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系统复习 第44课 酸一、知识梳理(一)、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1、导电原因:物质能导电,一定是物质内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如金属中的自由电子等。2、物质的导电性(1)能导电:酸、碱、盐溶液,如H2SO4、NaOH、NaCl→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带电的粒子)。(2)不能导电:固态酸、碱、盐(因为有离子但不自由移动);蔗糖和乙醇等溶液(因为无带电粒子)。3、电离(1)定义: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电离。(2)电离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NH4)2SO4=2NH4++SO42-。(3)在任何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4、pH值(1)溶液的酸碱度用pH来表示(2)pH和酸碱性的关系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碱性。(3)测溶液pH的实验操作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置于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注意:pH试纸不能用水湿润。(二)、酸1、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如:HCl=H++Cl-;H2SO4=2H++SO42-2、理解:(1)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才是酸。如:NaHSO4=Na++H++SO42-。电离有H+,还有Na+,因此NaHSO4不是酸。(2)酸是化合物。(3)酸电离出H+后余下部分是酸根离子。如:Cl-(盐酸根)、SO32-(亚硫酸根)等。3、酸溶液和酸性溶液——(来源于教学参考书-参考资料)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呈酸性的溶液。酸溶液一定呈酸性,但呈酸性的溶液其溶质不一定是酸。有些盐的溶液,如硫酸氢钠溶液、氯化铵溶液也呈酸性,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酸溶液和酸性溶液两个概念是不等同的。(三)、酸的通性(5条)1、酸分子结构上的相似性:酸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导致它们化学性质的相似性。2、酸的通性:①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作用。如: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②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如:Zn+H2SO4 H2↑+ZnSO4 2Al+6HCl 3H2↑+2AlCl3 Fe+2HCl H2↑+FeCl2 ③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uO+H2SO4 H2O+CuSO4 CuO+2HCl H2O+CuCl2Fe2O3+6HCl 3H2O+FeCl3 Fe2O3+3H2SO4 3H2O+Fe2(SO4)3说明:a.碱性氧化物: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b.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关系: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 ④酸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如:AgNO3+HCl AgCl↓+HNO3;H2SO4+BaCl2 BaSO4↓+2HCl;CaCO3+2HCl CaCl2+H2O+CO2↑说明:某些盐是指那些能溶于水或溶于酸的盐。如AgNO3、BaCl2、CaCO3,但AgCl、BaSO4却不是这一范围。⑤酸跟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NaOH +HCl NaCl+H2O说明:a.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b.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uO+H2SO4 H2O+CuSO43、2种常见的酸对比物质名称氢氯酸(盐酸)硫酸化学式HClH2SO4分子量36.598物理性质颜色:无色颜色:无色状态:液态状态:黏稠、油状、液态挥发性:浓盐酸易挥发,而稀盐酸不易挥发挥发性:难挥发浓酸保存方法密封保存,因为易挥发密封保存,因为易吸水性保存不当后果挥发,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吸水,溶剂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酸性质①质量分数超过20%的盐酸称为浓盐酸。市售浓盐酸的浓度为36%∽38%,实验用浓盐酸一般也为36%∽38%。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若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口时会有白雾出现,可证明该溶液为浓盐酸溶液③如果不盖试剂瓶盖敞口放置,则:溶质减少、溶剂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注解:观察浓盐酸时,常会看到白雾,白雾的形成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重新结合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①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为98%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变化)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化学变化):浓硫酸能将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例脱去,生成黑色的炭。(脱水过程也称为炭化过程。)④浓硫酸具有氧 化性: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与金属作用时生成水(非氢气)⑤浓硫酸具有腐蚀性(脱水性),因此使用时要防止浓硫酸接触衣物与皮肤。⑥如果不小心将浓硫酸粘在皮肤、衣物上,应先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并在皮肤上涂上3%~5%的碳酸氢钠(NaHCO3)溶液。⑦浓硫酸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散发热量。稀酸性质稀盐酸不具有挥发性稀硫酸除溶质质量分数较小外,性质上与浓硫酸基本相似。与指示剂作用(酸性溶液与这两种指示剂的反应现象相同)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其实质是酸溶液中的H+使指示剂变色。)无色酚酞试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注意事项①指示剂遇酸、碱所发生的颜色变化本质上属于化学变化。②指示剂与酸、碱性溶液作用发生颜色变化的主体是指示剂,故一般有两种说法:A.(指示剂)遇(溶液)(变色情况)。B.(溶液)使(指示剂)(变色情况)。与金属作用①基本规律:(某些)金属+盐酸→H2↑+氯化物(盐)②需掌握的方程式:Zn+2HCl H2↑+ZnCl2Mg+2HCl H2↑+MgCl2Fe+2HCl H2↑+FeCl22Al+6HCl 3H2↑+2AlCl3③注意事项:A.能与HCl反应的金属皆为金属活动性在氢元素(H)之前的金属B.单质Fe在与HCl反应后显+2价C.K、Ca、Na由于化学性质过于活泼,会与HCl溶液中的水相反应,因此暂不研究。D.反应速率:Mg>Al>Zn>FeE.产氢能力:Al>Mg>Fe>Zn(分子量:Al=18、Mg=24、Fe=56、Zn=65)F.Mg与HCl反应时会放热。④溶液颜色:FeCl2溶液呈浅绿色。①基本规律:(某些)金属+硫酸→H2↑+盐(硫酸盐)②需掌握的方程式:Zn+H2SO4 H2↑+ZnSO4Mg+H2SO4 H2↑+MgSO4Fe+H2SO4 H2↑+FeSO42Al+3H2SO4 3H2↑+Al2(SO4)3③溶液颜色:FeSO4溶液呈浅绿色。上述现象均为:固体表面出气泡,固体颗粒逐渐变小。上述酸一般指盐酸和稀硫酸,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的情况复杂,初中化学不讨论。与金属氧化物作用①基本规律:(某些)金属氧化物+盐酸→H2O+氯化物(盐)②需掌握的方程式:Fe2O3+6HCl 3H2O+2FeCl3铁钉表面红色的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CuO+2HCl H2O+CuCl2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绿色。③溶液颜色:FeCl3溶液呈黄色,CuCl2加水稀释后历经黄-绿-蓝三色①基本规律:(某些)金属氧化物+硫酸→H2O+盐(硫酸盐)②需掌握的方程式:Fe2O3+3H2SO4 3H2O+Fe2(SO4)3铁钉表面红色的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CuO+H2SO4 H2O+CuSO4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③溶液颜色:Fe2(SO4)3溶液呈黄色,CuSO4呈蓝色与碱反应 ①基本规律:酸+碱→盐+水(盐酸盐)②需掌握的方程式:NaOH +HCl NaCl+H2OCu(OH)2+2HCl CuCl2+2H2O蓝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绿色。Ba(OH)2+2HCl BaCl2+2H2O 无现象Mg(OH)2+2HCl MgCl2+2H2O白色固体逐渐溶解①基本规律:酸+碱→盐+水(硫酸盐)②需掌握的方程式:2NaOH+H2SO4 Na2SO4+2H2OCu(OH)2+H2SO4 CuSO4+2H2O蓝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Ba(OH)2+H2SO4 BaSO4↓+2H2O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Mg(OH)2+H2SO4 MgSO4+2H2O白色固体逐渐溶解与盐反应①基本规律:酸+(某些)盐→新酸+新盐(盐酸盐)②需掌握的方程式:Na2CO3+2HCl 2NaCl+H2O+CO2↑CaCO3+2HCl CaCl2+H2O+CO2↑白色固体溶解,溶液中有气泡产生BaCO3+2HCl BaCl2+H2O+CO2↑白色固体溶解,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gNO3+HCl AgCl↓+HNO3溶液中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产生①基本规律:酸+(某些)盐→新酸+新盐(硫酸盐)②需掌握的方程式:Na2CO3+H2SO4 Na2SO4+H2O+CO2↑CaCO3+H2SO4 CaSO4+H2O+CO2↑白色固体溶解,溶液中有气泡产生BaCO3+H2SO4 BaSO4↓+H2O+CO2↑有气泡产生,白色固体不消失H2SO4+BaCl2 BaSO4↓+2HCl溶液中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产生用途重要的化工产品。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②给金属除锈;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染料等;实验室中常用于作为气体的干燥剂(NH3除外);②给金属除锈4、其他(1)硝酸①物理性质: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在空气中也形成硝酸小液滴而成白雾。②硝酸也有类似盐酸的化学性质。③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而是产生水,能强烈腐蚀衣服和皮肤,使用时小心。(2)“雾”与“烟”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细微的盐酸液滴悬浮在空气中的现象称为“白雾”或“酸雾”。所以“白雾”是液滴悬浮在空气中的现象。“白烟”是白色固体颗粒悬浮在空气中的现象,如氯化氢气体与氨接触,会形成氯化铵微小晶体悬浮在空气中,这就形成“白烟”。磷在氧气中燃烧也会形成P2O5的微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了“烟”。——(来源于教学参考书,参考资料)。(3)盐酸和氯化氢的区别盐酸和氯化氢虽都用化学式HCl表示,但两者有区别,是不同的两种物质。氯化氢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加压或降温条件下会成为液态,液态氯化氢或干燥的氯化氢均不能导电,不能与金属反应,也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水合氢离子,能导电,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可以跟金属、碱性氧化物、碱反应,具有酸的通性。——(来源于教学参考书,参考资料)。(4)98%的浓硫酸和10%的稀硫酸的鉴别现有失去标签的体积的2瓶液体,1瓶是98%的浓硫酸,1瓶是10%的稀硫酸,请你用学过的物理、化学知识,用2种方法进行鉴别。物理方法:用密度计测其密度,密度大的为浓硫酸;用天平称量,质量大的为浓硫酸;将其分别用水稀释,放热较多的为浓硫酸。化学方法:用小木条分别蘸取2种酸,木条变黑的是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2种酸,分别在白纸上写字,字变黑的为浓硫酸;取2支试管加入铁钉,在试管中分别倒入少量2种酸,有气体产生的为稀硫酸。二、查漏补缺,自我检测1.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纯净的盐酸是纯净物B.常用的37%的盐酸可以通过加热浓缩使浓度增大C.人的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说明盐酸无腐蚀性D.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该白雾是盐酸的小液滴2.用足量的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一段时间内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②铁钉上有气泡;③溶液变成黄色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③ D.①②③3.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因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A.NaOH溶液与稀硫酸 B.镁与稀盐酸 C.氧化铜与稀硫酸 D.HCl溶液与AgNO3溶液4.盐酸的下列性质与它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的氢离子无关的是( )A.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可以和锌反应生成氢气C.可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D.可以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5.将浓硫酸滴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上,可观察到试纸( )A.只变红 B.先变红后变黑 C.只变黑 D.先变黑后变红6.下列试剂能区别稀硫酸和盐酸的是( )A. 锌粒 B. 紫色石蕊试液 C. 氢氧化钾溶液 D. 氯化钡溶液7.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 )A.将水缓缓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B.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边倒边搅拌C.将浓硫酸和水同时倒入一试剂瓶中,充分振荡D.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8.下列物质不能用金属与酸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A.FeCl3 B.FeSO4 C.ZnCl2 D.MgCl29.下列对pH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酸性最强的溶液的pH为1 B.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强C.中性溶液的pH为0 D.碱性溶液的pH大于7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酸一定含有氢元素 B.酸根离子一定是带电的原子团C.酸电离时一定产生氢离子 D.酸根离子一定是阴离子1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A.有酸味的物质 B.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 D.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12.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确定某种物质是酸的是( )A.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D.水溶液能导电13.稀硫酸、稀盐酸等酸具有共性的原因是( )A.都含有氢元素 B.分子中都含有氢原子C.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只有氢离子 D.以上选项都是14.★食醋是一种能增强食品酸味的调味剂,其主要成分是醋酸(C2H4O2)。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醋属于纯净物?? B.醋酸属于氧化物??? C.醋酸中含有氧气 D.醋酸溶液中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15.在烧杯中分别盛放相等质量的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浓度减小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硫酸铜溶液 D.浓硝酸16.向滴有石蕊试液的稀盐酸中,慢慢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颜色变化的过程是( )A.红→蓝→紫 B.紫→蓝→红 C.蓝→紫→红 D.红→紫→蓝17.浓硫酸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这是利用浓硫酸的 ( )A.酸性 B.脱水性 C.腐蚀性 D.吸水性18.将一定量的锌条投入过量的稀盐酸中,表示反应过程中变化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 )19.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根据图线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A.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溶液的pH20.★★★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见右图)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别去审问“他们”(即把“他们”鉴别出来)。无法完成任务的“警察”是( ) A. 紫色石蕊试液“警察” B. 稀盐酸“警察” C. 无色酚酞试液“警察” D. 纯碱溶液“警察”21.用三块相同的铝片(均已去除氧化膜)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取第一块铝片,放入稀硫酸中,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2:取第二块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实验3:取第三块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4:将实验3中的铝片取出,洗净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实验1中可以观察到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B. 由实验2可得出金属铝比铜活泼 C. 铝片与浓硫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D. 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别 22.衣服沾上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直接用水很难洗净。要除去白色衬衣上的铁锈,你认为比较适宜的液体是( )A.白醋 B.酱油 C.酒精 D.洗洁精23.某科学兴趣小组要在实验室制取一定量的MgSO4。同学们分别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以下四种反应物,其中不能通过与稀硫酸反应制得MgSO4的是( )A.Mg B.MgO C.Mg(OH)2 D.MgCl224.[2018期末]★某同学在观察盐酸试剂瓶的标签时记录了如下信息,其中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有腐蚀性 B.有刺激性气味 C.储存于阴凉通风处 D.溶质质量分数为98%25.[2016·温州·1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性质用途A氢氧化钙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干燥氧气C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除铁锈D氢氢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吸收二氧化硫26.[2016·丽水·14]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E段发生的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B.PF段有沉淀生成C.G点溶液的pH>7D.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7.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镁条和盐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外壁很烫,试管口出现白雾。白雾是什么呢?Ⅰ.同学们作出猜想猜想一:是小水滴。因为盐酸溶液中的水受热会汽化上升,在试管口 成小水滴(填物态变化名称)。猜想二:是盐酸小液滴。因为浓盐酸具有 性,实验中使用的盐酸浓度过高,试管口就会形成盐酸小液滴。同学们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内有正在反应的镁条和盐酸的试管口,试纸变红,证明猜想二是合理的。Ⅱ.小柯提出质疑为什么刚才打开盛放实验所用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没有白雾,却在反应过程中出现白雾?小柯联系反应时试管外壁很烫,于是想到:白雾的形成可能与温度有关。他用试管取少量盐酸,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红;然后 (填操作),试纸变红。得出结论:这种盐酸浓度并不高,是镁和盐酸反应放热促使盐酸形成白雾。28.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在学习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电离产生H+和Cl-,氯化钠能电离产生Na+和Cl-”。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回答: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 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29.整理实验器材时,小柯将还在反应的锌和稀硫酸的残留物,倒入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废液缸中,观察到锌粒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大大加快。对此,他十分好奇:与硫酸铜溶液混合怎么会加快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查阅资料:①相互接触的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同时放入酸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②硫酸铜对锌和稀硫酸反应没有催化作用。小柯根据下表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组别[来源:学|科|网Z|X|X|K]第一组第二组[来源:Z#xx#k.Com]ABCD金属锌片绑有铜片的锌片铁片绑有铜片的铁片30%硫酸溶液(ml)20?2020产生气泡快慢快明显加快慢明显加快(1)第一组实验中“?”处的数据应为 。 (2)为了定量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或测量 ,然后进行比较。(3)请推测与废液缸中少量硫酸铜溶液混合后,锌料与稀硫酸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 。30.[2018·绍兴·25]小敏研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序号盐酸溶液浓度2分钟内产生氢气的体积15%10mL215%28mL(1)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利用该装置时A中 管接c。(2)他选用2克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和同体积5%,15%的稀盐酸进行实骏。获得表格数据.由此推断实验是通过 来体现反应快慢的.(3)小敏分析数据得到如下结论:锌与盐酸反应快慢与盐酸浓度有关。盐酸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其他同学认为结论不可靠,他们的依据是: 。(4)实验中小敏发现锌与盐酸反应时,一开始产生氢气速度并没有随盐酸浓度的减少而减慢,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由此作出猜想:锌与盐酸反应快慢还与 有关。31.[2016·衢州·21]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据此回答:(1)稀盐酸(HCl)和稀硫酸(H2SO4)具有相似的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酸)。其中可行的方案有 。32.晚会上小豆把一张白纸的正反两面向大家展示清楚,然后把白纸用电吹风的热风吹片刻,不一会,白纸上出现了一只小黑猫,大家惊奇不已。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释:(1)小豆事先用 画了一只猫;(2)使白纸出现黑猫的物质是 ;表现该物质具有 性。33.[2016·丽水·29]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精髓。借助科学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变化、沉淀的生成与溶解、气体逸出等,可能帮助我们确认化学反应是否发生。(1)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可以直接观察现象来确认。如图甲,实验中 的现象出现,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铜能发生化学反应;(2)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借助酸碱指示剂使反应现象外显可视。如图乙,通过观察 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本实验选用无色酚酞试液比选用紫色石蕊试液更合适的原因是 。34.[2016·绍兴·34]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露置于空气中的纯净生石灰( CaO)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生石灰25克,将其露置于空气中。 ②一段时间后,称量发现质量增加了4克。 ③将变质的“生石灰”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产生的气体全部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后,再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称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增加2.2克。 回答下列问题。 (1)变质的“生石灰”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___克。 (2)组成变质的“生石灰”各成分质量为多少? (3)生石灰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增加的原因是 ______,故实验室中的生石灰应_________保存。35.[2016·衢州·34]某工厂废液中含有CuSO4(其它成分不含铜元素),现按以下流程回收金属铜。(1)回收过程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可除去过量铁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这个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洗涤后的滤渣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干燥,其原因是 。(3)现有一批废液,其中含4吨CuSO4,理论上可从该废液中回收得到多少吨金属铜?36.[2016·嘉兴·37]为确定某大理石样品的纯度,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称取该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加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的总质量(溶解的气体忽略不计),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烧杯大理石稀盐酸反应后烧杯总质量质量(克)908.550145.2(1)实验中判断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的方法是 。(2)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克,请计算该大理石样品的纯度。(计算结果精确到0.1%)(3)实验中若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会使实验结果偏 ,原因是什么?(4)大理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与 接触。37.[2016·嘉兴·38]某校兴趣小组在参与“五水共治”行动中,考察了某工厂的废水处理工程,并取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样品进行测定分析:(1)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废水的酸碱性,石蕊试液呈 色,说明该废水显酸性。(2)另取该酸性废水少量,滴加适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废水中一定含有的酸根离子是 。(3)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该废水中只含有一种酸,为测定其所含酸的质量分数,取该废水200克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该废水中的其他物质均溶于水且不与硝酸钡溶液反应)①当加入的硝酸钡溶液的质量为 克时,沉淀刚好不再产生。②计算废水中该酸的质量分数。(4)活动后小组同学推测该厂废水处理时可能是加入 ,使废水达到中性后再排放。参考答案1.D 2.D 3.A 4.C 5.B 6.D 7.D 8.A 9. D 10.B 11.B 12.C 13.C 14.D 15.B 16.D 17.D 18.D 19.C 20.B 21.C 22.A 23.D 24.D 25.B 26. D27.[2015·衢州·25]液化 挥发 加热试管,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28.[2015丽水29](1)红 (2)稀盐酸中哪种微粒使石蕊试液变红?29.(1)20;(2)相同时间收集到氢气(气体)的体积; (3)硫酸铜与锌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的铜附着在锌粒表面,加快了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度。30.(1)b(2)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多少(3)没有换用不同浓度盐酸多次实验等(4)温度31.(1)氢离子或H+ (2)D32.稀硫酸 浓硫酸 脱水性33.(1)蓝色絮状沉淀消失 (2)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石蕊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蓝色,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在酸性溶液中为红色,发生反应时颜色变化不明显或颜色辨识度不高。34.(1)2.2(2)设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 CaCl2+H2O+CO2↑100 44x 2.2克100/x=44/2.2克 x=5克CaO生成Ca(OH)2吸收H2O的质量为1.8克。设CaO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质量为y。CaO+H2O Ca(OH)2 18 74 1.8克 y18/1.8克=74/y y= 7.4克没有参加反应的CaO质量=25克-5克-7.4克=16.6克检测物的组成成分分别是CaCO35克,Ca(OH)27.4克,CaO16.6克。(3)CaO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Ca(OH)2,部分Ca(OH)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aCO3和H2O;密封。35.(1)置换反应 (2)加热时,铜要与氧气反应,生成新物质CuO,导致回收到的铜不纯 (3)设理论上能回收到的金属铜的质量为x。Fe+CuSO4===FeSO4+Cu 160 644吨 x 160/64=4吨:x,解之,x=1.6吨36.(1)继续滴入稀盐酸,观察到不再产生气泡(2)3.3解:设8.5克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2HCl = CaCl2+H2O+ CO2↑ 100 44 x 3.3克 x=7.5克 大理石样品的纯度==88.2% 答:该大理石样品的纯度为88.2%。(3)大,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会导致测得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从而导致计算所得的碳酸钙质量偏大,最终导致实验结果偏大(4)酸性物质或酸37.(1)红 (2)硫酸根离子(SO42-)(3)①100②解:由题意可知该酸是硫酸,设200克废水中含硫酸的质量为x。 Ba(NO3)2+H2SO4=2HNO3+BaSO4↓98 233x 23.3克 x=9.8克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4.9%答: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4.9%。(4)碱性物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