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地理教案 课题:7.3“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介绍港澳的回归、区旗以及位置、范围、人口等内容。让学生把握港澳的基本地理状况。活动题选取香港城市用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案例,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了解港澳的城市化发展状况。港澳地区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说明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的必要性。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说明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通过香港和澳门人口密度的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峡”的基本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 初步培养地理图文信息的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峡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点难点重点1、学生能够说明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了解“人多地峡”的基本特点。2、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 难点 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提要教 学 环 节个 人 复 备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导入新课: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有几个特别行政区?名称分别是什么?二、呈现目标明确方向学习目标:1、阅读香港和澳门地区图,说明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2、知道“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中的体现。3、对港澳地区的学习,树立城市发展更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三、自主学习培养能力学生读“中国行政”图和图7.28,讨论回答问题:描述香港和澳门的位置特点?其海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2、学生接着探究:香港以祖国大陆为腹地的相对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3、港澳与祖国内地有哪些联系?四、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学生讨论研究,教师总结归纳:香港和澳门分别回归于1997和1999年,中国政府对其实行了“一国两制”政策。 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香港区域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大部分及周围的岛屿;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港澳地区人口密度很高,该地区人多地狭,如何解决土地问题?(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港澳地区的产业有哪些?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澳门主要发展博彩旅游业。祖国内地为香港提供自然资源、劳动力;香港为祖国内地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五、课堂训练夯实基础 1、香港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___________东侧,与_________市相邻,澳门则位于___________西侧,与___________市相邻。 2、香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澳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3、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_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_制度。4.港澳扩大土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尤其是香港走出了一条______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道路。六、拓展延伸提升水平活动一:读图7.31比较判断香港城市建设用地与地形的关系。香港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缓的丘陵地带和沿海平原区。活动二:香港的绿化建设比较好,思考,他为什么要重视绿化?多山地形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沿海地带城市建设安全。另外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美化环境。七、课堂小结突出要点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各自的组成部分。该地区人口密度大,我们也了解了他是如何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八、练习检测了解学情九、课后作业巩固知识板书设计一、香港和澳门1、回归时间2、 人 位置多 面积地 范围狭 人口密度3、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城市职能: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教后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