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9浙教版中考复习物理——6、机械和功 (杠杆基础回顾)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答案】A如图所示的是汽车液压刹车装置的一部分,该装置中AOB是个杠杆,O是杠杆的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刹车时它所受阻力F2和动力臂L1. 如图所示, 当人曲臂将重物端起时, 人的前臂可以看作一个杠杆.请在示意图上画出F1和F2的力臂.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 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 如图所示, 请画出动力F1与阻力F2的示意图, 并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设吊桥质地均匀) 在图中作出最小的力使杠杆在图示的位置保持平衡. 画出图中杠杆平衡时,所用最小力F的方向和作用点. 小丽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1)当杠杆如图所示时,小丽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选填“左”或“右”)(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丽在杠杆的A点挂上2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N,杠杆上相邻刻线距离相等),如图所示.若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状态,可以在________点挂上1个钩码;或者使用最大测量值为1N的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_点沿着竖直向上的方向拉住杠杆. (ABDEC)【答案】(1)左(2)E(3)C小宁想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 小宁保持阻力为3N, 阻力臂为0.2m不变, 然后改变动力臂L1和动力F1, 并保持杠杆水平平衡, 分别测量出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帮助小宁归纳出动力F1跟动力臂L1的关系: 在 的条件下, F1 = . L1/m 0.3 0.25 0.2 0.15 0.1 0.05F1/N 2 2.4 3 4 6 12杠杆平衡时, 当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时, 小华想探究杠杆平衡时阻力和动力的关系.实验过程中,小华保持动力臂为15cm,阻力臂为12cm不变,然后改变动力F1和阻力F2,并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分别测量出动力F1和阻力F2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帮助小华归纳出阻力F2与动力F1的关系: .F1/N 0.8 1.2 1.6 2 4 6F2/N 1 1.5 2 2.5 5 7.5【答案】杠杆平衡,且动力臂为15cm,阻力臂为12cm不变时,F1=0.8?F2. (ABO) (图21)如图所示, 有一可绕中点O转动的轻质细杆, 杆上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小刚用这套实验器材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他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 在杆的A刻线处挂了2个钩码后, 在杆的B刻线处也挂了2个钩码, 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当他在B刻线处改挂1个钩码后, 杆失去了平衡. 小刚由此得出结论: 只有施加在杆中点两侧的力大小相等时, 杆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通过实验说明小刚的说法是错误的. 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 主要实验步骤和现象: (1)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 在杆的中点O左侧距O点1格处挂2个钩码, 在杆的中点O右侧距O点1格处挂2个钩码, 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杆的中点O左侧距O点1格处挂2个钩码, 在杆的中点O右侧距O点2格处挂1个钩码, 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AO)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 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七个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 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在杠杆平衡时, 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保持不变, 则动力的变化量跟阻力的变化量成正比”. (1)在如图所示的杠杆中, 点A表示钩码悬挂在杠杆上的位置, 请在合适的位置标出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作用点, 用B表示. (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ABO)(1)如图所示 (2)实验步骤: ①用细绳做一个绳套, 拴牢在杠杆的B位置处, 调节杠杆使其水平平衡, 把动力臂L动、阻力臂L阻记录在表格中. 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置. ②在A位置处挂1个钩码, 在B位置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 使杠杆水平平衡, 将所挂钩码的质量m0、弹簧测力计示数F动0记录在表格中. ③在A点处加挂1个钩码, 在B点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 使杠杆水平平衡, 将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1、弹簧测力计示数F动1记录在表格中. ④仿照步骤③, 重复5次, 每次在A点处加挂1个钩码, 在B位置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 使杠杆水平平衡; 将各次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2~m6、弹簧测力计示数F动2~F动6记录在表格中. ⑤根据F阻=G砝码=m砝码g, 分别算出每次施加在A位置的阻力大小F阻0~F阻6; 分别算出实验中动力变化量ΔF动1(F动1-F动0)~ΔF动6(F动6-F动0); 分别算出与动力变化量对应的阻力变化量ΔF阻1(F阻1-F阻0)~ΔF动6(F阻6-F阻0); 将以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动力臂L动/cm 阻力臂L阻/cm 钩码质量m/g 动力F动/N 阻力F阻/N 动力变化量ΔF动/N 阻力变化量ΔF阻/N (旋转问题和杠杆变化量)如图所示,轻质直杆OA可绕O点转动,直杆下端挂一重物G.现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的力F将直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图示虚线位置,在转动过程中这个直杆(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C.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 D.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答案】A如图所示.OAB是杠杆,OA与BA垂直,在OA的中点挂一个10N的重物,加在B点的动力F1始终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杠杆重力及摩擦均不计).(1)当F1竖直向上时,F1的大小为 N;(2)当F1由竖直向上的位置沿逆时针方向缓慢的转到水平向左的位置时,动力F1的大小变化是 (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答案】(1)5;(2)先变小后变大.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直杆OA可绕过O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在A端用竖直向上的力F将它拉到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位置(α<90°),现将力F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过90°,且在转动过程中,杆保持静止不动,力F和它的力矩M的变化情况是( )A.都减小 B.F先减小后增大,M不变C.F不变,M先减小后增大 D.F和M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如图所示,均匀光滑球夹在竖直墙和长木板之间静止,长木板的下端为固定转动轴.将长木板从图示位置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小球对竖直墙的压力F1大小和小球对长木板的压力F2大小的变化情况将是( )A.F1、F2都逐渐减小 B.F1、F2都逐渐增大C.F1逐渐减小,F2都逐渐增大 D.F1逐渐增大,F2都逐渐减小【答案】A轻质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O为支点.在杠杆左侧挂一物体甲,若在杠杆右侧挂一物体乙,并在物体乙的下方拴接一个弹簧,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物体乙的重力为500N,弹簧对物体乙的作用力为3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甲的重力可能为400NB.物体甲的重力可能为100NC.物体乙受到弹簧的作用力方向可能向下D.物体乙受到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800N 【答案】ABC把正方体甲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5.4×105Pa.AB是重力可忽略不计的杠杆,支点为0,且OA:0B=1:2.将正方体甲挂在杠杆的A端,在B端施40N竖直向下的拉力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此时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变为1.8×105Pa.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当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时,在杠杆B端应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是60NB.当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时,在杠杆B端应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是20NC.正方体甲的重力是240ND.正方体甲的体积约是9.3×10-6m3【答案】A如图所示的装置,杠杆自重不计,甲、乙是两个圆柱体,2ρ甲=3ρ乙,3V甲=4V乙,物体M的质量是80kg.只将圆柱体甲挂在杠杆B端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000Pa;只将圆柱体乙挂在杠杆C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000Pa.若乙的体积为3×10-3m3,OA:OB=2:3,OA:OC=2:1,g取10N/kg,则甲的密度是 kg/m3.【答案】5×103. (滑轮组初步)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 物重都是G, 不计滑轮和绳重及摩擦, 使物体匀速上升, 拉力F最小的是( )A B C DB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着一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当拉力F为5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增大到10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牛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牛C.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木块将保持静止D家用的手摇晾衣架如图所示,它实际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假设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为100N,则静止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 )A.100N B.50N C.25N D.20N C如图所示,重500N的人站在重2500N的船上,用滑轮组把船匀速拉向岸边,人和船相对静止.船受到水的阻力为900N.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人拉绳的力为( )A.300N B.450N C.1100N D.2700N A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 A.45N、50% B.45N、75% C.60N、50% D.60N、75%B如图所示,货物G重280N,动滑轮重20N,为使杠杆平衡,则竖直向上的力F的大小为(杠杆重、绳重、摩擦都忽略不计)( )A.100N B.200N C.300N D.400N B (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情景中,重力对木块做功的是( ) A.木块在地面上静止 B.木块挂在天花板上不动 C.木块沿水平轨道运动 D.木块由高处自由下落 【答案】D沿光滑斜面把一个物体由地面匀速拉到h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是F1,所做的功是W1.利用定滑轮(不计摩擦)将同一物体由地面匀速提升到h高处,所用的拉力是F2,所做的功是W2,下述关于力和功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F1<F2?? W1=W2 B.F1>F2??? W1=W2C.F1<F2? W1<W2 D.F1>F2?? W1>W2A如图所示,重为l20N的物体M,在F=40N的拉力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B.物体M在匀速运动中重力做功为0?JC.拉力F的功率为4W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 D一个质量为65kg的工人,用图所示的装置提升一堆水泥砖.若动滑轮重50N,装水泥砖的托板重200N,每块水泥砖重100N.不计摩擦和绳重,当工人匀速提升水泥砖时,此装置的机械效率最高可达到 %.(g取10N/kg)【答案】80%.如图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重80N的物块A正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则( )A.2s内,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0.4?mB.拉力F的大小为40NC.2s内,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对物块A所做的功6JD.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5W D如图所示,用24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可以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且不变.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12N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C.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4.8WD.在2s内绳子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4.8J D如图甲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10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保持拉力F1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1m.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 )A.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F1的功率P1=30W 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10NC.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10N D.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所做的功W2=40J D图是工人提升物体的装置示意图,其中AB是一个不计重力、可以绕O点转动的杠杆,且AO:OB=2:5,杠杆B端系有重为1056N物体D,杠杆A端固定着滑轮组.质量为60kg的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p0=1.2×104Pa.当他利用该装置匀速提升重物M时,物体D受到的支持力为N1,工人对地面的压强p1=0.8×104Pa,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90%;当工人利用该装置匀速提升重物N时,物体D受到的支持力为N2,工人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已知N1:N2=5:2,每个滑轮质量都相等,绳重及滑轮与轴的摩擦不计,g取10N/kg.求:(1)提升重物M时工人竖直向下的拉力F1.(2)提升重物N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工人拉力的功率P.【答案】(1)提升重物M时工人竖直向下的拉力F1为200N.(2)提升重物N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工人拉力的功率P为600W. (实战演练)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请画出物体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及动力臂L. 小梅想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小梅保持阻力为2N,阻力臂为0.15m不变,然后改变动力臂L1和动力F1,并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分别测量出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如表所示.请你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帮助小梅归纳出动力F1跟动力臂L1的关系:在杠杆平衡时,如果 保持不变,则F1= .L1/m 0.3 0.25 0.15 0.1 0.06 0.05F1/N 1 1.2 2 3 5 6【答案】阻力为2N,阻力臂为0.15m;?F1=.如图所示的杠杆质量不计,每小格的长度相等.物体A是边长为0.1m的正方体.当杠杆右侧挂一个重4N的物体B时杠杆平衡.此时物体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300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为2NB.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3NC.物体B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受到的拉力增大2ND.物体B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减小1N 【答案】D如图所示,直杆OA可O绕点转动,直杆下端挂一重物G.现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的力F将直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转动过程中这个直杆( )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C.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 D.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答案】D如图所示,重500N的物体,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5m/s的速度匀速运动10s.(不计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与地面间摩擦力是300NB.2S内拉力F对物体做功是300JC.拉力F移动的速度是1.0m/sD.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50W AB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B,在足够深的水中匀速下沉,通过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在4s内物体A移动了0.8米,已知B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5倍,动滑轮重12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g取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对绳的拉力是20NB.B对绳的拉力的功率是16WC.A物体受摩擦力为148N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答案】C如图甲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的自由端,将总质量为500g的重物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B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3乙所示,请你根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g取10N/kg)(1)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F所做的功为 J;(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保留一位小数)【答案】⑴0.64 ⑵78.1%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