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专题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要点突破
一、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1.洛克与天赋人权论
(1)提出的背景:l688年的“光荣革命”,资本主义政权建立。
(2)代表及著作:洛克《政府论》。
(3)洛克的主要思想: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强调自由、法治;提出分权的政治原则。
(4)意义: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卢梭与人民主权论
(1)著作:《社会契约论》。21世纪教育网
(2)思想:追求平等,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学说。
(3)意义:当时大多数启蒙思想家都赞成有限君主制或开明君主制,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显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21世纪教育网
二、l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
1.英国革命前,议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与封建专制王权之间的斗争。
2.议会通过《大抗议书》前后议会与国王冲突的原因
(1)英王实行无议会统治,推行反动政策,迫害清教徒。21世纪教育网
(2)在征税问题上更加肆无忌惮。21世纪教育网
3.英国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和反复性
(1)表现:议会内的斗争(或提出要求等)、军事斗争(或内战)、双方妥协(或允许旧王朝复辟)、宫廷政变等。21世纪教育网
(2)原因: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斯图亚特王朝掌握国家大权,力量上占优势,地位上较主动;议会方面一度存在政治分歧等。
(3)认识: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新的社会制度必然经过多次斗争才能战胜旧的社会制度。21世纪教育网
三、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1.美国《独立宣言》的理论基础和民主思想
(1)理论基础:欧洲启蒙思想中的“自然权利”、“社会契约”理论、“主权在民”思想和三权分立等学说。
(2)民主思想: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等。
2.《人权宣言》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1)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以法制保障人权,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21世纪教育网
(2)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对亚洲和中国革命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体现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的观念,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21世纪教育网
(2)中国宪政史上重要一页,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蓝本。
(3)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民主化。21世纪教育网
四、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1.大革命
(1)大革命爆发的背景
①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
②直接原因——尖锐的阶级对立。21世纪教育网
③革命条件——财政危机的加剧。21世纪教育网
④理论准备——启蒙思想的宣传。21世纪教育网
(2)革命爆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7月14 Et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3)过程
①《人权宣言》的颁布(1789年)——《人权宣言》的颁布是君主立宪派最大的贡献,也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②《l791年宪法》——制宪会议颁布。规定法国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21世纪教育网
③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22日)和处死国王路易十六(1793年初)。
④雅各宾派的分裂和“热月政变”(1794年7月)——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
2.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21世纪教育网
(1)拿破仑帝国
①建立背景:热月政变后,政局动荡不安;反法联军大兵夺境;人们企盼一个强人政权。21世纪教育网
②巩固措施:颁布新宪法,建立独裁政权;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l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外侵略欧洲各国;颁布自由主义宪法,帝制改成君主立宪制;重建军队,反击反法联军。
(2)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21世纪教育网
(3)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4)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确立路易·波拿巴的独裁统治。21世纪教育网
(5)1870年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875年宪法的通过,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3.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长期性、曲折性的原因21世纪教育网
(1)法国经历了近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主义在法国根深蒂固。
(2)法国是欧洲大陆的核心国家之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欧洲封建君主国组织反法联盟干涉法国革命。
(3)法国大革命的艰巨性是欧美早期三次资产阶级革命中最突出的,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它的深刻性。革命的深刻性使法国大革命中的反抗力量特别顽固。
(4)法国资产阶级分成许多政治派别,他们不同的政治主张,也增加了法国确立共和制度的困难。21世纪教育网
五、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21世纪教育网
1.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比较
时 间 派 别 代表人物 阶级 理论基础 政治体制 实践和结果 导致结果的原因
19世纪末 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 资产阶级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学说 君主立宪制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最后失败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等
20世纪初 革命派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民主共和制 掀起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1)斗争表现
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②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领导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分散,二次革命很快失败。21世纪教育网
④护国运动:在孙中山、梁启超等人的号召下,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组建“护国军”,发起护国运动,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⑤讨逆运动和护法运动: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组织“讨逆军”,张勋复辟很快失败。但由于重新执政的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JI缶H#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在广州掀起护法运动。但由于西南军阀的破坏,l918年护法运动失败。21世纪教育网
(2)斗争的焦点:共和与反共和的斗争。
(3)性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
(4)认识:两次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人民心,任何逆历史发展潮流的行为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资产阶级经过多次斗争,虽然保留了民国的虚名,但未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说明中国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艰难而曲折,中国的现代化改革、民主之路任重而道远,也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3.抗战胜利前后的斗争21世纪教育网
(1)“三三制”原则的实行21世纪教育网
①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性质:中共领导的抗El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②实行“三三制”原则的目的:增强抗日根据地的力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③意义: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争取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认同,加强了根据地内部各阶层的抗日团结性,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①背景
国际: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美国扶蒋反共。
国内:和平、民主、团结是人民的强烈愿望;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②意义: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国统区和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局面,是人民民主力量的胜利。
(3)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1月),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21世纪教育网
(4)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运动,形成第二条战线。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军事战场,对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5)新政协召开:l949年在北平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6)新中国成立:l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六、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21世纪教育网
1.英国的宪章运动
(1)背景
①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开展,工人阶级形成。
②英国早期工人阶级生活和工作状况极为悲惨。
③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赋予资产阶级选举权,工人阶级却依然被排斥于议会之外,在政治上毫无权力。
(2)经过:三次请愿活动。21世纪教育网
(3)影响
①英国宪章运动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使资产阶级意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强大,宪章运动所倡导的一些要求在后来陆续得到了实现。
②宪章运动为以后的英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斗争经验。
③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序幕。列宁评价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第一国际的建立
(1)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人运动不断高涨。
(2)活动:领导工人运动,指导工人斗争。
(3)影响: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
3.第二国际成立
(1)成立:1889年在法国巴黎成立。21世纪教育网
(2)活动:倡导通过合法议会斗争争取权利。
(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典例导析
[例](2009·辽宁.宁夏,4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21世纪教育网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一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材料二 第三篇 国家权力
第一章 国民立法议会
第二节初级会议选举人的选任
第一条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在区集合为初级会议。,
第二条凡属积极公民,必须:21世222纪教育网
……在王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的收据。 ——摘编自《1791年宪法》(法国)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何区别。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权和公民权的宣言》与《l791年宪法》作出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的原因。
[解析] 第(1)问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注意比较点仅是民主权利的规定;第(2)问考查两部法律的背景目的,结合所学联系其社会背景做答。
[答案] (1)《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全体公民享有参与法律制定的权利;
《l791年宪法》:只有部分公民享有此权利。
(2)《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目的在于否定封建制度,从普遍人权着眼,确立基本的民主原则。
《1791年宪法》:从确立实际的民主制度出发,目的在于限制下层群众的政治权利,保护有产者的利益,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规律] 民主与专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政治现象。知道专制和民主出现的历史背景、了解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温馨提示:
同学们:针对你们复习内容的巩固与掌握。请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二十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