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鱼的运动与呼吸》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鱼类的外部基本形态特征。2、了解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一些形态结构特征,如鱼鳞、鳍、侧线、鱼鳃等。(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观察图片的方法,理解其中的含义,抓住事物外部的一些重要基本特征。2、收集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鱼的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互相配合完成实验任务。2、乐于合作学习、乐于与他人分享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二、教学重点认识鱼类的外部基本形态特征,了解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一些形态结构特征。如鱼鳞、鳍、侧线、鱼鳃等。三、教学难点了解鱼为什么适应水中生活?四、课时安排0.5课时五、教学准备图片,食品资料。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动物是脊椎动物吗?新课讲解: 1、谈话: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大的家族,他们可以生活在任何有水的地方2、今天我让同学们带了一条鱼,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鱼3、观察,鱼的外部特征是什么样的,将观察结果填入表中4、观察鱼的鳍,并记录各类鳍的数目,观察鱼在上浮、下沉、拐弯时鳍的动作5、讨论:鱼鳃有什么作用?6、介绍鱼的侧线和鱼鳔7、巩固: 鱼有哪些特点?其中哪些特点使它适于生活在水中?(板书设计)鱼的身体结构背鳍、臀鳍——平衡作用尾鳍——像舵、控制方向胸鳍、腹鳍——控制鱼的仰俯角度1、先在地上画一个大圆圈代表月球轨道,再在墙上贴一幅太阳的画。2、一位同学手举一半黑一半白的月球模型,沿着“月球轨道”移动。3、移动时月球白的一半始终对着太阳图案,另一位同学则站在“地球”的位置观察。作业:查找资料,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小结:鱼的身体结构并不难理解,但是能够将结构与功能建立起联系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处理这部分难点就要帮助学生回忆上一章昆虫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