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9浙教版八年级下——2.1-3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提高一、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图4-2 香气袭人的玫瑰) (图4-1 衣服晒在阳光下)生活中有很多现象,没法用宏观观点解释。如糖倒进水里,水变甜了,糖不见了;厨房炒菜,客厅里都闻得到香味;气体在加压时体积缩小,减压时体积增大,物质有热胀冷缩和三态变化;这些现象只能够用微观粒子的观点来解释,首先来看一下这些微观粒子有哪些共同的特征:1. 微观粒子非常小体积小:1cm3的铁块中约有8.385×1022个铁原子1亿个氧原子排成一行,长度不到2厘米质量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 我们被空气包围却没有被压着的感觉2. 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生活中我们发现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干。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温度越高微粒的能量越大微粒的运动速率越快 (图4-3 水分子的运动)3. 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 固态物质中的微粒整齐排列、距离很小,不能自由移动只能原地振动。液态物质中微粒间的距离比固体大,运动较自由。气态物质中微粒运动速度大,微粒间的距离大。【注意】微观粒子的共性也是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例题精讲)【例1】①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的是 A.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B.甘蔗甜,苦瓜苦——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 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质量小②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的酒精柱会上升,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A.酒精分子的体积变大 B.酒精分子的数目增多C.酒精分子的运动减慢 D.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③北京的秋冬季节天气干燥,易给人带来不适,医生建议在室内放盆水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这种做法主要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是可分的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④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物质是由各种微观粒子构成的。下面事实能说明粒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A.盐咸糖甜 B.热胀冷缩 C.美酒飘香 D.H2O2和H2O性质不同⑤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答案】B;D ;D;C ;A【例2】下列现象不能用微粒观点解释的是( )A.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B.酒香不怕巷子深 C.沙尘暴起,尘土漫天 D.衣橱里的樟脑丸会逐渐变小 E.海绵能吸水 F. 物质有热胀冷缩的现象【答案】CE【例3】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 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很长一段时间过后会看到上下两瓶气 体的颜色一致,都变成浅红棕色.将两个集气瓶对调能快速的看到同样现象,由 此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隔,二氧化氮的密度比氢气大.【例4】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 (滤纸条酚酞试液试管脱脂棉) (1)可用某仪器吸取浓氨水,将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用来吸取浓氨水的仪器名称是 ,其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4)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答案】(1)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2)滤纸条上滴有酚酞处由外向内依次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3)衬托,便于观察实验现象(4)氨水二、常见的微观粒子(1)判断物质是由哪种微观粒子直接构成的1.某些物质有分子直接构成 如:H2 H2O CH4 CH3COOH等2.某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 金属 Fe Cu 非金属 C(金刚石、石墨) 稀有气体 He Ar3.某些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 如:NaCl等(2)分子1.分子的定义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物质的化学性质即为构成它的分子的化学性质。例如氧气具有氧化性,构成氧气的每一个氧分子都有氧化性。也就是说,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其中的一种粒子,不是唯一的一种粒子。具体地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则是原子。②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属性,并不是每一个单个的分子所能表现出来。例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等。 【思考】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什么?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中,氧分子是否发生变化?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否还具有氧气的化学性质? 【答案】氧分子;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分子发生改变,变成了生成物的分子;不具有。2.分子的运用①分子揭示物质变化的本质: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分子之间的间隔改变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②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 混合物 纯净物区别 宏观: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 而成 2、各物质仍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 微观: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 宏观:1、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 2、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微观:纯净物中只有一种分子联系 ( 不同纯净物简单混合纯净物 混合物 提纯,分离)(3)原子1.原子的定义 【思考】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图示中 表示汞原子, 表示氧原 子,反应过程如图所示,根据此图,你能获得哪信息: 图4-2 氧化汞受热分解【答案】①1个氧化汞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1个汞原子构成。 ②反应过程中,只是氧化汞分子发生变化,而汞原子和氧原子不变,它们重新组 合成新的分子。 ③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④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⑤这是一个分解反应。通过图示发现HgO分解过程中原子并未发生改变,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前面学到了电解水实验,现在学完了分子和原子我们从微观角度总结一下电解水实验: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③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2.原子和分子比较 ? 分 子 原 子 相似性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并保持它们各自所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基本性质相似;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化学反应后没有变成其它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发生变化。 相互关系 分子是由原子(同种或不同种)构成的。特别注意 很多同学们学习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于是认为分子大 原子小。造成这种错误想法的原因是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与构成这种物质的 原子比较,原子小、分子大。但并不是所有的分子都比原子大。 例如:氧原子比氢分子大:氢分子直径1.15×10-10m ,一个氧原子的直径1.48×10-10m。3.原子的结构 (原子带正电荷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不带电在原子核外分层运动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是不是一个不可再分割的、简单的实心球体呢?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证明原子的可分性。 (质子) (图4-3 原子结构模拟图) 所以: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4)离子1.离子的定义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认识几种常见原子团形成的离子:SO42- 硫酸根离子CO32- 碳酸根离子OH- 氢氧根离子NO3- 硝酸根离子NH4+ 铵根离子 (原子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带正电带负电得电子原子 阳离子失电子)2.离子的形成及分类: (形成)3.离子符号:(1)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如:阳离子:Na+、Mg2+、Al3+等;阴离子:Cl-、SO42-等。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表示2个镁离子)(2)含义:镁离子中数字“2”的意义如下: 2Mg2+ (例题精讲)【例7】(1)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电子(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用名称和符号分别填写下列空白①水是由 ,( )构成的②铁是由 ,( )构成的③氯化钠是由 ,( )构成的④氦气是由 ,( )构成的⑤金刚石是由 ,( )构成的⑥氧气是由 ,( )构成的(3)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O B. 2O C. O2 D. O2-(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水 B. 液氧 C. 氧化汞 D. 二氧化碳能保持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答案】(1)D (2)①水分子 H2O ②铁原子 Fe ③钠离子和氯离子 Na+ Cl-④氦原子 Ne ⑤碳原子 C ⑥氧气分子 O2(3)C (4) B 汞原子【例8】钠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相对原子质量为23,则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 11 B. 12 C. 23 D. 34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内含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核电荷数为 ( ) A. 2 B. 8 C. 10 D. 18【答案】A;B 【例9】臭氧发生器可将氧气转化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 B. O2和O3是不同种分子 C. O2与O3的性质一定相同 D. O2转化为O3是物理变化【答案】B【例10】下列离子的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氯离子Cl1- B.硫酸根离子SO4-2 C.镁离子Mg2+ D.亚铁离子Fe+2【答案】C【例11】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意义相符的是A.2H——2个氢原子 B.N2——2个氮原子 C.Mg2+——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D. ——一个钙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答案】A【例12】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钠离子 ,2个碳酸根离子 , m个氯离子 ,n个镁离子 。【答案】 2Na+; 2CO32-; mCl- ; nMg2+【例13】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它们表示的含义中,正确的 是(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B.“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C.“3”表示3个硫酸分子 D.“4”表示4个氧原子 【答案】C【例14】綦江发展将有六大特色,其中之一是“打造主城休闲避暑养生区和主城近郊最大的负氧离子库”。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如O22-),O22-与O2不相同的是( )A. 质子数 B. 电子数 C. 含氧原子个数 D. 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答案】B【例15】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 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答案】B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