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导学案

资源简介

第三课 第二框 《青春有格》
出题人:王晓日审核人: 史晓川姓名: 班级:
1 教学分析
【学习目标】
1、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2、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2 教学过程 预 习 案 第二课时 青春有格
一、行己有耻
1、我们要知廉耻,_________;有所为,有所不为。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①需要我们有_________之心,不断提高辨别“______”的能力。②树立______________,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________________,不断增强____________。
二、止于至善
3、“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______,有我们的“ 至善”追求;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践过程,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状态。每个人都可以从_________,“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活中寻找“_________”,将他们作为榜样。好的榜样昭示着_____________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____________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_____________的力量。
5、“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________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_________,通过自省和_________,端正自己的行为。
6、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7、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探究与分享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很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限 时 练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卢梭在年轻的时候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诬陷女仆偷窃。他将这件事记录在自传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表达了内心的不安。这表明,羞耻之心
A.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 B.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C.在行动之后,改正错误 D.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下列增强自控力的合理建议是(  )
①每天坚持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②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情
③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④拒绝一切娱乐活动,专注提高学习成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终生力行“自省”这一主张,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其目的正如朱熹所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告诉我们,自省有利于
①检视自己的不足 ②看到他人的缺点 ③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国家富强民主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君子慎独,立德向善”,这是回族世家伍氏一门代代恪守的祖训。600多年来,伍氏家族开枝散叶,繁衍生息,留下了“博士官六代”、中国第一位回族探花等家族佳话。解读伍氏祖训,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我们应
①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积极调整自己 
③立志做大事,不管小礼节 ④放弃自我追求,一心只为社会作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5.实践探究题
材料一:孙某是一名中学生,他家境一般,向往过富裕的生活,幻想一夜暴富。为了尽早实现暴富的梦想,他伙同社会闲散人员敲诈勒索家境富裕的同学,最终因违反校规、违反法律,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孙某的行为符合“行已有耻”这一要求吗?为什么?
(2)“行已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固守这一底线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要求自己?
材料二:“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当代我国一些大学如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均将“止于至善”作为校训,号召学生不断向“止于至善”这一精神境界靠近。
(3)有同学说:为不断向“止于至善”这一精神境界靠近我们需要为自己寻找一个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向榜样学习。请谈谈这位同学这样说的理由。
(4)除了向榜样学习外,为靠近“止于至善”这一精神境界,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怎样做?
第三课 第二框 《青春有格》
1.D
2.A
3.B
4.A
5.(1)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例答:不符合孙某的行为违反了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有违“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一要求
(2)符合题意,自之有理,写出两点即可。例答:我们要有知耻之心,并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感,不断增强自控力
(3)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答: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4)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写出两点即可。例答: 养成做小事做好事的习惯,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检视自身的不足,瑞正自己的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