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二轮复习三合一历史教案:专题六 中国近代文化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岳麓版二轮复习三合一历史教案:专题六 中国近代文化生活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六 中国近代文化生活
一、温故知新
列强侵略: 、 、 、 、
仍占主导地位但已开始解体的
鸦片战争后开始出现的
清朝:
经济结构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
民国:
出现:
19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 发展:
黄金:
衰微:
阶级结构: 、 、 、 。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1、说说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演变情形。
阶段 背景 内容 意义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是如何形成并发展的?
阶段 时期 著作 内容
萌芽
形成
成熟
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
1、近代以来,儒家思想是如何被利用的?
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运动时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教”。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他著有《孔子改制考》,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陈独秀等发起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民权、平等和进化论,主要阵地是《新青年》,主要活动基地是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大学,主要内容是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成为文学革命的先声)。打倒孔家店是当时响亮口号,儒学受到了严重冲击。
2、近代以来我国文教方面的政策变化情况: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写出《资政新篇》,在文教方面反对迷信,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送了几批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颁布变法法令,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游历。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在文化教育方面,学校不败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国民宗旨,禁止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加大初等教育阶段在整个学习年限中的比重,教科书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等为基本思想,日语被定为必修课,学校不得悬挂中国地图,不得使用“中华”字样。
四、本专题你应该通过的测试:
1、作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
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C.没有提出反封建土地纲领
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2、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他提出的政策是
A.平均地权B.保护工商C.奖励实业D.土地革命
3、中国出现“西学东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A、鸦片战争以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宏《西学东渐记》 D.洪仁玕《资政新篇》
5、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
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
6、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生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7、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国共对峙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建立时期
8、近代中国人在实践中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始于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后
9、洋装在中国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进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中西合璧的产物
A.中山装和旗袍B.华冠儒服
C.男女礼服D.列宁服
10、下列日常生活所见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乘坐火车 ②穿机织棉衣 ③使用塑料水桶 ④看电视
A.②①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11、下列礼仪体现民主共和精神的是:①三跪九叩 ②长拜作揖 ③鞠躬 ④握手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中国近代航空事业起步于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3、下列有关中山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基础是广泛吸收了欧美服饰的优点
B.体现了中国服饰对西装改革的推动作用
C.综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主要特点
D.曾经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广为流行
14、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目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15、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①由通商口岸逐渐向内地扩展 ②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③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密切相关④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下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①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③在当时的教学中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④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②③
17、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新的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最具代表性的是
A.旗袍B.铁路C.京剧D.电影
18、“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
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原因的是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C、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近代中国的经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