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3.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旧人教版高一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3.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旧人教版高一下)

资源简介

第四节 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争取和平的不同方针;北平和平谈判;国民党统治的覆灭;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思想教育目标:
1、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国民党败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反动的阶级本质,而其腐朽的统治正是它政治、经济、军事全面破产的必然结果。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说明:中共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中国走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国共双方围绕和平谈判而展开的斗争,培养学生从复杂现象中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中国新民主革命斗争的回顾,培养学生动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现象,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知识:七届二中全会,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难点知识:对新民主革命胜利基本经验的分析、概括。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本节课内容不多,主要需要学生进行理性分析。教学时,对“将革命进行到底”一目拟从理论准备、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三方面进行讲述,重点分析七届二中全会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过程中所作的理论准备。渡江战役拟结合毛泽东同志的诗和一段影片加以讲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原因”一目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把握。
教学要点
第四节 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将革命进行到底
1、理论准备:七届二中全会
(1)背景:
(2)会议内容:
(3)意义:
2、政治斗争:国共和平谈判:
3、军事斗争: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
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2)经济崩溃,物价暴涨
(3)军队厌战,土气低落
(4)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5)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2、主观原因:
(1)中共的正确领导——核心
(2)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灵魂
(3)走经过新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方向
(4)掌握了革命武装,并坚持武装斗争——中坚
(5)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保障
(6)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基础
3、中国革命的道路:
讲授过程:
引入新课:
人民解放战争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推翻蒋家王朝的反动独裁统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已为时不远,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
讲授新课:
一、将革命进行到底:
1、理论准备: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
(1)背景:战略决战取得胜利,全国即将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2)会议内容:
①工作重心的转移: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请大家思考一下,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到现在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过哪几次重大转移,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国内阶级矛盾。当时反革命的联合势力强大,并占据中心城市。对此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提出向农村进军。我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中国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中国共产党针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提出“反蒋抗日”的口号。在“华北事变”后,中国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的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这时党又提出了“联蒋抗日”的口号。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为了和平解决事变,党又适时地提出“逼蒋抗日”的口号,使事变得到妥善解决,十年内站基本结束,为过渡到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条件。这说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是随当时革命形势、任务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是符合革命实际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完成之时,大规模建设任务就摆在党的面前。为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适应新的形势,开展各方面的式作,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②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③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这是在新民主主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时,中共根据形势的转变而做出的得大决定,
④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还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3)意义:这次会议解决了革命胜利的后,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2、政治斗争国共和平谈判:
(1)背景:在三大战役胜利后,蒋介石被迫于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企图用假和平作缓兵之计。中共中央早就洞悉其奸,但为了尽早结束战争,实现和平,还是提出了八项主张,作为和谈的条件,蒋介石被迫于1月21日宣布下野,退居幕后指挥,李宗仁出任代总统,同意以中共所提八项主张为基础进行谈判,企图以谈判为手段来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划江而治,以便卷土重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平和平谈判开始了。
(2)谈判的破裂:4月初,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和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蒋介石拒绝在修正案上签字,谈判最终破裂。其假和谈的骗局彻底暴露,美蒋“守江谋和”的图谋终成泡影。
3、军事斗争: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
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公司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作战开始。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中、东、西三路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履灭。请大家注意,镇江也是在同一天解放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毛泽东赋诗一首: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随后,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在全国各战场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1949年10月时,祖国大陆已大半获得解放。这就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政治孤立,失去民心。抗战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国民党违反民意,发动内战,实行一党专政,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各地掀起反内战的民主运动,形成反蒋斗争的新浪潮。
(2)经济崩溃,物价暴涨。(引导学生看课本表格和图片)国民党发动内战,军费开支庞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于是加紧对人民的搜刮,并滥发纸币,造成物价狂涨。由于美国货的倾销和官僚资本的侵天,民族工商纷纷破产,工农业生日渐下降,国民经济已超于全面崩溃。广大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
(3)军队厌战,土气低落。国民党发动内战,不仅违背民心,也违背军心。军队官兵厌战,尤其是国民党杂牌国队厌战情绪更为严重,临阵起义、投降的现象不断发生。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上一败涂地。
(4)贪官横行,统治腐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政府在接收敌伪财产时,许多官员利用接收机会,贪污盗窃,敲诈勒索,大发“接收”横财。他们还利用政治特权横征暴敛,搜刮人民。
(5)美援断绝,蒋桂分裂。国民党发动内战,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但是,国民党政治的腐败,军的事溃败,使美国逐渐对蒋介石失去信心。美国迫使蒋介石下野,支持李宗仁上台。这就加剧了国民党内部的矛盾,造成蒋桂分裂。
2、主观原因:
(1)中共的正确领导。——核心
(2)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灵魂
(3)走经过新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方向
(4)掌握了革命武装,并坚持武装斗争。——中坚
(5)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保障
(6)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基础
3、中国革命的道路:
中国近代前80年的斗争历程表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完成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任务。这一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他政党身上。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面临着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种建国方案,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总决战。由于中间阶层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缺乏实现的社会基础,又由于起支配作用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以美国支持的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因此,决战在这两大对立阶级之间展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作业
为什么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
(1)、从中国各阶级的状况看:
农民阶级:受落后生产方式限制,其革命要求只是在原有封建统治基础上进行改朝换代(太平天国)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幻想建立日式的君主立宪政体,由开明君主统治,也行不通(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革命要求,但也有妥协性和软弱性,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最终仍走向失败(辛亥革命)
无产阶级: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成功。
(2)、从近代历史发展看:从洪秀全到孙中山,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都由于没有先进阶级领导而被历史发展否决了。国民党南京政府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被人民所抛弃。部分中间阶层幻想使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在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情况下,也根本无法实现。民主党派在实践斗争中认识到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只有同共产党并肩作战,中国才有希望。中国共产党坚持反帝反封建的彻底革命立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最终迎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证明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