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鸦片战争株洲长鸿实验学校 洪建伟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学生角色扮演,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创新中相互欣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感受“落后就要挨打”的沉重教训,培养学生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认识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教学重点:虎门销烟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对中国的影响教法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2004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中,有刷新了100年的记录,实现了一次伟大跨越历史的飞人——刘翔;有付出毕生的心血,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专家——袁隆平;还有一位被誉为“在刀尖上的舞蹈”的缉毒英雄——明正彬(多媒体展示明正彬的图片)他屡次卧底,深入虎穴,经历生死考验,屡破贩毒大案。遥想一百多年前,也曾有一位感动中国的、叱咤风云的禁毒英雄——林则徐。今天我们将缅怀英雄的不朽业迹,一起重温《鸦片战争》。二、探究学习,感悟历史(一)、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师:课前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新课一开始向学生提问:“这堂课你们希望探究哪些问题?”(教师耐心地听取)生:提出一系列探究性问题。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并用多媒体展示。1、英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造成了什么灾难?清朝政府是如何应对的?2、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3、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有哪些?4、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通过学习本课你得到哪些启示?(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英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造成了什么灾难?清朝政府是如何应对的?(1)、教师引导学生从鸦片对人的身体和对国家社会两方面思考作答;(2)、在听取回答后,让学生谈谈对待毒品应有的态度;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清政府派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3)、学生活动:召开《虎门销烟新闻发会布》,学生扮演记者,围绕虎门销烟对林则徐进行模拟采访。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虎门销烟的时间、地点、成果、方式、意义等。2、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正确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3、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1)、突出分析清朝社会各阶层对待战争的态度。认识清朝最高统治阶层腐败无能,为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埋下伏笔。(2)、学生指出结果: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4、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1)、学生看书,概括内容的不同方面(2)、学生活动:学生分别扮演清朝与英国的代表,谈判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让学生“如临其境”体会“弱国无外交”的无奈, 为后面得出鸦片战争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作了铺垫。)5、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设计表格)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情况对比表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社会性质社会矛盾革命任务通过讨论、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得出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三)、畅谈感受,借鉴历史1、鸦片战争中,中国被只有几十艘兵船、几千士兵的英国侵略军打败,你认为原因有哪些?对此你有何认识?(学生讨论,发表看法)播放《鸦片战争》电影片段,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归纳中国失败的原因,得出落后的封建制度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再引导学生谈启示,得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认识。教师最后指出我们要汲取历史教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综合国力,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三、温故知新,拓展延伸:读图片回答问题(图片见多媒体)(1)、该建筑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而设的?(2)、你知道领导这一事件的英雄人物吗?(3)、如果你有幸目睹这一激动人心的场景,你有什么心里话需要表达?(4)、你知道“国际禁毒日”吗?你可以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更多的最新国际禁毒的形势?附:板书设计鸦片战争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