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八年 班 姓名 座号 小组
执笔者:陈仁平 合作者:黎芳 审核人:何敏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五四运动
时间:1919年5月4日;
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提案,遭到和会拒绝。)
前后两个时期中心与主力的变化:
时间
运动的中心
运动的主力
斗争方式
前期
6月5号之前
北京
学生
罢课
后期
6月5号之后
上海
工人
三罢(罢工,罢课,罢市)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结果: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6.10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职务,6.28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
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何叔衡、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内容:
名称
奋斗目标
当前任务
领导机构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一大的意义: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4.5-1927.4)
黄埔军校(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创建时间:1924.5;
地点:广州黄埔 领导机构: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特点(与旧军校不同):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 作用: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
时间:1926年7月
革命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反帝反封建)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战场:湖南、湖北
先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战果:将国民政府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1927年4月18日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
结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八一南昌起义 1927.8.1(八一建军节) 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意义:南昌起义是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革命摇篮井冈山 秋收起义(毛泽东)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长征 1934.10----1936.10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实行战略转移。
遵义会议:1935.1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共历史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1935.10中央红军到陕北吴起镇。
1936.10红二、四与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
意义:这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