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九 中国现代文化生活一、温故知新建国之初:确立 过程 1952年底:1953—1957年:计划经济 1953—1956年:成功:1956年 、1960年探索失败:1958年 、1966—1976:时间: 年、 年农村:市场经济 确立 过程 改革城市:建立开放:初步: 进一步: 新阶段:巨变: 、 、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3、三个代表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新中国的科技文教有哪些历史之最?20世纪中期,高新科学技术成果往往最先应用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在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是在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是在中国最早拥有战略核导弹是在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发射的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发射的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 是在 ,此后又成功培育出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开始于 ,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诞生于 ,每秒运算130亿次的诞生于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是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四、本专题你应该通过的测试:1、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精神实质一致的是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群众路线2、文革以后,在中国的政治思想界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是: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十一届三中全会C、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3、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包括:①新三民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建国初期,我国教育工作的重心是A.开展扫盲教育 B.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C.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D.全面调整高等教育5、“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中国的现实意义是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在联合国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c.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D.迫使美、苏改善了对华关系6、到目前为止,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并成功地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有①苏联 ②美国 ③中国 ④英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7、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邀请国际友人观看了一部根据我国民间故事改编的彩色戏曲故事片,引起很大反响,该片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戏曲电影是A 花木兰 B 红楼梦 C 梁山伯与祝英台 D 穆桂英挂帅8、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著名科学家是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伟长 D、钱学森9、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面向世界 B、面向未来 C、面向生产实践 D、面向现代化10、国运兴衰,系于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C、多党合作的民主政治协商制度D、教育11、中国的第一位太空人是A、钱学森 B、聂海胜 C、费俊龙 D、杨利伟12、“双百”方针是指①百花齐放 ②百花盛开 ③百家争鸣 ④百无禁忌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13、钱三强抱着为中国人争气的信念,在法国留学期间,全身心投入学习。他的活动场所除了实验室就是图书馆。巴黎这座世界名城的秀丽景色和名胜古迹,对他没有丝毫的诱惑。由于不懈努力,他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一片赞誉声中,他依然兢兢业业,被誉为“最优秀的东方青年”。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克服阻挠,回国效力。当时,哈尔滨工程学院院长陈庚大将曾满脸疑云问钱学森:“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斩钉截铁地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接着钱学森马上着手开展各种工作,组织领导并参与中国战略导弹、卫星研制,对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50年,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仅几天,便回来报效祖国。为了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他隐姓埋名,在茫茫天际的荒原戈壁,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呕心沥血,默默奋斗28年。他克服了没有外援,没有先进设备,缺乏资料等各种困难,为“两弹”的试验成功作出了杰出贡献。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进行核弹试验时,曾出现过一次偶然事故,核弹从飞机上直摔地面却没有爆出蘑菇云。如核辐射扩散,一克钚就可以毒死100万只鸽子。万分担心的邓稼先决定亲自找。发现掉落地点后,他拦住别人,勇敢地走进危险区搜索。找到碎弹时,焦急的他竟忘了一切,用双手捧起弹片。当他看到放射物没有大量扩散时,才想到钚239的微量辐射已侵入自己体内。几年后邓稼先患上癌症,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98年6月,经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局授权评估,认定长沙“国家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中心”的杂交水稻“袁隆平”品牌价值为1008.9亿元,为中国无形资产之最。1998年9月,朱镕基总理特批1000万元经费支持袁隆平的研究。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事迹?从这些科学家身上,你得到哪些启迪?不妨执笔为文,与大家分享。现代中国的经济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