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五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一、温故知新演变含义:政体从 到外来冲击(5次战争):抗击侵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旧:民主革命新:内部反映 抵抗派:地主阶级 洋务派:农民阶级:救国方略 维新派:资产阶级 革命派:激进派:无产阶级:演变结果:名为 实为 ,可谓名不副实。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勒索战争赔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放通商口岸:《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攫取关税特权:大搞商品倾销:进行原料掠夺:2、洋务运动背景:两类企业:类型 名称军用企业 第一家:规模最大:民用企业 第一个:评价: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阶段 时间 企业或人物 原因出现 19世纪70年代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黄金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萎缩时期 民国时期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地位?尽管如此,民族资本主义还是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你能用史实说明吗?地位:在 中求生存原因: ( 、 、 )的挤压。登上历史舞台,领导 、 ,政体从史实 变为 。登上历史舞台, 诞生,成立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1、清朝以来,历代经济方面的措施、政策或主张各有哪些?清朝前期,统治者重农抑商,实行闭关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洪秀全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二者都未真正实行。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戊戌变法时期,经济方面的措施有: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没有实行。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没有实行。中华民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的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在延安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展大生产运动,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2、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存在哪些经济和阶级成分?这样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是怎样发生变化的?经济成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阶级成分: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自然经济和农民地主的演变:自然经济自从在战国时期确立以来,一直在我国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虽受到严重冲击逐步瓦解,但仍占绝对优势。外国资本的演变: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但此时外资仍以商品输出为主,19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资本输出才逐渐占主导地位。官僚资本的演变: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官办企业居多,可谓是最早的官僚资本。1927年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发展起来。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的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资本的演变: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20世纪初年,中华民国的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等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从1912年到1919年,新建厂矿600多家,新增资本1亿3千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升兄弟是民族工商业的楷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官僚资本膨胀,民族工业破产。四、本专题你应该通过的测试:1、时人(1846年)记载:“松、太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段史料,反映了A、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夭折C、中国传统经济开始解体D、中国民族纺织企业兴起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决定的 B.中国封建势力强大C.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阻碍 D.受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3、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许多民用工业,这表明洋务派A.聚敛财富,搜刮人民的本性 B.增加税收,增强国力的愿望C.认识深化,弥补军工的不足 D.目标转移,与洋人分利4、右图是中国近代某企业的一张火柴商标。其设计最能反映A.抵制洋货运动B.“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C.民族工业发展艰难D.轻工业发展较快5、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北洋海军C创办京师同文馆 D创办开平煤矿6、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末状元张謇愤而辞官从商,投资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该企业属于A、洋务企业B、外资企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7、红金龙香烟广告图(注意广告语: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卮矣。以彼例此,孰得孰失,惟诸君实图利之。)由此反映出①是“异味争尝”的近代饮食文化的反映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③说明资本家为获取利润进行欺骗宣传④民族烟草公司的开办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A.②③④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8、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A.“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B.科技水平严重滞后C.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9、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10、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外患重重,但民族火柴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从弱到强,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通过观察下列两幅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你得到的答案是A、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B、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C、辛亥革命的有力推动 D、北洋军阀的鼎力援助演变原因近代中国政体演变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