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下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试卷第五单元检测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能反映的是 (???? ) BA.设置台湾府?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置驻藏大臣2.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C序号历史事件①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②清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及大小和卓叛乱③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改土归流”A.清朝民族关系发展 ?B.边疆商业繁荣? C.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D.民族地区经济发展3.“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取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下列与康熙帝这首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BA.平定三藩之乱? ?B.平定准噶尔叛乱?? C.清军进人台湾 ??D.收复雅克萨之战4.下列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①郑成功包围赤嵌城??②戚继光抗倭?? ?③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④雅克萨之战A.①④③②? 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5.当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哪件文物获得有效信息(? )DA.司母戊鼎? ? ? ? B.开元通宝钱? ? ? C.锦衣卫印?????? D.金瓶掣签6.明至清朝前期,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一些原产美洲的作物(???? )引进中国。B①玉米? ②西瓜? ③甘薯? ④马铃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④7.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儿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CA.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8.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达,商人资本排厚,除安徽形成商帮外,还有(??? )CA.陕西?? B.山西? C.山东? D.江西9.明清时期,中国的的产品大量进人国际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 )AA.生丝、茶叶、瓷器? B.生丝、水稻、瓷器? C.生丝、茶叶、水稻?? D.水稻、茶叶、瓷器10.明未清初,批判君权神授思想,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者,君而已矣”的是(?? )BA.曹雪芹? B.黄宗羲? C. 李贽 D.王夫之11.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调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C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12.美国历史学家写道:“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BA.?隋唐的科举制? B.明朝的八股取士? C.明朝的厂卫制度? D.清朝的“文字狱”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章回体小说B.《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C.明朝末年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14.下列哪本书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药学巨典”(???)DA.《徐霞客游记》? B.《四库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15.有这样一本书,法国著名的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技术百科全书”,这本书是(?? ) D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16.某八年级学生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说的是(?? )AA.设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废除丞相? D.八股取士17.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D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18.林则徐在奏折中写到:英国人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他们,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几个。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DA.中西方文化差异? B.中西方人种差异? C.中国文人的偏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9.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是(??? )BA.文景之治? B.康乾盛世?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20.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率领使团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BA.为乾隆皇帝祝寿? B.开拓英国的海外市场? C.传播西方基督教? D.传播西方的工业文明?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21.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材料二:锦衣卫??军机处??(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制度? (2 分)隋唐?(2)材料二中锦衣卫是谁设立的?为了加强统治,他还实行了哪些措施? (4 分)明太祖朱元璋①废相权分六部? ②设立殿阁大学士? ③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④文字狱? ⑤八股取士(3)材料二的军机处是哪一个朝代设立的?该朝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君主专制?(2 分)清朝? 文字狱,八股取士?(4)结合上述资料,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趋势? (2分)皇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2.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长城示意图。材料二:清朝康熙帝赴承德避署、围猎,途经北京明长城时: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1)从明朝修长城的史实中,可看出当时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分)?防御政策(2)材料二中反映的清朝统治者的观点与明朝统治者有何不同?试举一例说明。(4分)怀柔政策册封达赖、班禅;修建承德避暑山庄?(3)清朝所实施的民族政策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4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23.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时期由于各方面因素使得农业发展迅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材料二:清朝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的178年中,我国的人口总数连连上升。从康熙的一亿人口,再到乾隆时期的三亿,再到道光的四亿人口。(1)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发展为什么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6分)①精耕细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多熟制的种植制度②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 ③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状况。与材料一有什么联系。(4分)人口大量增长。农业发展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保障。?24.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绸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1793年乾隆给英王的敕谕材料二 天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以海疆重地不容外商自由来去为由,只留一处海港通商。(1)上述材料中的“天朝”是指哪一朝?当时中国对外实行什么政策?(3分)?清朝 闭关锁国政策(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政府实行对外政策的原因是什么。(2分)防范西方的殖民侵略。??????????????(3)乾隆帝是怎样认识与外国通商的? 请作简要评价。(5分)错误。以“天朝上邦”自居,盲目自大;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25. (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顾炎武: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材料二:1726年,礼部传郎查嗣庭主持江西省乡试,他以《诗经》中“维民所止”四字为考题,被认为“维止二字,意在去雍正之首”,以大不敬罪入狱,死于狱中。(1)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分)实行八股取士。命题形式: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必须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观点;文体:八股文?(2)结合科举制度的演变,谈谈对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看法。(4分)①增加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借鉴作用②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试中官以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③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技造成严重阻碍,导致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3)明朝改变科举制度与清朝大兴文字狱,其共同的目的是什么? (2分)?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巩固统治。?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材料二:前明吾乡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有邻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1)材料一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我国出现了怎样的经济现象? (2 分)资本主义萌芽。?(2)上述的经济现象在明清时期并未得到很好发展,说出影响因素? (4分)①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③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3)材料二反映明代出现怎样的社会风气。它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有何关系?(4分)奢侈。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大量积累财富,形成了奢侈的风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