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难探究:小农经济 现在历史课本上经常出现小农经济这个概念,实际上纵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伴随封建王朝2000多年,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下面就对这一专题进行重点研究,方便同学们可以了解这一问题。 【难点一】:关于小农经济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3、特点:(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分散性);(2)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封闭性)。(3)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落后性)。(4)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的过分剥削压榨和天灾战乱都很容易导致其破产(脆弱性);(5)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稳定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保守性)。4、得以发展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农民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和劳动时间;农民精耕细作,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历代统治者能采取重农措施,减轻农民负担。5、地位:(1)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主体形式;(2)是推动农业生产技术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3)是封建王朝赋役收入的主要来源;(4)是封建文明取得进步的主要经济基础。6、演变:(1)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2)在历代封建王朝前期,由于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小农经济得到发展(3)在历代封建王朝后期,由于统治集团横征暴敛 ,阻碍了小农经济发展(4)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化区域,与市场相联系的农民家庭手工业也得到发展,但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5)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仍有较大数量优势。(6)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小农自然经济终结。总之在理解这一问题时,首先应在了解它含义基础上进一步弄明白其形成的原因.时代,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在准确把握这些知识点基础上,举一反三,深入了解。这样有助于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