黑阴谋:(第81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换来自己的和平。
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49、珍珠港事件:(第83题 第130题)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51、 欧盟:(第87题 第133题)
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在其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欧盟各国使用统一的货币是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盟成立推动欧洲进一步联合、朝着政治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
52、 印度独立:(第89题)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冷战政策(第90题)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1947年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它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联合国家宣言》(第 131题)
194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内容是: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在二战的危机关头,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统一战线。
埃及革命:(第137题)
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的真正独立。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经济特区:(第110题)
广州深圳市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第112题)
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的是英国侵占的香港。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是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59、 列夫·托尔斯泰(第127题)
代表作品:《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60、梵高(第127题)荷兰作家 代表作《向日葵》
6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列出相关的不平等条约。
(1)割让香港岛的是:《南京条约》 (中英在1842年签订)
《南京条约》
内容: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评价:《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结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2)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的是:《马关条约》(1895年中日之间签订)
内容:清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军费二亿两;允许日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评价: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签订的)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馆: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62、(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时间、地点。
欧洲策源地的形成:1933年 德国 (标志是: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上台执政。)
亚洲策源地的形成:1936年 日本(标志是:日本受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
63、(3)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重要转折、欧洲第二战场开辟、战争结束的四次重大事件。
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被迫对德国宣战。1939年9月3日,战争全面爆发。
重要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以英美军队为主的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战争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8月15日是宣布投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