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思想科技文化第1讲 古代中国朝政治制度考点展示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备考策略1.关注题型应以选择题为主。2.2010年备考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1)宗法制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复习宗法制应注意与传统文化相联系。(2)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注意对两种制度的比较。(3)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注意体会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要点整合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度(1)目的:巩固奴隶主的统治。(2)主要推行者:周武王和周公旦。(3)分封对象:同姓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等,其中王族是主体。(4)分封等级序列: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21世纪教育网(5)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6)破坏: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二、宗法制度(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主要内容: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二者的关系是相对的,小宗必须服从大宗。(4)作用:保障了各级贵族的特权,防止了内部纷争,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探究]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考点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建立皇帝制度,其特征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1世纪教育网(2)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1世纪教育网(3)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皆由皇帝任免。21世纪教育网[探究] 分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和影响21世纪教育网(1)原因:封建国家维护经济基础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小农经济的发展和地主阶自身利益的要求;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2)影响①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可有效组织大规模生产活动与经济建设。21世纪www教育网②消极——容易形成暴政和腐败现象,阻碍历史发展;思想上独尊一家,摧残了思想。考点3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朝代 政 治 制 度中 央 地 方汉 汉武帝时实行“中外朝制”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开始实行刺史制度隋唐 实行三省六部制21世纪教育网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宋 设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21世纪教育网 实行路、州、县三级制元 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21世纪教育网 实行行省制二、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1)世官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官爵都是世袭的,实行世卿世禄制。(2)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是保护士族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3)科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开始实施,唐完善之,北宋改革考试内容,开始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明清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制了知识分子的创新精神。[探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实行皇权至上原则。21世纪教育网(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21世纪教育网(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21世纪教育网(4)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5)宣扬“君权神授”。(6)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考点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表现(1)明朝: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内阁,君主专制大为加强。(2)清朝:康熙帝设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雍正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高峰。21世纪教育网二、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1)演变过程21世纪教育网①秦朝: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②汉朝: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③北宋: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④元朝:在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⑤明朝:中央设监察御史、“科道”,地方设按察使司。21世纪教育网(2)评价①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②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探究] 宏观把握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21世纪教育网(1)演变脉络:先秦萌芽一秦朝确立一两汉发展一隋唐完善一宋元加强一明清强化。(2)一条主线(集权):地方权力逐渐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逐渐集中到皇帝。(3)两对基本矛盾和两种发展趋势21世纪教育网①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21世纪教育网⑦相权逐渐被削弱直至被取消,皇权不断加强,清朝达到顶峰。网络建构( http: / / www.21cnjy.com )典例导析[例1] (2009·浙江,14) 右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 唐代 B.宋代C.元代 D.明代[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三级,与题干图片相符合。另外,由图片中的“知州”、“通判”也可得出正确答案。21世纪教育网[答案] B[规律] 图片类题,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有效信息,用所熟知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本题可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即利用“路”或“通判”其中之一均可。[例2] (2009·广东,5)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同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义、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解析] 从秦朝初创皇帝制度,到汉代实行内外朝制度,再到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和宋代形成二府三司制,以至于明代取消丞相,古代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但是这一过程并非一条直线,如清初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就严重威胁了皇权,属于特殊情况。[答案] D[规律] 从《考试说明》可以看出高考坚持“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主干知识多年来一直是高考考查的主体。新课程教材采用模块编写方式,以专题形式链接知识,更突出对主干知识的梳理。临近高考,要注意掌握历史教材中的主干知识,还要选择一些能突出历史主干知识的试题进行适量训练,以巩固复习效果。21世纪教育网温馨提示:同学们:针对你们复习内容的巩固与掌握。请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一)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