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八 追求民主价值 建设法治国家考点扫描☆聚焦中考 高频考点:追求民主价值 建设法治国家 该考点在考察时一般以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题,各种题型都有。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关键词,再联系教材知识,在此基础上审清提问,围绕问题组织答案,学生必须具备知识再现能力。 考点剖析☆高频命题高频考点剖析:追求民主价值 建设法治国家问题 解读 【是什么】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 的民主,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 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 的真谛。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什么】 2.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有哪些? (1)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 ,是一项独居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 ,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什么】 3、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1) 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 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 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怎么做】 4、公民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1)公民要 ,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断 ,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 ,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为什么】5、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 ,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 ,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是现代 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怎么做】 6、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1)法治要求实行 。 (2)法治还要求 。【是什么】 7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怎么做】 8、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 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 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 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 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 、 、 有机统一。【是什么】 9、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含义(地位): 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 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怎么做】 10、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 (1)政府要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 和 。 (2)公民也要积极参与, , ,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怎么做】 11、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 ,防范行政权力的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 ,提高政府 ,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怎么做】 12、怎样厉行法治? (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 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 意识,弘扬 ,强化 ,树立正确的 观念。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 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4)要加强 ,弘扬 ,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 ”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 。命题点:全面依法治国(2018*黑龙江绥化市)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依法治国D.违法必究考点过关☆专项突破类型:追求民主价值 建设法治国家1、(2018*贵州黔西南州)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其意义是 ( )①这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举措②表明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说明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④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尊严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2、(2018*四川宜宾)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一节即“第七节监察委员会”。3月20日,大会又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3月23日,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材料表明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 ②监察委员会行使国家监察职能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18*江苏南通)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对我国宪法的又一次重大完善。这一修改 ( )①确立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②使宪法不断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③使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2018*湖南湘西)2018年3月5至2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共商国事,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A. 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B.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 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 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5、(2018*内蒙古)近年来,中小学生欺凌事件时有发生 ,为防止学生欺凌行为,2017年11月教育、公安、民政等11部门共同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防止学生欺凌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为此 ( )①各级人大要依法行使立法权,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②政府要强化工作职责,坚持依法行政,自觉履行职能③学校要加强教育和监管,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④学生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2018*山东菏泽市)从2018年2月8日开始,人民网推出“两会”调查,本次调查得到广大网民的热烈响应,截至2018年2月27日15时,参与网民达4212368人次,这表明公民 ( )A. 实现了直接管理国家的愿望B. 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增强C. 自觉履行法定的基本义务D. 通过网络直接选举人大代表7、简答题。(2018*辽宁阜新)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大会上提到,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材料中提到的“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体现我国正在贯彻的治国基本方略是什么?这一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环节是什么? 8、判断说明题。(2018*江西)材料一: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通过“打虎”行动,每年都有一批贪赃枉法的“大老虎”被绳之以法,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高压态势,对全面实行依法治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材料二:如图所示,近几年来,部分未成年人对法律视而不见,违法犯罪屡禁不止,公安机关查获的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每年均超过15万人。全国性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已占到犯罪总人数的14%左右。某校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树立法律的权威》时,思想品德老师引导学生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要惩治贪赃枉法的高官就行了,与我们青少年无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你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说明理由。9、填空题。(2018*江苏徐州)良法保障善治宪法修订过程 立法要求广泛征集各地区各部门意见;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充分酝酿讨论,形成修宪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充分讨论并通过宪法修正案 A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尊重并体现社会发展和宪法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发展完善 B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宪建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拟定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C宪法修订过程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请在A、B、C处分别写上一条相对应的内容。10、(2018*内蒙古包头市)2018年1月10日,在包头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的见证下,新当选的包头市市长向宪法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屣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有人认为:上述材料体现了依法治国方略;也有人认为:上述 材料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运用“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评析以上两种观点。 (?http:?/??/?www.21cnjy.com?) 1专题八 追求民主价值 建设法治国家考点扫描☆聚焦中考 高频考点:追求民主价值 建设法治国家 该考点在考察时一般以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题,各种题型都有。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关键词,再联系教材知识,在此基础上审清提问,围绕问题组织答案,学生必须具备知识再现能力。 考点剖析☆高频命题高频考点剖析:追求民主价值 建设法治国家问题 解读 【是什么】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什么】 2.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有哪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居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什么】 3、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怎么做】 4、公民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为什么】5、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怎么做】 6、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是什么】 7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怎么做】8、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什么】9、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含义(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怎么做】10、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 (1)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怎么做】11、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怎么做】 12、怎样厉行法治? (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4)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命题点:全面依法治国(2018*黑龙江绥化市)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依法治国D.违法必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据教材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所以C说法符合题意;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所以ABD说法是依法治国的要求,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考点过关☆专项突破类型:追求民主价值 建设法治国家1、(2018*贵州黔西南州)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其意义是 ( )①这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举措②表明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说明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④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尊严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答案】B【解析】题目要求选出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①②④分别从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宪法的法律地位、提高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的角度进行说明,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③说明了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说法也是正确的,但材料没有体现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此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题选B。2、(2018*四川宜宾)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一节即“第七节监察委员会”。3月20日,大会又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3月23日,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材料表明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 ②监察委员会行使国家监察职能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表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还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②说法材料未体现。故选D。3、(2018*江苏南通)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对我国宪法的又一次重大完善。这一修改 ( )①确立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②使宪法不断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③使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解答】本题考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表明宪法不断与时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提供宪法保障,②④符合题意;修宪不能确立宪法的根本法地位,使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①③排除。故选:D。4、(2018*湖南湘西)2018年3月5至2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共商国事,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A. 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B.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 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 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确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C的说法不符合题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D的说法不符合题意,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这三项应排除。故该题选B。5、(2018*内蒙古)近年来,中小学生欺凌事件时有发生 ,为防止学生欺凌行为,2017年11月教育、公安、民政等11部门共同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防止学生欺凌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为此 ( )①各级人大要依法行使立法权,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②政府要强化工作职责,坚持依法行政,自觉履行职能③学校要加强教育和监管,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④学生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形成四道防线,保护未成年人。面对校园欺凌,教育、公安、民政等11部门共同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体现政府要强化工作职责,坚持依法行政,自觉履行职能;学生也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②④说法法符合题意;①说法人大行使立法权,材料没体现,排除;③说法学校不是执法部门,不能严格执法。故选D。6、(2018*山东菏泽市)从2018年2月8日开始,人民网推出“两会”调查,本次调查得到广大网民的热烈响应,截至2018年2月27日15时,参与网民达4212368人次,这表明公民 ( )A. 实现了直接管理国家的愿望B. 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增强C. 自觉履行法定的基本义务D. 通过网络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认识和理解。题干表明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人们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不断增强。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的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依法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B符合题意。在我国,人民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参与国家管理,A观点错误;监督权是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不是公民的基本义务,C不符合题意;在我国,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观点错误,排除。故选B。7、简答题。(2018*辽宁阜新)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大会上提到,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材料中提到的“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体现我国正在贯彻的治国基本方略是什么?这一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环节是什么? 【答案】依法治国。 依法行政。【解析】我国的治国方略主要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据题文描述,“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体现我国正在贯彻的治国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据此进行回答。8、判断说明题。(2018*江西)材料一: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通过“打虎”行动,每年都有一批贪赃枉法的“大老虎”被绳之以法,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高压态势,对全面实行依法治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材料二:如图所示,近几年来,部分未成年人对法律视而不见,违法犯罪屡禁不止,公安机关查获的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每年均超过15万人。全国性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已占到犯罪总人数的14%左右。某校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树立法律的权威》时,思想品德老师引导学生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要惩治贪赃枉法的高官就行了,与我们青少年无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你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说明理由。【答案】(1)题干观点是错误的。(2)理由是:①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确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根本原则,维护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地位,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依法治国必须惩治贪赃枉法的高官。②实行依法治国仅仅只惩治贪赃枉法的高官是不够的,与全体公民都有密切关系。依法治国需要全体公民参与,任何人违法犯罪,都必须接受法律的处罚。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③依法治国与青少年也是密切相关的。我们青少年应当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规范自己行为,自觉做到遵纪守法;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权;义务宣传法律知识、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解答】本题属于辨析题,考查依法治国、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等知识。做该类试题时,我们首先要表面观点,是赞同还是否定,然后在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9、填空题。(2018*江苏徐州)良法保障善治宪法修订过程 立法要求广泛征集各地区各部门意见;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充分酝酿讨论,形成修宪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充分讨论并通过宪法修正案 A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尊重并体现社会发展和宪法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发展完善 B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宪建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拟定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C宪法修订过程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请在A、B、C处分别写上一条相对应的内容。【答案】A民主立法;B科学立法;C依法立法。【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考查理解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民主立法核心在于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依法立法是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立法。“广泛征集各地区各部门意见;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充分酝酿讨论,形成修宪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充分讨论并通过宪法修正案”体现民主立法;“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尊重并体现社会发展和宪法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发展完善”体现科学立法;“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宪建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拟定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按照法定程序修宪体现依法立法。10、(2018*内蒙古包头市)2018年1月10日,在包头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的见证下,新当选的包头市市长向宪法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屣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有人认为:上述材料体现了依法治国方略;也有人认为:上述 材料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运用“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评析以上两种观点。【答案】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忠于宪法,履行法定职责,是依法治国的具体表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忠于人民,接受人民人民监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材料既体现了依法治国方略,又凸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是内在统一的。【解析】依据教材内容,“政治生活”要从两个方面来解读,即民主和法治。“在包头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的见证下,新当选的包头市市长向宪法宣誓”,材料既体现了依法治国方略,又凸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是内在统一的。由题干可知,铿锵有力的誓词,传递着宣誓人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权威,也表明了我国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http:?/??/?www.21cnjy.com?)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频考点】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专题八追求民主价值建设法治国家原卷版.doc 【高频考点】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专题八追求民主价值建设法治国家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