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二轮复习三合一历史教案:专题十一 英国历史面面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岳麓版二轮复习三合一历史教案:专题十一 英国历史面面观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十一 英国历史面面观
一、温故知新
确立: 和 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 特点:
意义:
局限:
希腊 泰勒斯:
普罗塔哥拉:
人文精神起源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罗马(法律):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1、简述《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大抗议书》、《权利法案》的内容,概括其特点,据此指出英国王权演变的趋势。(必修一P34—35,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P18,42)
内容:
《大宪章》:
《权利请愿书》:
《大抗议书》:
《权利法案》:
特点:
趋势:
2、1832年以来,英国议会是怎样不断进行选举法案的改革,从而逐步使得全体公民都拥有选举权后被选举权的?(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P44)
1832年:
1867年:
1884年:
1918年:
3、说说英国政治制度的情况。(必修一P36)
君主立宪制:(必修一P36倒数第二段)
内阁制:(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P42—43)
确立:
第一任首相:
有关的女王:
两个先例:
两党制:(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P45)
两党名称:
出现时间:
两党新名:
现今两党:
4、说说英国宪章运动的情况(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P62—63)
背景:
得名由来:
斗争方式: 、 、 。
意义:
5、说说英国工业革命的情况?(必修二)
背景:
概况:
棉纺织业
冶金业
采矿业
动力
陆上:
交通运输
海上:
6、16世纪,英国是怎样进行宗教改革的?(选修一P78)
改革者: 和 。
过程:
1534年
1535年
1536—1539年
1558—1603年
特点:
7、英国历史上有哪些文化巨人,成就如何?
莎士比亚:(必修三P57)
牛顿:(必修三P66)
达尔文:(必修三P67)
瓦特:(必修三P68)
贝塞麦:(必修二P43)
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必修二P43)
拜伦:(必修三P75)
雪莱:(必修三P75)
贝尔德:(必修三P84)
欧文:(必修一P76)
凯恩斯:(必修二P80)
8、长期以来,英国外交上实行“光荣孤立”政策?说说其情况。
定义:(选修三P3—4)
名言:(选修三P3)
表现:
18世纪末,法国企图称霸欧洲时:(选修二P35)
19世纪中期,俄国企图称霸欧洲时:(选修一P96—97)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企图称霸欧洲时:(选修三P4)
20世纪20年代,法国企图称霸欧洲时:(选修三P21—22)
20世纪30年代,德国企图称霸欧洲时:(选修三P46—50)
9、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英国采取了绥靖政策,说说其情况?(选修3P44—46)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期间:
意大利侵埃期间:
德意干涉西班牙期间:
德国吞并奥地利时:
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期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内容
1、15世纪以来,英国的政权是如何变化的?
1485—1603年,都铎王朝统治英国,1603—1649年,英国处于斯图亚特王朝统治之下,1649—1653年,英国宣布为共和国,1653—1658年,统治英国的是护国主政府。1660—1688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89年以后,英国逐渐确立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
2、英国的《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大抗议书》、《权利法案》是怎样限制国王的权力,使其从实权在握变成“虚君”的?
13世纪的《大宪章》: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也不得随意侵犯臣民的人身自由。
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向人民征税或借款;任何人如未被指出其具体罪状,不得加以逮捕;任何人如无法庭判决,不能被剥夺财产;不可让士兵强占民房;在和平时期不能用军事法对公民进行审判。
1641年的《大抗议书》:历数国王即位以来的暴政,重申议会下院掌握税收、拨款等财政决定权,要求国王只能从议会有根据相信的人中任免大臣和高级官员。
1689年的《权利法案》:法律的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国王未经议会同意,无权征税;在和平时期,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招募和维持常备军;议会选举必须自由,议会议员拥有言论自由;国王无权废除法律。
3、1832年以来,英国议会是怎样不断进行选举法案的改革,从而逐步使得全体公民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1832年,第一次改革,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
1867年,第二次改革,城市小资产阶级后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84年,第三次改革,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
1918年,妇女获得选举权
4、清朝以来,中国与英国打过哪些交道?
清朝前期:乾隆时,英国派使者马嘎尔尼到中国商讨通商事宜,遭拒绝。
清朝后期:从18世纪中期起,在中国对外贸易国里,英国居首位,英国卖给中国的主要商品是呢绒、棉布等,中国卖给英国的主要是茶叶、生丝、药材等,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掠走中国大量白银,中国则进行禁烟运动,引发战争;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1856—1860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扩大了侵华权益;1900年,英国参与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英国参与签订《辛丑条约》。
民国时期:1919年,巴黎和会上,英国拒绝中国代表团的要求,中国五四运动爆发;1925年,英国在上海制造“五卅惨案”,引发了五卅运动;1927年,英国制造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南京惨案,阻挠中国人民的革命,湖北收回了汉口英租界,江西收回了九江英租界;1943年,国民政府与英国签订协议,宣布废除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该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香港回到了祖国怀抱。
5、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经济是怎样发展的?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的中心线上,海外活动更加便利。英国积极开拓海外贸易,推动了传统工业如制呢业的迅速发展。制呢业的发展促使早就开始的圈地运动更加大规模地进行,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统治英国的都铎王朝又采取了诸多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海外市场的扩大,导致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下来,退居世界第三位。尽管英国工业在世界上还占有一定地位,造船业和金融业仍举足轻重,资本输出占世界第一位,但失去了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此乃因为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纺织业等部门的设备已经陈旧,资本家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而不愿用来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英国又是最大的殖民帝国,掌握了广阔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即使技术水平较低,资本家也能获得巨额利润。殖民地对英国的兴衰至关重要,所以被称作“殖民帝国主义”。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遭到沉重打击,从世界强国沦为二流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1986年,英国加入欧共体。
四、本专题你需要通过的测试
1、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2、“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在 19 世纪末的下列国家中,符合这一民主特征的主要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中国
3、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 《 权利法案 》 的直接目的是
A .阻止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B .限制国王的权力
C .扩大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 D .废除君主制
4、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一个条约中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 … … 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 … 。”这个规定最主要的影响是
A .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 B .按英国法律英人犯法难逃罪责
C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
5、英国人称“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是指
 A.经济发达,高枕无忧  B.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军队强大,无惧外敌  D.大规模国有化政策
6、“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根据这段谈话判断其中的“我”是哪国人?
A.美国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7、有人说“蒸汽机是近代工业城市之母”,这是指蒸汽机的发明
A.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
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集中建立起来
C.促进铁路客运的诞生,带来“平等化的危险”
D.将煤炭、水运、工厂连在一起,扩大了城市规模
8、“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它说明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9、英国在确立殖民霸主地位的过程中,最后打败的竞争对手是
A.法国 B.西班牙 C.葡萄牙 D.荷兰
10、关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说法错误的是
A.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B.现存的物种都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C.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D.动物和植物、人和动物的区别是绝对和神圣的
11、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由于伽利略、刻卜勒等人的努力,牛顿才有可能在已经准备好了的材料上建立起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这座大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发表B《物种起源》发表
C《纯粹理性批判》发表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
12、脍炙人口的预言“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出自
A、《西风颂》 B、《人间喜剧》 C、《共产党宣言》 D、《唐璜》
13、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
A、 传播资讯
B、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
C、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
D、使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15、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其媒介是
 A.资本主义制度 B.坚船利炮 C.物美价廉的商品 D.新式机器
16、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标志是
A.用机器制造机器 B.工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C.手工工场基本消失D.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
17、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18、下列因素中推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圈地运动的进一步进行
C.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D.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
19、18世纪6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的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你认为这种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量吸引外来移民 B.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
C.圈地运动使农民流人城市 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
20、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