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秀洲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外国语学校八年级历史与社会3月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秀洲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外国语学校八年级历史与社会3月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18学年八(下)社政阶段一命题双向细目表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社政 命题教师 陈学青、邹群 2018年3月13日
题号
题 型
试题内容考查知识知识条目
考点水平
分值
难 度
A
B
C

稍难
较难
1
选择题
明清历史时期时代特征

1

2
选择题
清朝疆域巩固措施

1

3
选择题
明商品经济发展

1

4
选择题
清朝民族政策

1

5
选择题
明清文化成就形成原因

1

6
选择题
明朝君主集权的措施

1

7
选择题
清朝文化专制的原因

1

8
选择题
晚明科学成就

1

9
选择题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含义

1

10
选择题
近代前夜落伍原因

1

11
选择题
文艺复兴核心思想

1

12
选择题
哥白尼日心说意义

1

13
选择题
科学革命主要代表人物及成就

1

14
选择题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

15
选择题
宪法的地位

1

16
选择题
宪法的内容

1

17
选择题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1

18
选择题
树立宪法意识

1

19
选择题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1

20
选择题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1

21
选择题
监督权力的行使的意义
1

22
选择题
监督权力的行使的途径
1

23
选择题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方式
1
24
选择题
宪法精神的理解
1

25
选择题
宪法原则的掌握
1

26
选择题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

27
非选择题
明清君主专制的措施

11

28
非选择题
明清政治统治措施和经济的繁荣

10

29
非选择题
宪法的地位及原则的运用,结合

11

30
非选择题
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12

总分分值
70
预估平均
50
注明:考点水平:A——了解与识记;B——理解与分析;C——运用与评价
2018学年(下)八年级第一次阶段检测
历史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试题卷答案
选择题(本题有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C
B
B
C
A
A
C
B
C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D
B
A
B
C
D
A
C
A
D
A
D
27.(11分)(1)皇帝:明太祖(或朱元璋)。(2分)
变化: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设锦衣卫。(任答两条即可,照抄材料者不得分,2分)
(2)机构:军机处。(2分)评价: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答加强了君主专制;提高了办事效率等,可适当给分,2分)
(3) 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2分)加强思想控制;禁锢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等。(2分)
(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或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2分)
28. (10分)(1)女真族;努尔哈赤或皇太极;(2分)
(2)《尼布楚条约》;雅克萨之战。(2分)
①西藏:驻藏大臣;②新疆:伊犁将军;③西南:改土归流。(3分)
(3)新的工场手工业;(1分)生产商品为目的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向机工计时或计件方式付酬,形成雇佣与被雇佣关系。(2分)
29.(11分)(1)材料一: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2分
材料二: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国家主席也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材料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2分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第七条规定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2分;公安机关等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2分
30.(12分)
(1).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增强宪法意识2.认同宪法,践行宪法,自觉
维护宪法尊严(权威),敢于同违宪行为作斗争。3.积极参加普法实践活动,为法制建设献计献策等。(3点中写2点4分)
(2)这个观点是错误的1分,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问题,是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应通过制定和实施普通法律来规范和保护1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分,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1分。
(3)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各1分,答书本15-16页四点给1分)
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阶段练习一(2019.03)
社政答题卡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第I卷(用2B铅笔填涂)


2018学年(下)八年级阶段练习一
历史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 ▲ )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2.热播电视剧《宫》中女主人公晴川穿越时空来到了清朝。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
①在西南,改土归流大规模推行; ②在东北,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在东南,戚继光抗击倭寇; ④在中央,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明后期,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主要和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有关( ▲ )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繁荣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
4.“明修长城清修庙”,反映的是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的政策。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反映这一政策特点的是( ▲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册封达赖和班禅
C.政府在多地设置茶马司 D.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5.聚焦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戏曲、世俗文学。这反映了( ▲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6.“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根据所知分析明太祖这么辛劳的原因有可能是下列哪种情况造成的( ▲ )
A.设置军机处 B.创立科举制 C.在中央废丞相,地方废行省 D.实行郡县制
7.清朝许多知识分子不过问政治的主要原因是( ▲ )
A.对残酷的文化专制恐惧 B.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流行
C.接受东林书院议政的教训 D.受八股取士科举制度束缚
8.在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等疫病过程中,下列著作中有可能提供医治方法的是( ▲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梦溪笔谈》 D.《齐民要术》
9.清朝前期推行闭关政策的后果中不应包括 (?▲ )A.抵制西方殖民活动B.妨碍中外文化交流C.停止对外贸易活动D.抵制商业资本发展
10.当西方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华文明却日渐落伍。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有 ( ▲ )
①专制皇权高度加强 ②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14、15世纪是发现人和世界的时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文艺复兴大力宣扬教会学说 B.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成为“地球村”
C.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中心 D.新航路开辟使地中海沿岸繁荣起来
12.哥白尼的“日心说”并非科学,但他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 ▲ )
A.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B.确立了新的宇宙观
C.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D.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13.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下列人物,为牛顿提供肩膀的是( ▲ )
①伽利略 ②哥伦布 ③托勒密④哥白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4.2019年3月,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共商国是。代表们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说明 ( ▲ )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我国是人民制定法律
C.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D.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15.为迎接第18个法制节的到来,我校八年级各班开展了“宪法在我心中”的主题活动,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认识。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
A.小朱:宪法最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B.小月:宪法最广,规定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具体内容
C.小李:宪法最严,是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依据
D.小刘:宪法最高,普通法的制定必须以它为基础和依据
16.下列各项只能由宪法来规定的是 ( ▲ )
①刑罚的种类 ②国家的根本任务 ③国家的根本制度④国家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归纳法是在梳理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时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中的关系和“宪法与法律的关系”相类似的是( ▲ )
①犯罪与违法 ②主刑与刑罚 ③选举权与被选举权④权利与义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某校开展了“宪法在我心中”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发现一部分同学对宪法的知识懵懵懂懂,还仅仅停留在单薄的教科书上,宪法观念也十分淡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 ( ▲ )
①认真学习宪法,深入领会宪法知识 ②将学习宪法作为今后主要学习任务 ③自觉参与宪法的普及宣传教育活动 ④把遵守宪法作为自己唯一行为准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9.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下列选项属于公民权利的是 ( ▲ )
①依法服兵役 ②参加人大代表选举 ③宗教信仰自由 ④依法纳税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公有制
21.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有利于 ( ▲ )
①防止权力被肆意滥用 ②保障公民权利实现 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使权力失去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权力的运行需要公众的监督,监督的正确途径有 ( ▲ )
①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曝光 ②用论坛发帖、张贴大字报等方式 ③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各级人大常委会反映 ④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网友可以通过论坛、微信等平台建言献策。这一活动有利于 ( ▲ )
①提高公民的参政意识 ②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③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④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下列行为符合宪法精神的有 ( ▲ )
①为打击违法行为,将抓获后的小偷殴打致死 ②言论自由,转发朋友圈的任何信息 ③依据掌握的事实举报某领导人违法事件 ④以事实为依据,出庭指正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之一。下列政府举措符合该原则的是 ( ▲ )
①嘉兴市各中小学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要求,组织学生冬季晨跑②嘉兴市全面启动向千岛湖引水工程③嘉兴市各部门保障二胎妈妈休足产假 ④为通缉捉拿要犯,某公安局将犯罪嫌疑人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家庭成员信息公布在网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6.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 )
A.国务院 B.人民代表大会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非选择题(27—28为历史与社会题,29—30为道德与法治题。共44分。)
27.(11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
材料一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材料二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 右图明朝科举考生看榜
材料四 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官制变化。(3分)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3分)
(3)材料三、四分别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3分)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2分)
28.阅读表格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明清那些事儿,有辉煌,有凄惨,有温情;明清那些事儿,让我们起敬,让我们心痛,让我们回味。自从《正说明清》在节目《百家讲坛》播出后,小强同学对这两个朝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他为自己的习作拟定的部分提纲,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话说明清那些事儿
屹立世界东方再创盛世繁华
(1)17世纪初,________(民族)首领________(人名)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完成填空,2分)
抗击外来侵略多民族的统一
清朝在抗击外来侵略和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方面有巨大贡献。
材料一:……在沙俄军队遭受重创、守城士兵只残存几十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的情况下,沙俄被迫同意和谈。清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双方于尼布楚正式谈判。
(2)材料一反映了清朝时期我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哪次战役名称及签订条约?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清政府在西藏、新疆、西南地区设置的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联系的机构或制度分别是什么?(5分)
经济的繁盛
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地主.官僚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这就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伦理道德。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时期出现了什么现象并例举这一现象的特征。(3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第一条:为了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加强对人民警察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人民警察队伍,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七条: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严禁滥用、超越权力。
材料二:2018年3月17日上午10点54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进行宪法宣誓,意义深远。
材料三:某镇前进村因当地建设规划需要进行拆迁,村规规定户口在本村的出嫁女儿不能享受拆迁待遇。后前进村村委会被上诉至法院,法院宣判该村规违宪,该村取消了该项村规。
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6分)
请从宪法原则的角度说明《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第七条规定的意义,并说明公安机关在履职过程中应如何落实该宪法原则?(5分)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下面是某中学校园网论坛的部分内容,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请你参与。
2018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十八个全国法制宣传日,2018年国家宪法日的主题是“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楼主】
呵呵,这下有戏了:那么从现在起,可以把老百姓的看病难、购房难、读书难、就业难等一大堆难事,统统写进宪法,让法老大来助威给力! 【1楼】
赞一个!“大哥大”越来越接地气了。国家公职人员“有权不能任性了”,法律家族的“铁齿铜牙”越来越硬了,违规越纪,伤不起了…… 【2楼】
根据2017年宪法日的主题并结合楼主提供的材料,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弘扬宪法精神?(6分)
对于1楼同学的观点,请发表你的看法。(4分)
(3)结合2楼同学的观点,说说国家公职人员如何做到“有权不能任性”。(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