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

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
超级预测
知识预测
古代政治文明史,其核心是政治制度演进史,因此政治制度演进史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也是历年高考的主要命题点之一。为了更好地预测2010年高考知识点,下面把属于本专题
的2007--2009年新课标地区高考高频考点总结如下表:
高频考点 地区年份 高频考点 地区年份
分封制(2) 2008广东文基,212009广东单科,2 皇权与相权(6) 2007广东单科,42007山东文综,92007宁夏文综,272008海南单科,62009广东文基,202009广东单科,5
不法制(4) 2008广东单科,12009天津文综,1 2009辽宁宁夏,252009山东文综,9 中央机构演变(7) 2007宁夏文综,282007宁夏文综,292008山东文综,82008江苏单科,32009浙江文综,l62009江苏单科,22009辽宁宁夏,28
中央与地方关系(6) 2007广东单科,32008宁夏文综,262008江苏单科,12008海南单科,32009浙江文综,l42009安徽文综,12
具体解读:21世纪教育网
(1)分封制。多对其概念进行考查。
(2)宗法制。多采用新材料、新情境的方式对其概念、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尤其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行考查。
(3)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包括专制皇权的加强、皇权对相权的压制等。
(4)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侧重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维护国家统一。其中郡县制的内容考查较多。
(5)中央机构的演变。考查最多的是三省六部制。主要是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决定的。通过上面的表格和解读,我们对新课标高考三年来的命题集中区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这些知识点也应该是2010年高考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
能力预测>21世纪教育网
1.注重对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考查。如2009广东单科考查了分封制(封建制度)、2008山东文综考查了三省六部制等。
2.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新材料、新情境题目大量出现在本专题,如2009山东文综借助《红楼梦》的信息资料考查宗法制、2007广东单科借助陕西章台出土的秦代封泥考查郡县制度等。
3.比较问题的能力。如2007宁夏文综比较考查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等。
4.注意和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联系,注意同西方政治制度和中国近现代政治的联系。这方面新课标高考尚未出现过,所以要特别引起注意。
赋分预测>21世纪教育网
就选择题而言,单科试卷2分,文综试卷4分;就非选择题而言,由于综合性考查的可能性比较大,分值不会太高。21世纪教育网
题型预测>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三年来,新课标高考都是选择题,非选择题尚未出现,这一点希望引起注意。如果2010年出现非选择题,预计应与古希腊民主制度、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综合起来考查,单独考查的可能性不大。21世纪教育网
超值储备
知识能力储备
一、中国古代政治阶段线索
阶段 事件
商周时期 分封制;宗法制;战国军功爵制
秦汉时期 (1)秦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中央集权制、郡县制) (2)西汉: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察举制和征辟制;刺史制
隋唐时期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宋元时期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三省六部制演变;谏院
明清时期 废除丞相制度;内阁;军机处;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
二、关于分封制21世纪教育网
1.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拱卫王室。21世纪教育网
2.主要特点:一是分封对象多。主要有同姓王室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先代帝王后裔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等。二是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三是“土地和人民”与“义务”是周天子同诸侯之间关系的关键。具体说,就是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有条件地封授于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尽义务。四是层层封授。诸侯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又可对士进行再分封。
3.演变
(1)西周时期实行,把王室、姻亲、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以拱卫周王室,在当时起到了巩固周王统治、形成“天下共主”局面的作用。
(2)由于其相对的独立性和世袭制,又成为导致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分裂割据的祸根,到战国时期开始被废除,秦朝统一后全面被郡县制所代替。
(3)西汉初年虽然又回光返照出现地方管理上的“郡国并行”局面,但经过“七国之乱”和“推恩令”后,名存实亡。此后的分封,只是“食租税而不治民”,诸侯王失去了对封地内的实际管理权。
4.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1)各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王与地方诸侯国之间的血缘关系越来越淡漠,依靠血缘亲疏关系实施的分封制越来越难于推行。
(2)井田制的破坏,使分封制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各诸侯国对土地和人El的争夺日趋激烈,周王与诸侯国之间的联系纽带丧失。21世纪教育网
三、关于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和特点21世纪教育网
(1)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2)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被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21世纪教育网
3.影响
(1)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家天下”的局面,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21世纪教育网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和贵族特权。
四、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权力都具有垄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形成原因21世纪教育网
(1)经济:维护小农经济的需要。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要求强而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
(2)政治:巩固国家统一,镇压农民反抗,维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需要。
(3)思想:法家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21世纪教育网
(1)秦朝设立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威胁。
(2)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21世纪教育网
①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②特点: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③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军政归枢密院掌管,分割宰相军权;财政归三司掌管,分割宰相财权。
(4)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其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人中书省。21世纪教育网
(5)废除丞相制度: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4.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的矛盾: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1)战国时期,地方管理上开始实行郡县制,秦朝推向全国,此后,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长期的、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21世纪教育网
(2)西汉时期地方管理实行“郡国并行”的管理制度,导致“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但“郡国并行”的管理制度延续至西汉结束。
(3)唐朝在边疆管理上设置军镇,导致了“安史之乱”和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局面。
(4)北宋初期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军政分离、财政与行政分离、派文臣做知州并以通判相牵制的管理方式,较好地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5)元明清时期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沿用至今。
5.选官制度
(1)战国时期:军功爵制度。
(2)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和征辟制。前者是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形成小集团。21世纪教育网
(3)东汉末年:九品中正制,由地方名人将本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九等(品)、朝廷再按等任命的人才选拔制度。21世纪教育网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世门第的高低成为选官标准,南朝时走向末路。
(5)隋唐:科举制。21世纪教育网
①原因: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②来历: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③完善:唐代,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④评价: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
之一。21世纪教育网
6.监察与谏议制度
(1)监察制度
①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②表现:秦朝的御史大夫;汉代专设御史府,长官即为御史大夫;明清在中央,既设有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又设有六科给事中,进行业务监督,合称“科道”。在地方,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
①原因:需要有制度来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②表现: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还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明清时期在中央既设立都察院又设六科给事中,在省级地方设立按察使司。
③评价21世纪教育网
局限: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积极意义: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7.评价21世纪教育网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说,在前期主要起进步作用,后期主要起消极甚至反动的作用。
(1)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抵御外国侵略,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③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如修筑长城、兴修水利等。21世纪教育网
④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消极作用21世纪教育网
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21世纪教育网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④闭关锁国,盲目自大,限制了中国和世界的交流。
方法技巧储备>
1.注意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例1] (2008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 )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解析]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这一历史概念,在这一制度下,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协调,提高了行政效率。只要准确把握了其内涵,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答案为B。
[答案] B
[方法指导] 对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不仅要记忆准确,更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外延,这样才能从容应对高考。21世纪教育网
2.注意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和运用
[例2] (2009山东文综,9)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 )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21世纪教育网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21世纪教育网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21世纪教育网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林黛玉是“外人”,贾宝玉是“自己人”,贾母强调宝玉和黛玉血缘的远近亲疏,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答案为C。
[答案] C
[例3] (2007山东文综,9)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一到图三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 )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髓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再从男子帽式名称“一统河山”“四方平定”“六合一统”等关键信息即可得出结论。答案为c。
[答案] C
[方法指导] 解读材料时,应注意其中的一些关键信息,把这些关键信息所反映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有机关联,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3.注意比较问题能力的培养
[例4] (2007宁夏文综,29)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21世纪教育网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21世纪教育网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21世纪教育网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注意两个机构的共性。明初废丞相制度以后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军国大事全由皇帝一人裁决,为了解决政事繁多的问题而设置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职责与功能就是辅政;清初军机处初名军需房,是雍正年问为了方便对西北用兵而设置的,地点在隆宗门内,成员都是皇帝亲信的臣子,或手握重权的人,军机大臣只对皇帝一人负责,皇权大大地得到加强。答案为C。
[答案] C
[方法指导] 在平时的复习中,要习惯性的对一些相近或相似的史实进行分析比较,达到既能深一步理解知识,又培养能力的双重目的。
4.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5] 阅读下列材料: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一 (中国明清时期)“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官吏们因循苟且,阿谀逢迎,百务废弛,效率极低,钱粮亏空,讼案山积。”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教科书和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二“《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英国的行政权由内阁行使,对议会负责;司法权由议会上院行使;立法权在议会下院。”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 教科书和《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三 美国总统可提名大法官,可否决国会的法律;美国国会可弹劾总统,总统提名大法官须经参议院批准;美国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可宣布国会通过法律违宪无效。
材料四 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众议院人数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参议院由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材料五本宪法及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守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州政府的官员由各州自行选举产生,联邦政府无权任命州长或州级官员。
——材料三、四、五摘编自1787年美国宪法
请回答:21世纪教育网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个国家在权力分配上的不同点。两国分别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四,分析这些规定实现了哪些平衡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五中所反映的美国政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4)根据材料三、四、五,指出l787年美国宪法的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中外政治体制的差异,即中国君主专制与西方民主制的差异。第(1)问,中英不同的政治体制,决定了皇帝和国王不同的权力;第(2)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3)问,通过中美体制的比较,说明民主制度的优越性;第(4)问,依据材料信息回答就可。
[答案] (1)不同:中国:君主独揽三权;英国:三权皆统于议会。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度。21世纪教育网
(2)平衡:大州与小州之间;人民大众与社会上层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政策的流动性与稳定性之间。
(3)优越性:防止任何一权独大局面的出现;各州有相对独立性,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发挥;州权与联邦权力相互制约,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权力。
(4)原则:分权与制衡。
[方法指导] 本题考查中外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平时复习时,应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前后关联。如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可以联系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也可以联系西方古代和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内容。
易混易错总结>
一、易混总结21世纪教育网
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21世纪教育网
(1)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21世纪教育网
(2)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21世纪教育网
(3)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度是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
(4)宗法制与分封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即时训练l] (2009江苏徐州)《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解析] 材料体现了分封制下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一时期维护等级秩序的制度是宗法制。选B。
[答案] B
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分封制 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施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员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拥有行政权和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即时训练2] (2009山东枣庄)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1世纪教育网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21世纪教育网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21世纪教育网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秦朝废除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制,汉武帝废除郡国并行制,代之以郡县制,因此这次转型主要是指郡县制代替分封制。选B。
[答案] B
3.明清内阁与西方内阁制度的区别
明清内阁 西方内阁制度
皇帝的内侍机构,没有实际的权力,一切听命于皇帝,是皇权加强的产物 国家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或向议会负责,或向君主负责
[即时训练3] 明朝内阁和英国内阁的相同之处是 ( )
A.掌握国家实际大权21世纪教育网
B.都对国王(皇帝)负责21世纪教育网
C.都对本国议会负责21世纪教育网
D.两国重要的中央行政机构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明朝内阁没有实权,故A错;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8错;明朝时期中国没有议会,C错;两者都是本国的重要行政机构,D正确。选D。
[答案] D
4.三省六部制分权体制与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
三省六部制分权 西方三权分立
专制制度下的分化事权,三省之上还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独裁专断的皇帝 民主制度下的三权分立,三个机构彼此独立,真正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即时训练4] 三省六部制与西方三权分立的相同之处是 ( )
A.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21世纪教育网
B.体现了民主制度的原则21世纪教育网
C.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原则21世纪教育网
D.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两者都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故A正确;8、D符合三权分立制度,C符合三省六部制。
[答案] A
二、易错总结
1.大宗与小宗的相对性
[例1]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D.士
[答案] B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按照宗法制的规定,鲁国国君相对周王而言是小宗,但在鲁国,他却是大宗。
[错因分析] 对宗法制的内涵把握不准。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周天子是所有诸侯的大宗,诸侯相对周天子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是大宗。
2.“封建”的原意是指分封制
[例2]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 )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答案] A
[解析] “封建社会”的概念既然是自近代引入中国的,那么柳宗元所说的“封建制”,显然不是后来的社会形态概念,原意应该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错因分析] 混淆历史概念。“封建”的原意与后来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封建社会”混淆。
3.“推恩令”的内涵
[例3]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县统辖。”这是( )
A.设置刺史 B.酎金夺爵
C.推恩令 D.杯酒释兵权
[答案] C
[解析]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旨在解决王国问题。所谓推恩令,就是嫡长子和庶子都能继承王国土地,从而达到分割王国土地,削弱王国势力,使之不能对抗中央政府的目的。
[错因分析] 历史概念是构成历史的重要部分,对历史概念的掌握,不仅要记忆,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外延,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历史。
4.官制的演变
[例4]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 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设置的时间和目的是 ( )
A.宋朝监察、控制地方官21世纪教育网
B.明朝巡查地方、检查政令贯彻情况21世纪教育网
C.汉朝巡行郡国、监督诸侯国21世纪教育网
D.唐朝代天子出巡、检查地方法纪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A
[解析] 北宋开始在地方设置通判,直接对皇帝负责,意在监督、监察知州长官,通过分化地方官的权力进行牵制,以有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是A项。北宋的这种分权而集权的措施,在中央机构、军事、财政等方面均有体现。
[错因分析] 分析鉴别问题能力差。对本题涉及的地方官制演变的史实和职责掌握不清,是出错的主要原因。21世纪教育网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例5] 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以后历朝历代所沿用,成为我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对这一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保护了分散的小农经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始终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1912年清帝退位,这一制度结束
D.始终制约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严重障碍
[答案] A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适应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小农经济起到了保护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是A项。误选C项,则是仅从政治制度的差别上进行分析,没有看到两者不同的经济基础——井田制和小农经济的差别,混淆了两者的内涵。21世纪教育网
[错因分析] 对历史概念的把握不准确。误选B、D两项,没有从不同的阶段上对这一制度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评价;误选C项是把专制制度与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混同。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3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