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描述天气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文学词语(包括诗歌)描述各种天气现象(如蓝天、白云、雪景等。)2、能用文学和科学的术语描述天气的变化。3、能够设计一组符号,用它记录天气的状况。4、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及其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能举例说出过去和现在获得天气变化消息的方式有哪些不同。2、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述天气变化的要素。3、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表示风、雨、雪、阴、晴的图形符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信息。2、愿意欣赏天气变化的美丽。3、愿意收集各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二、教学重点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并体验科学技术发展对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三、教学难点用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要素来科学表示天气的变化。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谈话: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汇报。小结: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心情、生活、学习。新课讲解:一、活动11、谈话: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哪些词汇来描述天气?文学家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天气?你知道哪些与天气有关的诗歌?2、学生思考,汇报。3、(出示图片)师讲解不常见的天气现象。4、师: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快把它画下来,配上优美的解说词,让同学们来欣赏,好吗?5、学生绘画,展示。6、教师评价,总结。二、活动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 1、师:什么是天气?怎样科学地描述天气?2、师:生活中,人们还有哪些了解天气的方法?3、学生汇报。4、师:在有天气预报之前,人们是怎么知道天气变化的?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化?利用这些谚语来预测天气的变化有哪些优点和不足?5、学生汇报。6、教师小结:在没有天气预报之前,人们是靠观测自然现象和物候变化来预测天气的。人们把长期以来观察天气的经验概括成一些谚语,来预测天气变化。利用谚语预测天气变化不够准确,不及时,不够科学。7、师:现在的人们是怎样知道天气消息的? 8、学生讨论汇报。9、教师小结:现在的天气预报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报纸、广播等方式进行查询,要比谚语准确、便利、科学。10、师:你能设计一种表示天气的图形符号向全班同学发布天气消息吗?11、学生设计。12、师:你们知道中央播放天气预报时用到的图形符号吗?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请同学们阅读科学在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