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鱼的身体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鱼的身体结构。2、通过观察研究,知道鱼类的共同特征。(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针对猜想制定并实施研究计划的能力。2、收集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鱼类的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互相配合完成实验任务。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乐于提问的科学态度及友好对待研究对象的人文精神。二、教学重点引领学生自主探究鱼类的共同特征。三、教学难点知道鱼类的共同特征。四、课时安排0.5课时五、教学准备水槽、鲫鱼或鲤鱼等,滴管、红墨水、木板、夹子、多媒体设备、课件、记录单。六、教学过程新课讲解:一、引入活动——观察鱼(5分钟)1、谈话:同学们面前的水里有什么?(鱼)喜欢鱼吗?大家是不是想仔细看一看?好,那我们就来好好的观察。2、活动要求:(1)科学研究需要比较安静的环境,所以我们活动时应该轻声,尽量不影响他人。(2)当我们听到提示音时,就停止活动,准备进行交流。3、学生活动。二、提出问题(5分钟)1、谈话:同学们观察鱼后,想研究并于鱼的哪些问题?2、让学生提出问题(以下是可供参与的问题)(1)鱼的嘴为什么不停的动?(2)鱼的鳞有什么作用?(3)鱼身上的颜色为什么不一样?(4)鱼是怎样运动的? ……3、谈话:同学们都想知道这些关于《鱼的身体结构》,下面就请同学们先小组商议活动规则,然后像科学家那样研究鱼,你们想研究鱼儿的什么奥秘就研究什么奥秘,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鱼的秘密最多,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在交流时发布给大家。三、学生活动 (12分钟)1、学生听到开始提示,研究活动开始,教师适时指导,并关注各组进度。2、教师发出停止活动提示,学生停止活动,准备交流。四、表达与交流(8分钟)1、教师出示交流的表达方式:我们组主要研究了……,发现了……。2、让各小组选出代表代表本组交流,教师将关键内容板书。五、概括和总结鱼的共同特征。(5分钟)1、谈话:今天我们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了鱼儿的许多奥秘,你认为在鱼儿的这些奥秘中,哪些是鱼儿特有的呢?2、学生提出,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内容中打“√”。3、我们把鱼儿的这些秘密叫做它的特征,其它的鱼也有这样的特征吗?4、那么,这些特征应该叫做鱼的共同特征。5、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鱼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用卵繁殖后代,终生生活在水中。六、知识应用(5分钟)下列动物中,哪些是鱼?哪些不是鱼?为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