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作品名称: 《我们周围的空气 》学科或课程: 小学科学 姓 名: 学 号: 教学设计课题《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五课,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所必要的东西。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态和体积,密度很小,而且无法用眼睛看到,手摸到的一种物质,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比较困难。为此,要让学生认识了解空气,就要让学生借助媒介如水、塑料袋、纸条、气球,用手、眼、鼻、耳等感觉器官进行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认识空气的特点。学生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的了解。另外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水的知识之后,为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喜欢观察、喜欢上科学的实验课,但是,在他们现有的知识基础之上,他们对于空气的了解是很少的。因此,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们大胆猜测、想象、猜想,并且用实际的行动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是很有必要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2、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过程与方法:1、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借助一些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 2、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孩子们科学的观察能力,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教学难点: 对无法看到的现象(空气的存在)如何把现象放大,让学生感知到。教学方法选择与设计教法:主要通过多媒体展示法、互动式、体验式、讨论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学法:主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资源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塑料袋、玻璃杯、水槽学生准备:气球、花露水、泡泡水、吸管教学过程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一情境导入二、体验探究三、总结与延伸教师设计一个游戏——猜谜语,进而导入课题。活动一、我们知道的空气教师提出问题:关于空气,我们知道什么?请把所知道的内容填写到课本p75页气泡图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观察气泡图之间的联系。然后,将交流结果进行整理,总结。活动二、空气存在吗?教师展示一个鼓鼓的塑料袋,提出问题:“袋子里有空气吗?”如何证明袋子里有空气呢?教师设计两个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三、比较空气和水1、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与水相比,又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回顾水的特点:与空气进行有联系的比较,整理得出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再让学生填写到课本p77页。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维恩图,与学生交流。2、探究空气比水轻教师提出问题:空气和水,哪个轻?哪个重?如何证明?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分组讨论实验方法,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得出实验结果。(对于有困难的小组,可适当启发)另外设想学生可能想到的实验有一下几种;A,装一杯空气(空杯子)与水比较轻重B,把吹好的气球,压入水中,气球会上升。C,用吸管往水里吹气,气泡往上冒等等3、空气的流动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水能流动,空气能流动吗?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空气能流动?让学生上台吹泡泡,观察气泡的流动,从而感受空气的流动。或让学生喷洒一点花露水,扇一扇,让学生们闻到香味,亲身感受空气的流动。在此过程之后,让学生画一画风。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点,提出课后思考问题:空气还有什么其他的特点是我们不知道的?比如说: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让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大胆猜测。并解决问题积极思考,完成气泡图。找出气泡图之间的联系。积极思考,小组之间共同合作,进行实验,汇报交流。积极思考,讨论填写维恩图,并汇报交流。小组讨论交流,想出实验方法,并进行实验,证实实验的可靠性,得出实验结果。主动回答,上台演示,亲身经历,找出答案。并画一画风。自主学习,查阅资料,积极思考。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入课题,提高了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一步一步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的思路也更为清晰。首先,通过展示一个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猜测袋子里是否有空气,进而,教师设计两个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目的是增强学生们的合作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对水和空气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是,使学生加深对空气的特征的认识,同时也加深对气体和液体的理解。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学生的好奇心触发了起来,是科学课变得有活力。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将自己的想法与其他成员交流,最后,得出正确的实验方法,共同合作,得出实验结论。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在活动中获得空气的知识,感受到了空气的流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将整堂课进行一个总结,便于梳理知识,使学生明白这节课所学的东西,另外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分钟4分钟10分钟5分钟10分钟5分钟4分钟板书设计我们周围的空气填写气泡图比较水和空气教学评价科学课本来就是注重实践的一个课程,本节课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的活动,体现出来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一系列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也在思考。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设计了与课题相关联的实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这一节课的知识。教学反思我觉得这节课最好的地方是在于体现了学生们共同合作的目标,学生们将一个个的学习目标当作成一个一个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体会到了科学课的乐趣,同时,每个人都参与了进来,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是时间的分配上,略显紧凑。其次,就是活动的方式的设计方法上,有点不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