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8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社会与道法》期中模拟卷(三)一、选择题(本题有2小题,共40分)1、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充分说明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 )A. 维护人民作为国家领导核心的地位 B.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C. 保障我国公民的一切权利 D. 以保障人权为我国一切工作的重心2、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 )A.国家的法律制度。 B.国家的经济制度。C.国家的重要任务。 D.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3、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宪法日。2017年宪法日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维护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做到( )①增强宪法意识,自觉学习宪法 ②把宪法作为我们的最高行为规范,自觉遵守宪法③时时学习宪法,事事遵守宪法 ④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规定,主动践行宪法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4、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这说明( )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 ②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④我国的腐败现象是不可能消除的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5、公民在享有广泛权利的同时,也必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这是公民不可推卻的责任。下列行为属于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A. 小妍主动扶起过马路跌倒的老人B. 小红热心助人,经常利用周末参加社会公益活动C. 小明的哥哥年满18周岁,依法参与了社区人大代表的选举D. 小东的爸爸开了一家小餐馆,每年小东爸爸都依法纳税6、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利 B.经济权利 C.文化教育权利 D.政治权利7、“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与这句话意思不相符的是( )A.权利是为自己的,义务是为他人的 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C.作为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8、下列不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依法纳税 B、宗教信仰自由 C、受教育 D、爱护公共财物9、 “老虎苍蝇一起打”彰显了中央反腐的决心。右图漫画充分表明 ( ) A.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B.惩治腐败依靠社会舆论、信念来保证 C.法律维护广大人民的一切权益 D.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0、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这体现了公民权利的 ( ) A.真实性 B.局限性 C.广泛性 D.平等性11、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这一历史事件采用世纪纪年,应是A.13世纪末 B.14世纪90年代 C.15世纪初 D.15世纪90年代12、清朝大兴文字狱,反映了清王朝①专制集权的强化 ②在民族问题上实行民族分化政策③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④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八年级同学王朋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们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实行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A.设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D.八股取士14、“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居日久,将又成一粤省澳门矣。”这句话最能反映出 A.清政府看到外商到中国来很高兴 B.宁波外商云集,十分繁荣 C.清政府希望外商居住在澳门 D.清政府对外商来华心存恐惧和担忧15.“君权神授盛行,国王专横不减,查理一世筹款,克伦威尔揭竿…”结合歌谣编排以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①资产阶级不满? ?②专制国王被斩?? ③丈人被婿所赶? ?④查理二世重返A.②④①③???? 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16、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郑和下西洋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澳门被占 ④雅克萨之战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据此回答17—20题:17、材料中的第一次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材料中的第二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一些开明官员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李鸿章、奕?等 B.康有为、梁启超等 C.邓世昌、左宗棠等 D.康有为、曾国藩等19、与第一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条约相比,第三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A .割地赔款?? B.设立工厂? C.协定关税?? D.开埠通商 20、第三次战争后,当时中国民间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额扩大;兴办近代企业的地区也增多。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列强减少对中国资本输出 D.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21、(10分)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在学习了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这一内容后,展开了讨论。结合图片中学生的发言,回答问题:(1)学生A和C分别履行了什么义务?(2分)(2)结合学生B的发言,说说公民在行使该项权利时应注意什么?(4分)(3)结合学生D的发言,说说我们应如何做到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4分)22、纷繁的世界,多彩的舞台,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公民”。下列选自一普通公民的一段人生经历 ,分析其经历,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问题。小赵,18岁时应征入伍 ,在某海岛驻防。每当人们合家团聚的时候,他总是殿地坚守岗哨,时刻待命。服役期间,他苦练军事技术,积极参加部队举办的文比夜校。退役后,他开了一家小餐馆。他每月主动到税务部门缴纳各种税款。(1)小赵的经历中,他依法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 (2)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每个公民都可能“扮演”各种角色。结合小赵的经历谈谈怎样才能扮演好“公民”这一角色? 2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为建立新的制度而战,而中国则在为建立新的王朝而战。中国的这个新王朝又把自己包裹起来。200年后,英国的“新制度”却战胜了中国的“新王朝”。(1)“新制度”和“新王朝”分别指什么?中国的新王朝实行什么制度?(6分)(2)“新制度战胜新王朝”指什么历史事件?它对中国有何影响?(4分)根据材料分析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4分)24、(10分)2014年中国甲午马年,回望120年前的甲午年,中日海军一战,史称“甲午中日战争”。以下是电影《甲午大海战》中的经典台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镜头一:“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1877年福州船政学堂幼童留学欧洲(1)福州船政学堂的幼童留学欧洲,得益于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中的旗号是对鸦片战争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4分)镜头二:中国守着三万六千里海岸线,从郑君之后就再也没有向大海深处驶去,一个放弃海权的民族必然要在海上吃亏。致远,就是走向大海深处,走向深蓝,…… ——邓世昌(2)郑君向大海深处驶去指哪一事件?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3分) 镜头三:历史上的每一次大海战,都将决定两个国家的命运。 ——纳尔逊(英)(3)材料中的“甲午大海战”对中国的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来源:Z|xx|k.Com]材料一:“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哥伦布”。后来他又在其遗嘱中写道:“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国王)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材料二:“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有哪些?(2分) (2)与哥伦布同时期,成功到达东方和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分别是哪位航海家或航海船队?(2分)(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1分)其最远到达哪里?(2分)(4)哥伦布航海对美洲带来怎样的影响?(2分)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的影响?(2分)2018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社会与道法》期中模拟卷(三)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2小题,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C A D A A B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A D C B A A B A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21、(1)A:受教育;B:遵守公共秩序(2分)(2)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公民要采取合法的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写出任意2点得4分)(3)依法行使权利: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分)依法履行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2分)22、(1)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2)每个公民应该牢固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遵守法律的好公民。(意思相近即可)23、(14分)(1)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君主立宪制)(2分)和清朝(2分);君主专制(封建制度)(2分)。(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2分);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3)中国封建制度腐朽落后,对外实行闭关自守政策(2分);西方制度先进,对外实行殖民侵略扩展政策。(2分)24、 (10分)(1)洋务运动 (2分) “师夷长技以制夷”或者“西学东渐”(2分)(2)郑和下西洋(1分)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分)(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加重了中华民族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随后几年,列强纷纷在中国强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写出两点给3分,写出一点给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5、(1)寻找黄金;获取商业利益;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新的活动空间等(不能照抄材料)(2分)(2)达伽马(1分);麦哲伦(2分)。(3)目的:宣扬国威(1分)。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2分)。(4)给美洲带来的影响: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对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屠杀当地居民,掠夺土地和财富,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2分)。对中国的影响: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但也给明朝政府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分)。[来源:学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