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世界近现代史复习提纲?专题一???? 政治现代化-————民主化、法制化基本特征:以国家取代王朝,以法律取代专制与特权,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主体内容:(革命、改革、殖民扩张、民族独立、战争和国际关系政治格局的演变)一、资本主义的政治体系形成(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 (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17世纪至18世纪)基本特征: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和变化———在欧洲和北美,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冲击,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现代化在欧美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迈出了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第一步主体内容:以法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权利代替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二)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19世纪初到19世纪70年代)基本特征: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掌握政权,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流是改革而不是革命。主体内容:(1)19世纪上半期,欧洲国家出现的一系列革命和改革。(2)19世纪60、70年代,在欧、亚、美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三)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时间世纪末到20世纪初)基本特征:资本主义在政治上定型,议会民主制已在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建立。但政治发展不平衡。主体内容:英、法、美、日、俄、德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英、法、美民主政治日趋完善,俄、德、意专政色彩浓厚。?二、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现代化具有一种扩张的本能,从一开始它的扩张性就表现得非常强烈(一)资本主义的三次殖民扩张高潮第一次:商业殖民主义高潮(16——18世纪)主要殖民国家:较早的是西、葡,其后是英、法、荷等国殖民区域 :大西洋沿岸殖民特征:海盗式的掠夺第二次:工业殖民主义高潮(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主要殖民国家:除老牌殖民国家外,俄、日、美、德加入了行列殖民区域:遍布世界各地殖民特征:以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为目的结???果:世界上大片领土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第三次:垄断资本主义殖民高潮(19世界末——20世界初)?主要殖民主义国家: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参加了殖民扩张:亚洲除日本外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殖民特征:以资本输出为主,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结果: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二)民族独立运动?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民族国家是实现现代化的保障1、美洲的独立革命(18世纪后期——19世纪上半期)性质:反对殖民主义,美国还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特点:是发生最早的民族独立运动,运动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2、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中期)性质: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特点:由农民或封建王公领导,大都带有宗教色彩3、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9世纪末20世纪初)(1)亚洲的觉醒性质:反帝反封建和民族民主运动特点:有些国家是民族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2)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3)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墨西哥的资产阶级革命4、一战后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性质:反帝反封特点:民族运动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 一些国家建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出现了新的领导力量5、亚非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20世纪30、40年代)性质:反法西斯的斗争特点:建立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6、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a)? 战后初期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b) 殖民体系的崩溃c)? 第三世界的崛起三、重要战争与国际关系政治格局的变化?? ?(一)重要战争1、拿破仑战争——欧洲国家与法国的战争(18世纪至19世纪初)2、一次世界大战——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1914年—1918年)3、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的较量(1935——1945年)(二)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1、维也纳体系(19世纪初期)—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政治体系(1)含义:1814年—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2)实质: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序的体现(3)作用: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争端(4)瓦解:法国七月革命后,名存实亡。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初)(1)含义: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该体系。(2)维护的机构:国际联盟(3)作用: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4)崩溃: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3、雅尔塔体系(二战后)(1)含义:二战后,世界大国按雅尔塔等会议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2)实质: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3)作用: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联合国的建立,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了积极作用。(4)瓦解: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4、新旧世界政治格局的交替时期(20世纪后期)(1)原因:美苏两国相对衰落;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差距缩小;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使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2)基本特征: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政治局的形成(3)主体内容: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进一步完善(4)表现:两极格局瓦解、向多极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发展?专题二??? 经济现代化——市场化、工业化(一)手工工场时期(从16世纪—18世纪下半期)基本特征:工场手工业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还没有明显分开。基本上是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主体内容:欧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发展,人们从封建人身附庸关系的羁绊 解放出来,从封闭的封建城堡走出来,进入城镇和工商业中心,投入市场,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二)第一次大浪潮:蒸汽时代(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基本特征:工业文明时代的来临—机器时代,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现代化的中心区域在西欧?主体内容:英国工业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美、俄、日、德)等工业化的进行。以发展轻工业为重点?影???响: (1)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2)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出现(3)发展了一批新的工业城市,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4)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三)第二次大浪潮:电气时代(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基本特征:科学与技术开始密切结合,将工业化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揭开非西方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序幕。现代化的中心区域扩大到北美、东欧。向亚非大陆推进。如中国出现了洋务运动等。主体内容:电力的广泛运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影??? 响:(1)带来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2)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西方的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四)30年的动荡与徘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基本特征:繁荣与危机、动荡与稳定、自由竞争与国家干预诸种现象同时并存。国际经济力量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主体内容:(1)一战后,美、日经济繁荣、英法经济衰退、德国经济几乎崩溃。????????????????? (2)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最严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影??? 响: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日意建立法西斯专政。(五)第三次大浪潮:信息时代(20世纪40、50年代至今)基本特征:高度的分化和综合。这是一次真正全球性变革的大浪潮,是发达工业世界向高工业化升级与欠发达的大批国家卷入工业化的过程。现代化的改革之风扩大到亚、非、拉美广大地区,但中心在东亚。主体内容: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学等高新技术。影??? 响:(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专题三??? 科学文化现代化——理性化、科学化(一)思想的解放——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兴起扩展:发源于意大利,扩展到西欧诸国???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含义、评价)???性???质: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它标志着封建文化的没落和资本主义文化的诞生。(二)理性时代——欧洲的启蒙运动(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产生的条件: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主要内容:强调人的理性和天赋人权思想,崇尚知识,尊重科学,反对蒙昧主义? 性??? 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意??? 义:标志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胜利。(三)人类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17—20世纪)??兴起的标志:天文学领域的革命??形成的标志: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