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3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点展示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备考策略
复习本讲内容,要以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为主线理解本专题内容,分阶段掌握。可以按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90年代多极化趋势加强形成主线,全面分析每个阶段特点及起因、影响,深刻理解史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复习中要形成一个重要观点: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的最主要因素是实力,这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但关键是经济因素,要贯彻经济决定政治这一原则。
要点整合21世纪教育网
考点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影响
(1)两极格局的形成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冷战”的影响
①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造成国际局势的一次又一次紧张(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但由于彼此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并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④两强竞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考点2 多极化趋势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21世纪教育网
(1)背景: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联系日益益密切。
(2)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促使法德和解。21世纪教育网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21世纪教育网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经济实力大为增强。
(3)影响:西欧国家加强经济联合,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二、迅速崛起的日本
(1)原因
①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②进行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③美国的大力扶植。
④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2)概况: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21世纪教育网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二战后,亚非拉诞生许多新兴民族国家。21世纪教育网
②为摆脱美苏的控制,新独立的亚非国家主张团结合作。
(2)形成: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意义: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四、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考点3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1世纪教育网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1)东欧剧变: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国的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苏联解体:苏共中央全会放弃党的领导,背离社会主义方向,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瓦解。
二、多极化趋势加强
(1)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2)欧洲在一体化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欧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3)日本加快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21世纪教育网
(4)俄罗斯拥有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武器,随着国内经济的好转,国际地位大大改善。
(5)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6)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21世纪教育网
[探究]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统治,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网络建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典例导析
[例1] (2009·安徽,21) 右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越南发表的反映当时战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是 ( )
A.“怎么会这样 ”
B.“糟糕的战争!”
C.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D.法国侵略者的下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
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是一道漫画类试题,这类试题的关键在于看透漫画的表意和寓意。从漫画展示的直接信息来看,坠毁的战斗机和坠亡的战士预示了战争的结果,而这幅漫画又出现在特定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后期),特定的地点(越南),联系教材可知是美国陷入了侵略越南的战争泥潭,寓意着美国侵略者的命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C
[规律] 解答判断式历史图表型试题,要求根据提供的图表,提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抓住特征,看清提示。一般来说,这类试题中的图表都会具有某些明显的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再运用教材知识或一些基本常识,就能很容易地作出判断;或者题目可能带有某些关键的提示(比如时间提示,空间提示,材料出处提示等),据此也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例2] (2009·江苏,l9)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问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 )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解析] 此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故C项正确。
[答案] C
[规律] 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解答本类题目首先要在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即“题眼”。其次,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辨别四个选项,判断是否符合“题眼”要求,对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以及理解运用方面要求较高。
21世纪教育网温馨提示:
同学们:针对你们复习内容的巩固与掌握。请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十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