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8学年赤城中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统练八年级社政试题卷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您认真审题,积极思考,悉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的答案一律无效! 祝你成功!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 ▲ )A.清太祖努尔哈赤 B.清太宗皇太极 C.清世祖福临 D.清圣祖玄烨2.作家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 )A.八股取士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措施中,属于清朝有效加强了对西 藏的管理有 ( ▲ )①册封达赖、班禅 ②设立宣政院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下列经济现象中,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的是 ( ▲ )A.一些地方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B.各地出现较大的工商业城市C.一些手工业部门规模很大 D.一些手工业行业技术分工很细5.如果你是下图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 ▲ )A.熟读四书五经B.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C.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6.据史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中,朱元璋共批阅奏章1660份,处理国事3391件。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 ▲ )A.废除宰相制 B.大兴文字狱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7.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此港是 ( ▲ )A.漳州?? B.宁波 C.云台??? D.广州8.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 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9.1368-1840年明清时期总的历史特点是( ▲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0.明清时期,城市居民的主要娱乐活动是( ▲ )A.看小说 B.观赏戏曲 C.书法创作 D.绘画11.2019年3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各个行业的2900多名人大代表,肩负各族人民的重托,代表人民的意愿,参政议政,共商国事,共议大计,共谋发展,行使国家权力。这表明( ▲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说明 ( ▲ )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B.公民享有的人权的内容很广泛 C.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 D.我国的人权保障工作做得不到位13.中国梦所蕴含的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政治权利诉求,无一不体现了大同世界、共同富裕、人人平等、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人权理想。实现人权理想需要( ▲ )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③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④杜绝一切侵犯人权的违法犯罪行为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4.2017年8月18日,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揭牌,由此杭州诞生了中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据悉,这也是目前世界唯一一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属于国家的( ▲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15.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来看,这体现在( ▲ ) A.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居于被领导地位 C.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 D.符合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16.对右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 A.权力可以造福于民 B.权力一定滋生腐败 C.必须保障基本人权 D.必须规范权力运行17.包某在担任净月环保分局副局长兼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期间,不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致使辖区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长期存在违规建设养殖场、扩建塑料制品加工项目问题。2017年7月,包某受到行政警告处分。这说明( ▲ )①法定职责必须为 ②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行使权力可以不用承担责任 ④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8.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说明( ▲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由宪法确认的 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③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9.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是因为( ▲ )①宪法集中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④有了宪法,就能够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对右图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D.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之和二、非选择题:(共6大题,总分60分)21.(8分)连一连(1)将下列作者与作品进行正确连接。 (2)将下列事件和人物进行正确连接①李时珍 A《农政全书》 ①顺治帝 A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②宋应星 B《本草纲目》 ②戚继光 B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③徐光启 C《徐霞客游记》 ③郑成功 C抗击东南沿海倭寇④徐霞客 D《天工开物》 ④康熙帝 D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22.(10分)中国崛起之路,曲折而又艰辛,历史上的经验,值得借鉴。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巩固了中国在南方的力量,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中国不仅高度开放而且迎来了一个贸易和工业不断增长的时代。……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这次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中国强大的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公平贸易,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至少回答两个方面)(2分)材料三: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冶三世信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2)根据材料三,想一想清朝采用了哪种对外贸易政策?(2分)采取此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至少回答两个方面)(4分)(3)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2分)23.(12分)清朝那些事儿,有辉煌,有凄惨,有温情;清朝那些事儿,让我们起敬,让我们心痛,让我们回味。自从《正说清朝十二帝》在《百家讲坛》播出后,小强同学对这个朝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他为自己的习作拟定的部分提纲,请你帮他补充完整。话说清朝那些事儿屹立世界东方(1)清朝是哪一民族建立的?写出此民族的一位杰出首领。(2分) 奠定中华版图(2)此政权在哪一年迁都北京,从而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1分)强化君主集权(3)哪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皇权的进一步强化?(2分)抗击外来侵略(4)清朝时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其法律依据是什么文件?这一文件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2分)多民族的统一(5)清政府在西藏、新疆、台湾设置的机构或官职分别是什么?(3分)落伍的步伐(6)哪一政策的推行,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2分) 24.(10分) 近年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依法严惩那些利用手中权力肆意为他人提供“帮助”,并从中间接或者直接收受“好处”、享受“回报”,公权私用、以权谋利的“苍蝇和老虎”,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反腐胜利。(1)请从国家权力运行的角度,说说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2)怎样规范国家权力运行?(6分)25.(10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根据宪法规定,提议宪法修改的有两个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之外,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律和其他议案,则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材料二: 赤城学子来到天台人民法院,旁听了一起因琐事引起的故意伤人案的审理过程。同学们亲身体验了法庭开庭的整个流程,接受了一场“零距离”的法制警示教育。感受到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材料一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6分)旁听这起故意伤人案的审理过程给予我们哪些启示?(4分)26.(10分)2018年12月4日是第四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十八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积极贯彻实施“12·4”国家宪法日和法制宣传日活动,某校八(1)班的同学们分成小组走出校门,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行动吧!第一组来到当地人民检察院,看到这里正在举行新任命的检察院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1)新任命的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要向宪法宣誓,这是为什么?(6分)第二组来到当地人民政府,他们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副县长对同学们说:“今年以来,我县坚持‘民生至上、教育为先’的理念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内涵、办出特色、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多措并举,全面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成果,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请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角度”谈谈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要性。(4分)2018学年赤城中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统练八 年 级 社 政 答 题 卷姓名: 学号: 考号: 班级: 考场: 座号: 考号(班号)填涂区???????????????????????????????????????????????????????????????????????????????? 参考答案选择题12345678910 B BDACADDCB11121314151617181920BBBCADDDAD二、非选择题21.(1) ?①—B ②—D ③—A ④—C (2)? ①—D ②—C ③—B ④—A 22.(1)国家强盛;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和平崛起、对外影响深远等。(2分)(2)闭关锁国政策(2分)危害:①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国家的闭塞;②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4分)(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强国;等等。(2分)23.(1)满洲族。努尔哈赤、皇太极等。 (2)1644年 (3)军机处。(4)《尼布楚条约》。雅克萨之战。 (5)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台湾府。(6)闭关政策。24.答:1.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我国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至少2点,每点2分) 2.①国家权力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②国家权力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③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等。(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5.(1)①主要内容不同: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普通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②法律效力不同: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6分) (2) ①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②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③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④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至少2点,每点4分)26.(1)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崇尚宪法的权威,维护宪法的尊严。④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⑤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宪法,严格依照宪法办事。⑥有利于培养被任命者对法律的敬畏,强化被任命者对自己的约束。等等。(3点即可,每点2分) (2)①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宪法对各级国家机关的要求。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重要规定。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③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进而实现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至少2点,每点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下社政第一次阶段考试卷.doc 八下社政答题卷.doc 参考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