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历史中考热点大盘点(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年历史中考热点大盘点(一)

资源简介

2010年历史中考热点大盘点(一)
热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新闻在线:6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 胡锦涛
考点链接与命题思考: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 ,中共的成立、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西安事变、国共联合抗日、重庆谈判、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十年探索与“文革”,改革开放、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和港、澳回归及对台交往,新中国外交成就,“两弹一星”、袁隆平、863计划、“科教兴国”等成就。
实战演练:
选择题。
1. 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它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共一大的召开
4. “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 “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请你判断,句中的“这里”是指
A.井冈山 B.南昌 C.瑞金 D.上饶
6. 右图是一枚左上角破损的纪念邮票,据图中信息判断,这枚邮票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人民军队创建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7. 许多地方被称为革命圣地,是因为它跟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有关。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瑞金——红军主力大会师 B.南 昌——红色政权的建立
C.遵义——红军长征出发地 D.井冈山——红色根据地创建
8. 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井冈山会师。会师的双方是
A.朱德、毛泽东的队伍——陈毅的队伍 B.朱德、陈毅的队伍——刘伯承的队伍
C.朱德、周恩来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 D.朱德、陈毅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
9.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开辟新的根据地
C.北上抗日 D.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10.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一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1. 右图报纸中所报道的时间发生后,中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个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2. 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十一”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西藏和平解放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14. 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15. 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16. 小东的爷爷很爱讲过去的事情,下列是他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其中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是( )
A.参加土地改革成为土地的主人 B.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参加人民公社、吃公共食堂 D.参与分户承包集体土地,实现自主经营
17.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制度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A.“一国两制”的方针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8. 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与这一成就直接有关的人物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邓稼先 D.袁隆平
19.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一位西方记者对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出色表现做出的评价(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②推动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③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和葡萄牙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 2001年,袁隆平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奖金500万人民币,他获奖的主要原因是( )
A.参与研制原子弹 B.育成和推广籼型杂交水稻
C.参与发射了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 D.参与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2. 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51枚金牌、2枚1银牌、28枚铜牌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新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是
A.容国团 B.许海峰 C.李宁 D.刘国梁
23. .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A.解放、土改、三大改造 B.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
C.上山下乡、红卫兵、造反有理 D.希望工程、炒股、个体户
24.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 〗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B.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D.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25.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制定“八六三计划” B.恢复普通高校入学制度
C.实施“五个一工程”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二.非选择题。
1. (09中考) 材料分析题
中国近代史上,为挽救民族危亡,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请回答:
(1)右图所示人物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他于1915年创办了《新青年》。你知道他是谁吗?
(2)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3)结合新文化运动的作用,谈谈该运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 (2009中考)(13分)2009年3月28日,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西藏人民隆重举行集会,庆祝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汉藏交往】
(1)“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汉藏交往历史悠久,流传了许多佳话。唐朝曾两次与吐蕃联姻,请举出一位与唐朝联姻的吐蕃首领。(1分)
(2)821年,唐蕃会盟。请写出该盟约中的关键词。(1分)
【主权管辖】
(3)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与元朝。当时,中央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理西藏?( 1分)
(4)清朝进一步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5)新中国成立后,哪一年和平解放西藏?为了充分体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中央在西藏实行了怎样的政治制度?(2分)
【西藏发展】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艺著作、医药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和平解放前,全西藏连一颗铁钉都不能生产,工业生产几乎等于零。2003年,西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6874元,名列西部12省区第五位,这表明西藏已经迈入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材料三:“……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天路》
(6)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7)“天路”即青藏铁路。根据材料二、三,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8)探究关于西藏的历史,你有何感想?(2分)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图二: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材料二:2009年2月1日,新华社播发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份名为《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着“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对2009年的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摘自《一年时事政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建议。(1分)
(4)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4. 今年(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出现过一些失误,需要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回答和探究。(13分)?
(1)[建国前的回顾]20世纪30年代,当中国革命和红军处于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我党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挽救了她?(2分)该事件的作用怎样?(2分)?
(2)[建国后的曲折发展]20世纪50、6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严重失误?(2分)为了扭转这一局势,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伟大历史意义?(3分)?
(3)[对比探索]〖HT〗20世纪80年代,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后导致苏联解体,但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试探究分析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任你答对2点以上给满分)(4分)?
热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CDBBB 6 —10 BDDAB 11—15 BCAAD
16—20 DACBC 21—25 BBDCA
二.非选择题。
1.(1)陈独秀。(2分)
(2)作用:
例答一:①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
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每点2分,共4分)
例答二:①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②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每点2分,共4分)
例答三:①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每点2分,共4分)
(3)启示: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答出一点即可,2分)(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2. (13分)(1)松赞干布或尺带珠丹。(1分)
(2)患难相恤,暴掠不作。(1分)
(3)宣政院。(1分)
(4)顺治、康熙帝先后册封达赖、班禅;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乾隆帝确立“金瓶掣签”制度。(3分)
(5)1951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6)唐朝时的汉藏交往给西藏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促进了西藏的开发。(1分)
(7)变化: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取得了巨大的社会进步。(2分)
(8)汉藏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汉藏交往和中央对西藏的管辖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的发展。(2分。答出其中一点或其他言之成理的皆可)
3. 3.(1)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1分)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1分)
(2)原因: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很难发展生产(1分)②农产品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1分) 变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
(3)国家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绿色农业,走可待续发展之路(1分)
(答出一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1分)
(答出一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1)遵义会议(2分)。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含文化大革命也可)(2分)。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会议揭开了序幕(或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3分)。
(3)从本国实际出发,实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等。(4分)?
热点二:我国粮食六年增产
新闻在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2.25发布,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3082万吨,比上年增产211万吨;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增产,实现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最长的粮食增产周期。2009年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挑战。
考点链接与命题思考:中国古代农业:商鞅变法,秦统一度量衡、货币,“文景之治”和汉实行经济大一统,江南地区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唐“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和“开元盛世”促进经济发展;新中国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后人们衣、食、住行、用的巨大变化。
实战演练:
选择题。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当时社会变革的是①奖励耕织 ②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③建立县制 ④实行编户连坐: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一水利工程功效的赞誉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郑国渠
3. 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位统治者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 被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 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
6.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言语中。”(唐·杜牧)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
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
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
7. 中国历代王朝以农为本,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列关于农业方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步完整的农学著作
B.隋唐时期流行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水稻在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D.宋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8. 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9.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形成了以什么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A.大庆 B.沈阳 C.鞍山钢铁公司 D.长春
10. 观看右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漫画可能出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哪一运动中?(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1.今年(2009年)是改革开放31周年。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改革成效显著,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今天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该影响应该是   A.解决农民温饱问题??????????   B.废除旧体制   C农村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D.使农民收入大大增加
12.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    规范文字。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3)材料三描写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繁荣景象,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他在位时,    称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2分)
(4)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的相同点是(1分) ( )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2. 【彰显辉煌历史】(7分)
汉朝和唐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据此回答: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举两例)(2分)
(2)“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创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胜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2分)
(3)汉唐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合同为一家”,请举出一例。(2分)
(4)举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2分)
3. (2009揭阳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2分)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1分)是对那三方面的改造? (3分)
(3)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一次会议?(2分)召开于那一年(2分)此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指出该政策有什么作用?(2分)
热点二:我国粮食六年增产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ACCCA 6—10 CBACC 11—12CD
二.非选择题。
1.[参考答案]
(1)圆形方孔铜钱;小篆;郡县制;“焚书坑儒”(4分)(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2分)(3)开元盛世;诗赋(2分)(4)B(1分)
2. [参考答案]
[彰显辉煌历史](7分)
(1)措施:①政治上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当中央,实行抑商政策;③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④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⑤民族关系上(外交上),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意思对即可,答对任意一点可得1分,共2分)
(2)开元盛世(1分);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答对任意一点可得1分。)
(3)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嫁给叶蕃、金城公主嫁给吐蕃。(任一即可得2分)
(4)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唐与新罗的政治、商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唐与朝鲜音乐方面的交流等。(答对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共2分)
3. (1)《中国土地法大纲》
(2)1956年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3)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未完待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