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学习探究单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教学过程设计 姓名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乾隆盛世”在政治 (?http:?/??/?www.21cnjy.com?)、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和工业文明大潮中的“盛世危机”。了解同一时期中英两国在各方面的差异,探寻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了解清朝统治者采取闭关政策的原因,客观的评价由此带来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培养分 (?http:?/??/?www.21cnjy.com?)析归纳察能力;学会用多种资料,从不同角度,用列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社会现象的异同,培养学生阅读、综合和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辩证思想和全球史观看待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启发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真理,知道我国现阶段坚持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观念,并为祖国的发展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史料,从不同角度,归纳概括 “乾隆盛世”的表现和分析“乾隆盛世”背后隐藏着的各种危机。2.难点:通过马戛尔尼的视角,利用史料,从多方面分析探讨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步落伍的具体原因。三、教学策略1.采用自主──合作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自主、合作讨论。2.采用史学材料分析法进行教学,针对史料,指导学生归纳分析认识社会现象,培养辩证思想。3.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客观对待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指导学生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现象的原因。4.教师准备:制作《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学习探究,并、单补充相关的史料。5.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整理已学资料和补充资料,针对对课前分析列表所整理乾隆时期与历史上汉、唐、宋、明等盛世之际的人口、疆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学会判断“清朝(1840年前)处于中国封建社会衰朽阶段”的评价是否准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四、合作互动过程?略五、板书设计略六、布置作业1、同步完成《作业本》2、知道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步落伍的具体原因。3、懂得我国现阶段坚持改革开放国策(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补充材料:1、《礼仪之争》──在今人看来,礼仪问题属于形式,当时却成了中外交往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为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在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君臣之礼尤为重要。臣民匍匐于君主脚下,向君主行跪拜礼被视为天经地义,是对君主至高无上地位的承认和服从。中国又始终以“天朝上国”自居,将别的国家都视为蛮夷之邦,把广阔的世界纳入一个以自我为中心,按照封建等级、名分构成的朝贡体系之中。历代的统治者都制定有一套繁复的朝贡礼仪,朝贡国必须严格遵守这些礼仪,才能表明其“向化”的诚意。乾隆时期,清政府对当时欧洲各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进步茫然不知,把西方各国仍然视为“海夷”。他们不假思索地称马戛尔尼为“贡使”,称他们带来的礼品为“贡品”,要求他们遵从中国礼制。英国作为当时西方第一强国,其使臣向中国这一传统发起了猛烈的冲击。2、《英国使团来华提出的具体要求》──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英国使团当时提出的六项要求:一是请允许英商到宁波、舟山和天津贸易;二是准许英商像以前俄商一样,在北京设立商馆;三是将舟山附近一处海岛让给英国商人居住和收存货物;四是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任英国人自由来往,不加禁止;五是英国商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享受免税或减税;六是确定船只关税条例,照例上税,不额外加征。3、《马戛尔尼预言》──马戛尔尼访华虽然没有达到打开中国门户、扩张英国贸易的目的,但毕竟开始了中英两国正式的外交接触,双方互递了国书,互赠了礼品,使团成员在华期间还与中国负责接待的一些官员建立了良好关系。同时,使团沿途搜集了大量有关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的情报,为日后英国侵略中国做了资料准备。通过对清王朝各方面的观察分析,马戛尔尼认为清朝实质上是极其虚弱的,“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要击败它并不困难。从此,18世纪盛行于欧洲的关于中国强盛富庶的看法开始改变。课内活动P 26 汉 唐 宋 明 乾隆时期人口 6000万 8000万 2100万 6330万 三亿疆域 666.37 万平方千米 1255 万平方千米 383 万平方千米 1037 万平方千米 1284 万平方千米经济发展水平 GDP占世界总量的40% GDP占世界总量的50% GDP占世界总量的50% 工业产量占全世界一半以上,GDP占世界总量的40% 工业产量仅仅为全世界的6%,GDP占世界总量30%通过以上列表所整理的乾隆时期与历史上汉、唐、宋、明等盛世之际的人口、疆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纵向比较情况,请你判断一下,“清朝(1840年前)处于中国封建社会衰朽阶段”的评价是否准确,请简要说明理由。小组合作探讨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步落伍的具体原因。 西 欧 中 国政 治 上 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经 济 上 工业革命后,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近代科学诞生,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对外关系上 开辟了新航路,进行殖民侵略,对外开放。 对比结论 对当下中国的启发 马戛尔尼认为中国军队不能抵抗洋兵的依据马戛尔尼说:“广东一处地近海洋,洋人到中国者必在此间登岸,中国为防御洋人起见,特设重兵镇之……此辈宽衣大袖之兵队,既未受过军事教育,而所用军器又不过刀、枪、弓、矢之属,一旦不幸,洋兵长驱而来,此辈果能抵抗与否?尚属一不易置答之疑问也。”(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能力提升材料一 隋朝时,和中国通商往来的有十几个国家,到唐朝时发展到70多个国家。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许官吏加重他们的税收。大批外商从陆路、海陆来到长安、洛阳、广州等城市。 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因此,清政府严厉限制对外贸易,采取了闭关政策。(1)唐朝政府采取的是什么对外政策?(2)清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闭关锁国”政策?(3)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各是什么?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穿越历史:揣摩马戛尔尼的回国汇报马戛尔尼使华以失败而告终。1794年9月,马戛尔尼回到英国之后,向国王和议会呈送了一份使华报告。假如你是马戛尔尼,请你从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概述当时中国的发展状况。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