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二轮复习三合一历史教案:专题十二 美国历史面面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岳麓版二轮复习三合一历史教案:专题十二 美国历史面面观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十二 美国历史面面观
一、温故知新
政治制度:
政治
宪章运动:
殖民掠夺:
经济
工业革命:
思想:
文学:
文化 科学:
技术: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1、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具体说明之。(必修一P38—39)
3、说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情况(必修二P77—78)
背景:
表现:
特点:
影响:
4、说说罗斯福新政的情况(必修二P78—80)
含义:
原因:
举措:
成效:
影响:
5、说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调整的情况(必修二P83—85)
国家干预——
重要方式:
另一种重要方式:
重要手段:
企业经营——
经济主体:
经营方式:
福利制度——
资金来源:
福利种类:
特点:
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
6、说说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情况(必修二P112—114)
一个会议:
时间:
地点:
文件:
决定:
二个体系:
三大支柱:
第一个支柱的宗旨:
第二个支柱的宗旨:
第三个支柱的主要目的和实际作用:
7、说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情况(必修二121)
背景:
成立时间:
合作概况:
成效和问题:
8、美国有哪些文化巨人,说说其情况。
爱迪生:(必修三P69)
格里菲斯:(必修三P83)
卓别林:(必修三P83)
阿姆斯特朗:(必修三P118)
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内容
1、数字解读美国历史
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是:莱克星顿枪声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是:美国的《独立宣言》
近代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第一届总统是:华盛顿
美国第一个平民出身的总统是:杰克逊
《独立宣言》阐述的两个原则是: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
19世纪上半期,美国两种社会经济制度是:北方实行资本主义的自由劳动制度,南方盛行种植园奴隶制。
1854年美国的两党是:共和党和民主党
林肯政府1862年颁布的两个法令是:《宅地法》和《解放奴隶宣言》
美国内战的两个成果是: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废除了奴隶制
美国第三任总统是:托马斯·杰斐逊
构成美国联邦政府的三个部分是:立法机构、总统和联邦法院
美国联邦政府成立的五步曲是:1776年宣布美国独立,1781年《邦联条例》生效,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宪法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框架,1789年成立第一届联邦政府。
美国民主制度确立与演变的六个文献是:《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权利法案》、《解放奴隶宣言》、宪法修正案、民权法令
2、18世纪以来,美国经济是如何不断发展,终使其成为现在的超级经济大国的?
早在美国独立之前,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就很迅速。北部工商业发达,中部盛产小麦,南部种植园经济繁荣。不但可以自给自足,有些产品甚至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同英国产品一争高低。美国独立后,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完成了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国独立以后,通过赎买、武装颠覆或入侵等手段,领土迅速扩张。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已经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在此期间,许多人由东部移居西部,形成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土著印第安人遭到血腥屠杀,或被赶往更为偏远、荒凉的地区,西部广大地区得到开发,客观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在英国影响下,美国也在18世纪末开始了工业革命,涌现出许多新发明(轧棉机、缝纫机、拖拉机和轮船),采用和推广了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器的普及。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
美国独立以后,存在两种主要经济形式,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它们虽然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存在诸多差异。北方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但种植园经济占有大量奴隶,恰使北方资本主义发展缺乏劳动力,双方矛盾日益尖锐,最后只好用战争来解决问题。因此爆发的内战以北方胜利而告终,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乘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经济飞速发展,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资本和生产急剧集中,步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托拉斯是最盛行的垄断组织形式,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原因有: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害;大量外国移民涌入,提供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大量资本涌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利用中立国地位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大发战争财,20年代出现了经济繁荣,成为资本主义头号经济大国,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市场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1929—1933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美国仍然利用中立国地位大发战争财,二战后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70年代初,美国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比战后初期增加了一倍多。
197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美国经济衰退,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1975年经济危机结束后,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经济发展缓慢,通货膨胀严重。
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逐渐扭转经济颓势。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但财政赤字急剧上升。90年代,经过改革,经济增长加快,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逐年递减,甚至出现盈余,呈现繁荣景象。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四、本专题你需要通过的测试
1、“1607 年, 100 多名男子乘三艘帆船从大不列颠启航,远涉重洋,登上大西洋彼岸,从此,这片土地开始在剑与火中孕育一种崭新的文明。”这 100 多名男子来到了
A 印度 B 北美 C 南非 D 澳大利亚
2、美国 1787 年宪法具有一定民主性,在其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
A .三权分立 B .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
C .允许奴隶制的存在 D .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3、以下对美国三权分立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形成三权鼎立之势
B 每个部门都能通过某种方式牵制其他部门,以防止任何部门滥用权力
C 总统的权力最大,受到的制约最小 D 基本原则是分权与制衡
4、近代两次工业革命中,Y美国都居于领先地位的是
A.蒸汽能源的广泛运用 B.交通运输工具的创造发明
C.电力能源的广泛运用 D.石油产品的广泛出现
5、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B.通讯工具不同C.主要动力不同D.交通工具不同
6、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A.金融危机 B.通货膨胀 C.产品过剩 D.市场萧条
7、罗斯福新政,印证了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济是最可怕的事情”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国家来总揽”
D.“政府应该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8、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突出的特点是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B.指导思想是放弃胡佛坚持的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C.“以工代赈”扩大了内需
D.首要措施是整顿金融,核心是调整工业
9、美国之所以能够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其根本原因是
A.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B.欧洲失去了近几百年来世界中心的地位
C.美国拥有的外汇黄金储备占绝对优势
D.美国的经济实力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
10、北美自由贸易区比欧盟合作程度低,主要表现在
A.合作的内容上 B.成员国的规模和数量上
C.合作时间的长短上 D.组成国家的发展水平上
11、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潮流,世界上出现了“经济联合国”。“经济联合国”是指
A.WTO B.欧盟 C.关贸总协定 D.世界银行
12、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开始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进行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世贸组织的建立
13、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市场机制广泛建立为之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其动力③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其催化剂④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是推动它的关键因素⑤“冷战”的结束为之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⑥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 D.①②⑥
14、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A.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 B.起着相同的作用
C.都主张实行高度贸易自由化 D.处于不同收益地位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对立的B.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扭转的D.知识经济是新型经济的典型代表
16、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的标志是
A、控制联合国的局面被改变 B、193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
C、欧共体发展成欧盟 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17、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里宣读的公告是
A.基辛格访华的公告 B.尼克松总统将要访华的公告
C.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建交公报》
18、有关《中美联合公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美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B.它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C.它的发表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D.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就美国方面来讲,其主要原因是
A.要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B.尼克松总统的个人愿望
C.全球战略调整的需要 D.要改善中美关系
20、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制定国家外交政策
A.没有必要区分朋友和敌人 B.认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是非常困难的
C.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D.确定敌我关系是首要原则
21、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 、德国分裂B 、杜鲁门主义出现
C、北约组织建立 D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22、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就业率,“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实行社会救济 B .兴办公共工程
C .调整农业政策 D .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23、1969年7月,美国宇宙飞船成功登上月球。这是哪一科研计划的成果
A.曼哈顿计划 B.阿波罗计划
C.战略防御计划 D.星球大战计划
24、美国设立的电影奖项是
A、戛纳奖 B、奥斯卡奖 C、金鸡奖 D、百花奖
25、有文章指出:“美国领先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推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这说明:
A.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人而是武器 B.战争不再是双方经济实力的较量
C.现代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D.电脑技术在战争中起很大作用
英国历史面面观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