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6.3《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教案(1)(旧人教版高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6.3《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教案(1)(旧人教版高三)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 时 教 案 总第 38课时
课 题 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教学目标(目的) 识记后金和清初的主要政治、军事和文化制度;分析清顺利入关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清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难点:八旗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备 注 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新课引入:清军入关前后,实行了几项别具特色的重要制度,起到了稳定统治、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作用。教学过程:第三节 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一.满洲的兴起和建国1.明初对东北管辖:奴儿干都司。族源:唐代黑水靺鞨(黑水都督府)——辽代女真建金朝——蒙古灭金(1234年)。明初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建州女真等部落归奴儿干都司管辖。2.明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3.努尔哈赤汉化措施——八旗制度(1)特点:军政合一、兵民合一(性质: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2)八旗: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3)职能:行政管理、军事征伐、组织生产。(4)作用:促进社会发展(女真统一、满族形成和经济发展),巩固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归纳:兵农合一的制度(隋唐府兵制、北宋保甲制、金朝猛安谋克制、八旗制度)。4.努尔哈赤建国、攻明、迁都建国:1616年,后金,定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攻明:反抗明朝压迫正义战争 迁都:赫图阿拉——沈阳(盛京)5.皇太极改族名、国号(1636年) 女真——满洲(族名);后金——清(国号)。二.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1.清军入关的概况(1)背景:李自成占北京,明朝灭亡,吴三桂降清。(2)经过:山海关之战(1644年)。(3)结果:李自成败退,清军占北京,二次迁都(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清军入关的必然性 (1)明末腐朽,实力衰落,抵挡不了迅速崛起的清军。(2)大顺政权自身腐化和战略失误。自身腐化如:建府、受贿、纳妾;战略失误如:没有收拾明朝余孽;没有重视关外清军实力;没有重视山海关的重要战略位置(只派降将唐通带吴三桂父亲吴襄的一封信去劝降吴三桂)。(3)吴三桂降清作前导。(不是为刘宗敏霸占其爱妾陈圆圆,“冲天一怒为红颜”,而是其地主阶级本性)(4)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力较强,具备入主关内实力。2.统一全中国(1)剿杀农民军(满汉地主勾结;李自成兵败被杀于湖北通山县九宫山)。(2)镇压南明政权(朱由崧)——“扬州十日”(史可法)。(3)基本统一全国(1662年顺治末年,灭掉南明小朝廷;但台湾等地仍未统一)。
第 页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三.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改革中央官制)1.议政王大臣会议(强大——削弱——撤销;实质还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1)顺治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高于内阁内部; (2)康熙时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集权于皇帝;(类似秦朝、隋唐、北宋、元朝、明朝的中央机构分权)(3)雍正时名存实亡; (4)乾隆时撤销。2.军机处(1)雍正时设立,挑选亲信满汉大臣任军机大臣;(2)军机大臣只跪受笔录、传达执行,直接听命于皇帝;(3)它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四.严酷的文字狱(文化专制)1.目的:压制汉人反抗意识,树立清朝统治权威,加强中央专制集权。2.实质:文化专制政策。(联系商鞅变法的文化高压、秦朝的焚书坑儒、明初的特务统治)3.特点:顺、康、雍、乾四朝规模大,次数多,愈演愈烈。4.影响:造成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清初加强专制的背景和措施:(1)背景:背景:满洲贵族控制大权,皇权受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汉族抗清斗争不断。(2)措施:改革中央官制;厉行文化专制。(2006广东历史5)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D①参知政事的设置 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军机处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2007重庆文综12)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 CA.由粟末靺鞨发展而来 B.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八旗制度C.建州等部明初归奴儿干都司管辖 D.在努尔哈赤时将族名改为满洲(2008天津文综1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2009年广东历史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D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师生互动记录 吴三桂降清原因(1)爱妾陈圆圆被夺;(2)父亲吴襄被辱;(3)富贵不可丢失(阶级本性);(4)借机积蓄力量,最终割据称帝(政治野心、“三藩之乱”)。蒙古族、满族完成大一统任务的相同条件(1)草原部落的统一和民族政权的建立;(2)军事力量的强大;(3)国内其他并立政权的纷争和衰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