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备考指南中考要求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l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中国境内至少在170万年前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经过漫长的岁月,原始人类完成了从氏族、部落到国家的发展。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21世纪教育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人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隋唐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国内各民族友好交往和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南下,民族关系出现了新变化。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一)中华文明的起源21世纪教育网(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4)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5)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3)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4)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1世纪教育网(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3)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4)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21世纪教育网(5)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2)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3)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4)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2)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3)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4)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5)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八)科学技术(1)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2)知道《九章算术》,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3)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4)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5)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6)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九)思想文化(1)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2)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3)了解佛教传人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4)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5)说出《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6)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中考题研究(一)中考对知识点的考查近几年中考涉及的知识点(各地平均)时间 赋分值 百分比 考查的知识点05年 5 9% 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百家争鸣丝绸之路汉武帝《商朝经济发展图》曲辕犁隋唐对外政策司南资本主义萌芽《齐民要术》06年 4 8% 各主要知识点在各地均考到07年 9 9% 诸子思想、农耕文化、科举制、民族统一团结融合、四大发明等科技进步、汉唐盛世、对外友好往来08年 3 3% 半坡人、国家的统一、丝绸之路、儒家思想,以少胜多的战例、科技文化、科举、唐朝历史,加强中央集权等09年 5 9% 河姆渡农耕特征 商鞅变法、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地动仪、曹操、唐蕃友好的史实 四大发明 京城(二)中考热点1.政治方面:我国的原始人群;我国奴隶社会的四个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动,特别是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意义;历代封建统治者对西部边疆的开发和管理;中央政权的民族政策;几次对时局有重大影响的战役: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几次局部的统一,三国的形成与统治,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隋朝的统一,大运河的开凿;隋唐在制度上的创新;唐初统治者用人政策的调整;汉藏关系。北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宋对峙时期的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清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和抗击外国的侵略;评价康熙。上列的内容几乎年年在中考中考到,并多在选择题中出现。21世纪教育网2.经济方面:工具的改进,旧石器和新石器的制造,铁器的制造和使用;粟和水稻的种植;夏、商、西周手工业、农业的发展、封建城市的兴起,特别是都江堰的修筑、青铜器的制造;秦汉时期,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经济的交流;经济重心的南移、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景德镇发展成瓷都;棉纺织业的兴起;外贸港口的发展;明清时期注意农产品的引进,空前活跃的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些内容在中考中几乎年年出现,多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出现,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3.文化方面:夏、商、西周时的医学、天文、历法、甲骨文、青铜艺术,特别是孑L子的成就;秦汉时期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交流;唐朝的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宋元时期三大发明的应用与传播,其它内容有:《天工开物》、《资治通鉴》;唐诗、宋词、小说、书法和绘画。考向趋势中国古代史内容包括初级中学《中国历史》课本七年级上、下册。就课程内容来看,占了整个中国历史内容的一半,但各地中考在此部分命题的并不多,有的地方中考根本就没考查这一部分内容,有的虽然考了这部分内容,但占百分之十几以内,今后的考试仍然是这种情况。今年的考试在下面的几个方面值得研究:(一)中国古代统治者加强统治、发展经济的措施及其效果,这包括的主要内容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的大一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三国时期,三国统治者都比较注意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开皇之治;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元朝的行省制度、元世祖重视农业的措施;明太祖为了加强君权设三司、废丞相,设立特务机构。(二)古代几次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友好关系:昭君出塞,使西汉与匈奴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张骞出使西域使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往来的商旅;班超帮助西域各域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唐朝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各民族关系融洽;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还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等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统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四)中国古代文化: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很多成果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对古代文化的学习与考查,可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考点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中考大纲解读1.了解掌握祖国境内目前确定的最早的人类——元谋人生活的时间、地点及方式。这一内容多以选择题出现。2.了解北京人生活的时间、地点及会打制的石器、使用天然火。多出现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考查。 3.知道山顶洞人的生活、劳动、组织情况,注意思考、探究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异同点的比较。此部分内容常出现在识图题、选择题、填空题当中。21世纪教育网4.了解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组织情况。这部分内容也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之中。 5.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了解黄帝其人和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婪。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有关史实。这部分内容多以选择题、材料题形式出现。知识模块整合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掌握原始人类要从时间特征、发现地点、历史事件或人物本身特征等方面去把握。(1)元谋人:①生活在距今一百七十多万年以前。②是在云南省元谋县境内发现的。③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21世纪教育网(2)北京人:①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以前。②发现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③他们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劳动,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④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能够用手使用工具劳动。他们已经是人了。(3)山顶洞人:①生活在距今约一万八千年以前。②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里。③他们已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渔猎和采集是他们的主要生产劳动;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二、原始的农耕生活掌握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已出现原始农耕,而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的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农耕的不同类型。(1)河姆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他们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会制作陶器,过着定居生活,住着干栏式房子,这是建筑学的一个重大成就。(2)半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粮食作物是粟。他们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已能制作彩陶,并在陶器上刻画一些符号,这些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3)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山东大汶口原始居民,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他们使用磨制的石器工具,制作较为精美的黑、白陶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随着贫富分化加剧,产生了阶级,有了压迫与剥削,原始社会从此走到尽头。21世纪教育网三、华夏之祖1.炎帝与黄帝的传说炎帝与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相传,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2.黄帝——“人文初祖”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等。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称自己为“炎黄子孙”。3.尧舜禹的“禅让” 21世纪教育网传说继黄帝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他们都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拥戴。传说中,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率领百姓治水,与民同甘苦、共命运,由于他们的德才兼备,被民主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史称“禅让”制。能力模块突破四、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比较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打造 生产活动 观念 社会组织北京人 约70万~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 原始人群山顶洞人 约18000年 现代人基本相同 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骨针 采集、狩猎 爱美 氏族五、原始社会发展过程图:六、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第一,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不同时间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变化。例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耒耜翻地耕种;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第三,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第四,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21世纪教育网中考母题揭密题型1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母题l] (08·山西)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至少出现在( )A.三、四百万年前 B.170万年前C.70一20万年前 D.公元前21世纪[解析] 已知的考古发现元谋人是我国最早的人类,其生活的年代距今约l70万年前。[答案] B题型2 原始农耕生活21世纪教育网[母题2] (08·苏州)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右图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解析] 河姆渡人生活在我国南方,这里多雨潮湿.适宜住干栏式房屋。[答案] C题型3 华夏之祖[母题3] (09·沼兴)2008年5月17 日,百载难篷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大禹(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B.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C.是华厦族的人文初祖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解析] 大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答案] A典题归类测训题型1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5年中考精练 看看以前怎么考1.(05‘长沙)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2.(06·山西)下图所示,小明准备暑假期间参观目前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3.(09·重庆)右图中的原始人生活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 )A.云南元谋 B.陕西半坡 C.北京周口店 D.浙江河姆渡( http: / / www.21cnjy.com )4.(08·宜昌)元谋人、长阳人和河姆渡遗址都分布在(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5.(08·南京)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种植水稻 D.会制造彩陶6.(09·黔东南)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 21世纪教育网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7.(09·烟台)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2年模拟猜想,预测10考什么1.(09·鄂州)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有一种远古人类已经开始懂得人工取火,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请你判断这种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2.(09·河南)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21世纪教育网(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挖掘3.(08·黄冈)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其生活在( )A.距今约七十万年N--十万年以前B.距今约一万八千年C.距今约六千年左右D.距今约有一百七十万年题型2 原始的农耕生活5年中考精练 看看以前怎么考1.(05·黄石)随着氏族部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21世纪教育网C.按血缘关系结成生活集体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业2.(06·福州)你认为最有可能 住在下图所示房屋的人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http: / / www.21cnjy.com )3.(07·龙岩)你认为下列远古居民最有可能住在下图所示房屋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http: / / www.21cnjy.com )4.(07·常德)下列农作物在中国开始种植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水稻 ②占城稻 ③葡萄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①③②5.(07·重庆)以下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 )出土的粟和装粟的陶罐 尖底陶罐 圆形房屋A.元谋人的生活状况B.北京人的生活状况C.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D.半坡人的生活状况21世纪教育网6.(08·盐城)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此地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A.水稻 B.玉米 C.粟 D.占城稻7.(08·山东)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8.(08·汕头)新石器时期,潮汕先民就能够烧制出精美的细泥薄胎黑陶。其生产力水平与下列哪组远古人类相近似21世纪教育网( )①山顶洞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人 ④河姆渡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9.(09·南京)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21世纪教育网(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10.(09·临沂)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至尊国礼”(即世界各国领导人馈赠给我国领导人的珍贵礼品)在西安半坡博物馆隆重展出。下列关于该博物馆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是在半坡遗址发现后建立的 ②它只是用来收藏和展示“至尊国礼” ③它展出了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历史文物④它展示再现了我国原始农耕的图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年模拟猜想,预测10考什么1.(08·安徽)促使原始人定居下来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氏族公社的形成C.原始农业的发展 D.学会造房屋2.(08·鄂州)下列各项中,与河姆渡原始居民无关的一项是21世纪教育网( )A.使用磨制石器 B.种植水稻C.种植粟 D.使用弓箭3.(09·日照)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遗址成堆稻的发现便是证据之一。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黑龙江流域4.(09·山东)下列文物出土于同一原始文化遗址;生活在该遗址的原始居民( )钻孔石斧 纺轮 鱼纹彩陶盆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半坡人5年中考精练 看看以前怎么考1.(05·安徽)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去(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2.(06·深圳)长期以来,许多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纷纷回到祖国大陆寻根问祖。被尊称为华夏族人文始祖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炎帝和黄帝 B.元谋人 C.北京人 D.尧、舜、禹3.(07·太原)下列大河流域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其中与中华文明起源有关的是( )A.尼罗河流域 B.幼发拉底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4.(08·株洲)“教民农耕、遍尝百草”,被尊奉为华夏族祖先,其陵寝在我市境内的是( )A.黄帝 B.炎帝 C.尧 D.禹5.(09·扬州)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作出杰出的贡献。下列图片反映黄帝贡献 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建房 ②造船 ③制衣 ④造车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年模拟猜想,预测10考什么1.(08·河北)我国“禅让制”结束于( )A.大汶口文化时期 B.尧舜禹时期 C.夏朝建立之时 D.黄帝时期2.(08·湖南)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当时( )①没有贵贱之分 ②实行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③贫富分化加剧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3.(09·太原)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大禹4.(09·陕西)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是不打不相识B.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C.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D.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参考答案考点l中华文明的起源题型1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5年中考精练——1.A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2.C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是元谋人,他们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境内。3.C从右图复原图来看,这是北京人的头像。4.B5.B遗址中有木炭和灰烬,这就说明了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6.B云南的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l70多万年前,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要早,是到目前为止已知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7.A这里讲的是炎黄时期的文明,这时的文明是农耕文明。——-2年模拟猜想——1.c北京人知道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2.D对远古居民的情况,设有直接的文字记载,多是一些传说,所以要真正了解其历史,只有考古发掘。3.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辨别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年代。题型2 原始的农耕生活——5年中考精练——1.B原始农业的出现,给原始居民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从而使人类开始走向定居生活。2.D河姆渡人生活在我国南方,这里多雨潮湿,住干栏式房屋有利于健康。3.C北京人还没有过上定居生活,不可能建房。北方寒冷,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以便保暖。4.D河姆渡原始居民就开始种水稻,汉朝从西域引进葡萄,明朝时引进占城稻。5.D半坡人种粟,由此可推断出左图文物是半坡人曾使用过的。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中国文物和房屋复原图这都与半坡人有关。6.C世界上半坡人最早种植粟,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玉米和占城稻是引进的农物。7.C8.B9.C河姆渡人生活在浙江即长江下游,这里高温多雨潮湿适宜种植水稻。住居防潮的干栏式房屋。10.B西安半坡博物主要是用来展示半坡遗址的文物,所以②项的说法是错误的。——2年模拟猜想——1.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实现定居的首要条件是生活资料来源稳定。定居是针对游牧而言的,游牧生活是因为生产资料是靠采集和渔猎生产方式取得的。只有在生产资料的发展基础之上,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才能实现定居。2.C本题考查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产和生活方面情况的了解。他们都使用磨制石器和弓箭。河姆渡在南方,其自然条件适合种水稻,北方雨水相应要少一些,适合种旱地作物——粟。3.D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的识记能力。从图中看,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下游。4.D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会纺线织布,制作彩陶。题型3 华夏之祖——5年中考精练——1.A注意题眼是“人文始祖”,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黄帝,其陵地处陕西,黄帝对中华文明有着杰出的贡献,因而被华夏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2.A也有把黄帝和炎帝合称为“人文初祖”的。3.D黄河流域为中华文明的摇篮。4.B相传炎帝死后葬在今湖南省炎陵县鹿原坡。5.D相传图中所展示的功绩都为黄帝所为。——2年模拟猜想——1.C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这时禅让制结束了。2.B到原始社会晚期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有贵贱之分。3.B“轩辕”指的是黄帝,造指南车和平定蚩尤这都是传说黄帝的功劳。4.C这是一道多向选择题,A、B、D项都符合史料中的传说,只有C项说法不够准确,因为炎帝、黄帝部落是生活在黄河流域。并非长江流域。生产的发展生产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生产的发展生产的发展生产的发展氏族贵族早期奴隶主战俘、负债贫民等早期奴隶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1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