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 学情分析 对于简单的磁现象,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接触过,在生活中又有部分学生熟悉磁体,所以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农村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只知道磁体的存在,并不清楚磁体相关知识,另外对八年级学生来讲,已初步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自学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而本课时的内容又主要以概念和规律为主,鉴于以上几点,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实验探究的模式展开,通过实验得出概念和规律,从而体现科学课以实验为基础的特征。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条形磁体能否吸引不同物质的分析,知道什么是磁性、磁体2.学生通过在条形磁体下端悬挂回形针和观察条形磁体在自然状态下静止时的指向,知道磁体有磁极,以及磁极的命名方法 3.学生通过实验,归纳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4.学生通过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实验,知道磁化的概念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探究及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规律和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同学间协作的意义2 .通过了解司南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有关磁的概念 2.学会通过实验的方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难点:磁体的指向性和磁化的概念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探究实验器材五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播放有关司南的视频观看视频激发学生探究有关司南知识的兴趣组织学生活动一,并归纳磁性和磁体的概念活动一:用条形磁铁分别去靠近下列物体:木块、塑料、铝片、铁钉、铜片、一元硬币、五角硬币、一角硬币,并描述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析出磁铁可以吸引哪类物质学生能通过实验,知道磁体可以吸引哪些物质,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磁性和磁体的概念提问:你能让回形针均匀悬挂在磁体下方吗?组织学生活动二活动二:小组合作完成让回形针均匀悬挂在磁体下方的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分析中间不能悬挂上回形针的原因通过活动二,学生分析得出条形磁体的中间部位几乎没有磁性,从而得出条形磁体中间磁性弱,两端强,及磁极的概念提问:磁体有磁极,那磁体的磁极如何命名呢?组织学生活动三,并介绍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活动三:将条形磁体放置在漂浮在水面上的泡沫上,观察条形磁体静止时的指向(大致南北指向)观察磁体的大致指向,得出磁体北极(N)和南极(S)的命名活动四:分别用一条形磁体的两极向放置在水面泡沫上的另一磁体的两极靠近,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并描述观察到的想象,思考得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学生的体验,知道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提问:你能用三块条形磁体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演示将三块条形磁体组成一个三角形对磁极见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活动五:猜想摔断的条形磁体是否仍有N极和S极?并思考如何来验证?通过猜想、实验验证学生知道任何一磁体都有两极设置情景:如何取出试管中的回形针学生思考:试管内有一枚回形针沉在水底,在不让水流出的前提下你能利用钢条和条形磁铁取出它吗?(条形磁体无法伸入)引出磁化的概念演示对比实验:钢条的磁性不消失,软铁棒的磁性很快消失观察、思考这种差异的原因引出永磁铁的概念投影:两种不同的磁化方法体验:让没有磁性的钢条变得有磁性让学生例举生活中常见的磁现象学生举例…………能将学到的科学知识与生活应用相结合反馈练习,学生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