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检测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检测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检测题(含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 )
A.人口数量增多 B.生态环境改善
C.社会经济发展 D.用地规模扩大
2.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
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B.城市数目的多少
C.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D.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3.下列各城市功能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很大的是( )
A.工业区 B.居民区 C.文化区 D.商业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
B.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C.世界上大多数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带
D.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亚马孙平原
5.在大城市和大的工矿区周围适宜发展( )
A.粮食生产基地
B.蔬菜、肉蛋、牛奶等产品的生产基地
C.棉花生产基地
D.出口型的农业生产基地
6.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病”暴露无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 )
①环境质量下降 ②交通堵塞 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④排水系统能力弱 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
7.城市化对农村的影响表现在( )
①改变人们的身体素质
②改变人们的文化观念
③改变人们的劳作方式
④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有关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级别越高,服务半径越小,服务种类越多,数量越多,同级别距离越大
B.城市级别越高,服务半径越大,服务种类越多,数量越少,同级别距离越大
C.城市级别越高,服务半径越小,服务种类越多,数量越少,同级别距离越大
D.城市级别越高,服务半径越大,服务种类越多,数量越少,同级别距离越小
9.世界城市化进程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
A.产业革命以前
B.产业革命至 20 世纪初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10.下列有关各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
B.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C.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
D.等级较高的城市距离较近,等级较低的城市距离较远
11.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
A.一般在中小城市表现最为突出
B.在发展中国家暴露的最早
C.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中解决得最好
D.是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1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是( )
①增加建筑密度,解决住房问题
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③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
④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⑤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3.部分发达国家在进入逆城市化后,为防止大城市中心区域的持续衰退,而实行一系列的城市复兴措施,即“再城市化”。“再城市化”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进一步优化城市的功能分区 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恢复城市人口数量
③改善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区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中国城市化率将近60%.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A.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B.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
15.近年来,某市居民家用电器类购物出行的空间距离变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
②家电商家地租支付能力提高
③家电商场的通达性得到改善
④家电商场在商业区相对聚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宜昌位于长江上中游分界处,拥有汉宜高速公路等多条国家重要的交通动脉。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 )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
B.沿交通线狭长分布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D.沿江狭长布局
17.北京市周边的河北省保定市快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紧邻首都 ②交通便利 ③技术先进 ④经济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里的快餐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更方便居民
B.小城镇上有快餐店,但可能没有大酒店,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服务范围
C.城市里的大酒店比快餐店少,这是因为快餐店服务范围大,赢利多
D.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因而必须淘汰快餐店,多建大酒店
19.“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这是我国大力倡导的一种城建模式,该模式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减少雨水下渗 B.增加地下径流
C.减少地表蒸发 D.增加水汽输送
20.我国青海省省会城市西宁市沿河而建,其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形态狭长,该形态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城市规模 B.自然地理环境
C.城市职能 D.人文地理环境
21.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2.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商业用地( )
A.在各类土地中占地面积最大
B.土地利用效益低于工业用地
C.地租支付能力高于居住用地
D.处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第二圈层
23.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耕地越来越少,粮食产量下降
24.北京市的街道多横平竖直,如棋盘状,城市向周边面状延伸。导致这种城市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条件 B.经济水平 C.城市职能 D.地表形态
25.海南省三亚市的城市空间结构中,何种功能分区面积最小( )
A.商业区 B.居住区 C.工业区 D.风景区
二.解答题(共3小题)
26.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 。
(2)除考虑风向外,图中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还有哪些?
(3)E、F两地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 地。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地,原因是什么?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宁镇扬同城化是江苏省首个区域同城化发展规划,宁镇扬同城化范围是南京、镇江、扬州三市全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南京、镇江、扬州3个地级市,高邮、仪征、丹阳、扬中、句容5个县级市、宝应1个县。如图为宁镇扬同城化总体空间格局图。
(1)推进宁镇扬同城化的主要原因是 。
(2)南京在宁镇扬同城化过程中的地位是 。
(3)为了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28.如图示意我国中西部地区某城市功能区布局图。近年来,该城市大力进行招商引资,扩建工业园,成果颇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促进该城市形成和早期发展的主导自然区位因素是 。
(2)若在A、B、C、D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高级住宅区,则最佳选择应在 地,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说出该市大力招商引资对其城市化进程有什么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检测题(含解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解答】解:根据教材内容的知识迁移可知,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
故选:C。
2.【解答】解: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比,所以C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商业区是城市中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带,建筑物最高大稠密,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昼夜人口差异最大。
故选:D。
4.【解答】解: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世界上大多数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带;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东南沿海。
故选:B。
5.【解答】解:大城市和大的工矿区,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对蔬菜、肉蛋、牛奶等农副产品需求量大。
故选:B。
6.【解答】解:由材料可知,是暴雨对城市额考验,因此主要是城市内涝,导致排水不畅,其次还有环境质量下降及交通拥挤。
故选:B。
7.【解答】解: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城市化无法改变人们的身体素质,①错误。
故选:B。
8.【解答】解:城市级别越高,服务半径越大,服务种类越多,数量越少,同级别距离越大,所以B正确;
故选:B。
9.【解答】解:就全世界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世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所以D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等级较高的城市距离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距离较近,所以D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1.【解答】解:城市环境问题在大城市表现更明显,在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由于发展早,故暴露早;由于大城市的中心区环境问题突出,故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是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对。
增加建筑密度,解决住房问题,会加重城市环境问题,①错。
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城市规模会更大,环境问题加重,③错。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④对。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⑤对。
综上分析,B正确。
故选:B。
13.【解答】解:①项,进一步优化城市的功能分区,能使城市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故①正确。
②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属于低端产业,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水平高。故②错误。
③项,改善中心城区生态环境质量,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故③正确。
④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区域,能提高中心区域的吸引力。故④正确。
故选:C。
14.【解答】解:A、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故正确。
B、绿化面积不断减少不一定是城市化所致,有可能是开垦耕地,不符合题意。
C、贫穷落后有可能导致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不一定与城市化有必然联系,不符合题意。
D、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不一定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解答】解:①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只影响家电类的消费数量,而不影响居民购买的出行距离,故不符合题意;
②家电商家地租的支付能力提高,只影响的是经济效益,而与居民购买的出行距离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③家电商场的交通通达性变高,更方便人们的出行,故正确;
④家电商场的布局集中,集聚在商业区,而距居民区较远,会使居民出行距离增大,故正确。
故选:B。
16.【解答】解:宜昌位于长江上中游分界处,长江是宜昌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同时宜昌的发展也会受到规划建设的长江大桥的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沿长江狭长布局。
故选:D。
17.【解答】解:保定市只是河北省的地级市,比北京的规模小的多,技术和经济都没有多大的优势,现在快速发展主要的因为距离北京比较近,交通便利,有利于北京市的部分职能向它转移。
故选:A。
18.【解答】解:A、快餐店也有自己的服务范围,所以并不是越多越好,不符合题意。
B、小城镇上有快餐店,但可能没有大酒店,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服务范围,故正确。
C、城市里的大酒店比快餐店少,这是因为快餐店服务范围小,不符合题意。
D、大酒店的服务范围更大,所以也不能多建大酒店,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解答】解: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地表水下渗、存蓄,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地下水增加;可缓解城市内涝,但不能解决城市内涝。
A.海绵城市的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故A错误;
B.海绵城市的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故B正确;
C.有蓄水池以及雨水罐集蓄利用增加,最后的排放减少,蒸发增加,故C错误;
D.对水汽输送的影响不明显,故D错误。
故选:B。
20.【解答】解:我国青海省省会城市西宁市沿河而建,其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形态狭长,该形态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河流,属于自然地理环境。
故选:B。
21.【解答】解:A.城市污染严重,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故A不符合题意;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故B不符合题意;
C.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故C符合题意;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故D符合题意。
故选:C。
22.【解答】解:商业用地位于市中心,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靠近市中心,交通便捷,商业付租能力强。
故选:C。
23.【解答】解: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大量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必然导致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故B正确;绿化面积不断减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化速度过快导致的,并非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所以A、C、D不是与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联系。
故选:B。
24.【解答】解:北京市的街道多横平竖直,如棋盘状,城市向周边面状延伸。导致这种城市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地表形态。
故选:D。
25.【解答】解:海南省三亚市属于旅游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商业区面积最小。
故选:A。
二.解答题(共3小题)
26.【解答】解:(1)图示工业区主要位于城市的北侧,故判断该地区的主导风向为偏南风,
(2)读图可知,除考虑风向外,图中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还有靠近铁路和河流,运输方便;靠近河流,用水方便;位于河流下游,减少污染;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
(3)商业区位于市中心,故为F。
(4)高级住宅区应布局于环境优美的区域,故A处位于上风、上水,且靠近风景区,远离工业区,环境优美。
故答案为:(1)偏南风。
(2)靠近铁路和河流,运输方便;靠近河流,用水方便;位于河流下游,减少污染;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
(3)F.
(4)A.为城区的上风地带,靠近河流上游和风景区。
27.【解答】解:(1)南京、镇江、扬州自古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发展相关,地处长三角西翼重要节点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因此可以推进宁镇扬同城化。
(2)南京是省会城市,因此在宁镇扬同城化过程中处于核心带动地位。
(3)为了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错位分工和协调发展,交通同城化,电信通信同城化,医疗、社保同城化环境治理同城化。
故答案为:(1)南京、镇江、扬州自古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发展相关,地处长三角西翼重要节点区域,区位优势明显。
(2)核心带动地位;
(3)错位分工和协调发展,交通同城化,电信通信同城化,医疗、社保同城化环境治理同城化。
28.【解答】解:(1)影响该城市早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河流。
(2)若在ABCD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高级住宅区,则最佳选择在D地,该地位于河流沿岸地势较高的地区,环境优美,且位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空气质量好。
(3)该城市大力招商引资对其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是: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吸引人才聚集。
故答案为:
(1)河流
(2)D地 地势较高,视野开阔;距文化区和中心商务区近;盛行风上风向和远离工业区,空气质量好。
(3)城市人口增多;城市面积扩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