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一轮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复习(复习课件+导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年中考一轮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复习(复习课件+导图)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八年级下
新知导入
维护公平正义
考点要求
单元内容 考点要求


崇尚法治精神 1.自由的内涵、体现 及其重要性。(理解)
2.法治与自由的关 系。(理解)
3.平等的含义及其价 值。(理解)
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 律平等。(理解)
5.珍视自由。(评价)
6.践行平等。(评价)
7.公平的内涵及其意 义。(理解)
8.正义的内涵及其意 义。(理解)
9.坚守公平。(评价)
10.守护正义。(评价)

考点解读
1.自由的内涵和价值是什么?
答、(1)内涵: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2)价值:①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充分自由地行动和自由地施展才能,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②能够让每个人的创造力和生命的潜能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2.如何正确理解自由?
答、(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2)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3)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3.法治与自由有什么关系?
答、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律规定禁止侵犯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考点1自由平等
考点解读
4.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如何实现自由的追求)
答、(1)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2)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5.平等的内涵是什么?
答、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6.平等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考点解读
7.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如何实现平等的追求?)
答、(1)反对特权。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2)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4)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8.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如何实现平等的追求?)
答、(1)反对特权。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2)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4)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考点解读
1.公平的含义、内容和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1)含义: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2)内容: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3)具体要求:①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②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③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2.怎样坚守公平?(坚守公平的举措)
答、(1)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矿ズ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2)制度保障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考点2公平正义
考点解读
3.什么是正义行为?
答、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5.正义的要求有哪些?(1)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利益。(2)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3)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4.正义具有怎样的力量?
答、(1)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2)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3)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4)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①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考点解读
5.正义和制度的关系是什么?
答、①正义是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②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6.正义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能使社会弱势群体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②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7.维护和实理社会正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遇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人不竭的动力。
8.如何守护正义?
答、(1)个人守护正义。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2)司法维护正义。①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②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考点解读
9.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的原因和要求是什么
答、 (1)原因:①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共是什么?们的共同心声;②の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③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2)要求: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10.列举国家为实现社会公平采取的措施。
答、(1)教育方面:①异地高考政策出台;②中考改革;③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营养改善计划”;等等。(2)医疗方面:①基本医保总体实现全覆盖;②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③启动疾病应急救助试点,城乡居民医保“六统(3)住房方面:建立健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实施“限购令”政策。工程(4)就业方面: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扶贫(5)养老方面: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6)农业方面:取消农业税:②新农村建设。
拓展提高
1.微博、微信朋友圈在为我们提供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往往成为谣言的集散地。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造谣者和责任人的打击力度。这告诉我们
A.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
B.言论自由是权利,想说什么不受限制
C.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D.离开法律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A
拓展提高
2.调查显示,多数招聘会录用男性的职位远远多于录用女性的职位,男性的薪酬也普遍优于女性。这种现象( )
A.属于年龄歧视、就业歧视
B.属于利用职务之便行使特权
C.侵犯女性应聘者的隐私权
D.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
拓展提高
3.我国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做到“六个统一”: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这表明我国
A.努力增加居民收入
B.不断完善分配制度
C.积极促进经济发展
D.积极推进社会公平
D
拓展提高
4.2018年1月1日,一批新的法律法规正式实施:强迫购物将被吊销导游资格证,外卖商户必须有实体店,“刷单炒信”可吊销营业执照,公共图书馆四类服务全免费,四个“严”保障我国核安全,环保税为企业排污戴上“紧箍咒”,惩罚污水排放行为的力度加大这告诉我们
A.法律法规已健全,所有权利都实现
B.依法治国不止步,公平正义铸幸福
C.法律处处都监管,百姓自由受局限
D.社会规则有约東,经济发展会受阻
B
拓展提高
5.农民工属于社会弱势群体,面对欠薪行为往往束手无策。近年来河南省为农民工建立快速维权通道,建立拖欠工资黑名单制度,为农民工追讨欠薪59亿多元。切实解决好欠薪问题
A.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
B.是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C.保障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权益
D.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BCD
拓展提高
6.人社部、财政部印发通知,决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础上增加18元。提高标准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子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助。这
A.说明了我国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B.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
D.是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ABCD
板书设计
解题技巧
关系类题型解题技巧?…………
题型特点:
关系类题型是难度较大的一类题目,考查学生在牢固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梳通知识之间的关联的能力。这一类试题有定的深度。设问方式:此类设问一般是“谈谈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关系”或“这两者(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或“A对B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方法技巧点拨:
两者关系一般包括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其中两者的联系又包括两者的相同点及相互作用、影响。通常考试中考查较多的是两者的联系,重点在考查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考试中经常考查两者关系的题目的答图示如下:
答题思路:总一一分一一总
①总述:A与B的关系:促进关系、因果关系等
②分述:A与B的关系或B与A的关系
③)总述:因此我们应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②.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①.自由的含义:



1.自由

崇尚法治精神


尊重自由平等

2.平等



③为什么要拥有自由:



④如何珍视自由:

⑤平等的含义:





⑥平等的表现:



⑦为什么要追求平等:

⑧如何践行平等:





①公平的含义:



②公平的表现:

3.公平.



③为什么要坚守公平:

维护公平正义



④如何坚守公平:



⑤正义的含义:

⑥正义的要求:



4.正义



⑦为什么要守护正义:

⑧如何守护正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