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案新编:第四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案新编:第四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一节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一、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问候别人和被别人问候。在众多问候语中,“祝你美梦成真”是相当普通的一句。“美梦成真”前边之所以加上“祝你”二字,是因为美梦因为太美往往成不了真,所以要祝。有两个故事能证明这一观点。故事一:有那么一个人,有一天在一棵大槐树下睡觉,忽然发现自己到了一个王国。这个国家待他为上宾,而且让他当官,当的是南柯太守。谁知官瘾尚未过足,梦就醒了,发现自己睡觉的那棵大槐树底下有一个大蚂蚁洞,刚才他就是在这个大蚂蚁洞里当的南柯太守。故事二:有那么一个书生,进京去赶考,投宿一家客店,让店主给他烧黄米饭吃。趁烧黄米饭的这个间隙,书生也是睡了一觉,梦见自己中了状元,当了大官,谁知也是官瘾没有过足就醒了,一看,店家的黄米饭还没做好呢。这就是一枕梦黄粱的故事,极言其美梦之短,难以成真。由这两个故事,我不禁想到了袁世凯。袁世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还不满足,竟想当什么正式大总统,乃至于最后竟然称帝,做的何尝不是美梦呢?结果怎么着?仅仅当了83天皇帝就呜呼哀哉了,真可谓也是一枕梦黄粱。至于他是怎么做他的皇帝梦的?他的皇帝梦又是怎样破灭的,让我们以“一枕黄粱帝王梦”为题,学习第四章第一节吧。
二、知识结构 政治上 唐绍仪
排斥异己
军事上
刺杀对手 宋教仁
昏昏欲睡
镇压革命 二次革命
大总统从临时到正式
进入梦乡 护国运动
从正式大总统到皇帝
噩梦一场 取消帝制
独裁 反独裁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梁启超早年跟随康有为进行戊戌变法,被称作资产阶级维新派。后来反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被称作保皇派。这样的一个人物,在袁世凯称帝的时候却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拥护共和制度,你认为原因何在?
梁启超一直都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前提是保留君主,这样可实现社会的平稳发展,不至于造成过大的动荡,因此当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用革命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时候自然不会赞同。现在袁世凯倒行逆施,别说共和了,连君主立宪也保不住,他要复辟的是帝制,就是君主专制制度。这和梁启超的社会理想是相冲突的。梁启超当然是反对共和的,但这种国体既已确立,就不宜随便更动,否则就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利于国计民生。所以梁启超反对袁世凯复辟。
四、高考试题回放
1、(1993·全国卷·9)
袁世凯实行独裁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C)
(1)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2)废除《临时约法》
(3)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4)下令解散国民党
A、(1)(3)(2)(4)B、(2)(1)(4)(3)
C、(3)(4)(2)(1)D、(4)(2)(1)(3)
2、(1997·上海卷·1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13年爆发“二次革命”背景的是(C)
A、袁世凯大量举借外债B、宋教仁被刺
C、袁世凯解散国民党 D、孙中山号召反袁
3、(1998·上海卷·20)
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是(C)
A、对武昌起义后建立民国表示异议B、为清朝专制统治辩护
C、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D、反对护国运动
4、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中都曾宣布独立的省份是(C)
A、江苏B、安徽C、广东D、江西
5、(1993·三南卷)
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的道理?
答案:1911年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被迫声明“严守中立”,但又截留中国海关的全部税收,企图从经济上扼杀革命。选中袁世凯作为新工具,迫使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帮袁世凯策划“南北和谈”,迫使革命党妥协。1912年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帝国主义积极扶持,借款给袁世凯作为镇压革命的军费。“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当上了正式大总统。历史告诉我们: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和把中国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总是要勾结和扶持中国的反动统治集团,来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所以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不但要推翻本国反动统治阶级,而且必须同时打倒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五、新情景设置
1、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时,私下送给李莲英100万两银子,并讨教如何才能取宠于“老佛爷”。李莲英告诉他:“李鸿章任直隶总督那阵儿,太后驾临天津。为讨好太后,李鸿章将一只调教有素的黄鹦鹉献给太后。那鹦鹉确也讨人喜欢,在太后面前连连说‘老佛爷万岁’,使太后喜形于色,褒赞有加。但好景不长,这小家伙的奉承话不分场合,不厌其烦,且只会重复一句‘老佛爷万岁’。时间长了,使太后寝食难安,于是干脆让它物归原主了。为此,我还写了一首小诗道:鹦鹉学舌真不赖,讨好太后一时爱。献媚之言须万变,只会一句谁不怪?”听到此,袁世凯忙问:“李公公请指教,如何才能讨得太后永久喜欢?”“这法儿,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这话怎讲?”“你得学会随机应变,今儿个太后说东,你就说东好,明儿个太后说西,你就夸西。”“明白了,这阵子太后喜欢……”“这阵子太后喜欢办洋务。”“好,李公公,我也送你一首歪诗:鹦鹉学舌虽不赖,只讨太后一时爱;世凯不是黄鹦鹉,甘为太后办洋务。”
2、袁世凯的升天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阴曹地府人满为患。为此阎王决定申请向天堂移鬼以解燃眉,在递交了86542个报告和86543年的等待之后,玉帝终于批准。因名额有限,为防止舞弊,玉帝规定按阳间支持者多寡排序,依次录取。消息在《鬼话连篇日报》刊登后,众鬼反响强烈。小李子(李莲英)直奔袁府,把这个激动鬼心的消息报告给袁世凯,袁鬼心沸腾,立即召集门生故吏,商讨对策。最后由段祺瑞起草一通电,告白于天下。全文如下:
袁氏项城,河南人氏,生前为民国大总统,崩后落难于冥府,究其原委实乃小人诬陷,判官偏听耳。言袁公出卖康梁,投靠清廷,实属无稽之谈。康梁乃蠢夫,非美妇,出卖何从谈起?况独不见辛亥袁公逼宫共和乎?项城实乃反清义士也。又言袁公剿义和,媚洋人,确属误解。义和者,议和也,洋人者,夷人也,据考为黄帝×代之苗裔,无知小辈难辨真伪,袁公乃忠良报国之士。再言袁公窃取辛亥果实,独裁复辟,已成独夫民贼,孙文之妖言惑众,可笑之极,人见万物有实,孰见辛亥有实?孙氏卸职,袁公上任,正值民国元年4月1日,乃“愚人节”,国人当真,岂不令洋人哂笑我华夏之愚哉?袁公降世之际,祥云罩地,紫气盈屋,乃真龙天子之兆,项城五短身材,是为一新龙钟——短脚神龙化身。华夏帝王,五百有余,何独不容一袁公邪?袁公蒙冤竟至若此!
此通电发传之日起,着阳界小民,务悬阎王、袁公之画像于厅堂,朝夕清香三烛,三叩九拜,以示感恩谢罪!
项城为人,苍天可鉴,特此通电阴阳两界,黑白二道,为袁公正名者赏金百万(注:美元),形式不拘,印发传单可,著书立传亦可,摄我电视剧更佳,片名可以拟为《戏说袁大总统》、《洪宪大帝新编》、《项城鬼情未了》……有意者,可至袁府面谈(报销路费)。寓所:冥界地府十八层地狱秦桧区慈禧路李鸿章胡同1915号李府(李登辉欲购之别墅)对过,不胜期盼之至!
袁公申委会
中华帝国洪宪八十五年
据说前往袁府洽谈者不下四五千人,袁世凯龙心大悦:喜迁天堂,指日可待!
凭袁世凯的德行,他有资格上天堂吗?这要由玉帝加以裁决。请以玉帝的口气作出你的决断。不管让不让袁世凯上天堂,都要说明理由。
第三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一、新课导入
荣宗敬的个人档案
(1) 身高:1.60米上下,比弟弟荣德生矮半个头。
(2) 老宅:无锡荣巷西浜182号,一竹竿宽的陋屋。
(3) 新居:上海陕西北路(旧称西摩路)186号荣公馆。
(4) 早餐:一碗白汤面疙瘩和一小碟白糖。餐厅在二楼,镏满金边,具有维多利亚风格。每天早晨,荣宗敬就在这华贵餐厅的一把英式高靠背椅上坐下用早餐。
(5) 常用之物:一是算盘,二是毛笔。每天不摸算盘珠便若有所失,算盘珠不动弹的时候,毛笔就划动。
(6) 生意经:有五个铜板本钱,做十个铜板生意。经营诀窍就是低成本扩张,兼并兼并再兼并,最终形成了由26家起企业组成的实业系统,拥有亿万家产,而初始资本仅有1500元。
(7) 归宿:1938年,荣宗敬不甘为日伪维持局面,化装逃出荣公馆,躲过公馆四周的日本密探,登上黄浦江边的邮轮,亡命香港。到香港后便病倒了,长逝在香港伊丽莎白医院。
(8)墓碑:在太湖边的一道陡坡上,有荣宗敬的墓。墓前勒有比荣宗敬个子还矮一截的石刻对联:民族经济先驱,创业精神楷模。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事业最辉煌是在什么时候?这一时期,对发展民族工业作出贡献的著名实业家还有哪两个人物?从荣宗敬每天都喝白汤面疙瘩看,你认为他主要经营什么行业?除了这一行业外,当时还有哪些行业发展也比较迅速?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就得学习第四节——
二、知识结构
出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初步发展:19世纪末
成长
比较迅速发展:20世纪初
辛亥革命的激发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利条件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发展最快:纺织业、面粉业
壮大:辛亥革命后 概况 发展迅速:火柴、榨油、造纸、化工
楷模: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
特点
影响: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三、重点难点分析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这个结论我们耳熟能详,并一直奉为金科玉律。可具体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究竟是内因还是外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不能简单套用所谓的“内因决定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在这个历史提供的空隙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大战结束不久,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此,外因恰恰是决定性的因素。
四、高考试题回放
1、(1996·上海卷·45甲)
概述1840 年到1919年近代工业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线索,具体分析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
答案:
基本线索: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法等国在沿海通商口岸设立船坞、工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广东、上海等地出现了民族工业。
甲午战争后,大量外资在中国兴办工业,民族工业有一定发展,但处境艰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
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1)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支持;(2)北洋政府的鼓励;(3)“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4)群众性抵制日货运动;(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使欧洲列强减少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增加对中国商品的需求;(6)上述因素刺激了中国商业资本和民间资本迅速向工业资本转移。
2、(2001·广东河南卷·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初在上海、无锡等地投资实业的民族资本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被称为“面粉大王”与“纺织巨子”。据统计,至1936年,荣家企业年 产面粉1694万袋,约占当时全国(东北地区除外)总产量的27%,拥有粉磨机347台,占全国总数的28%;荣家企业拥有纱锭57万枚,织布机5300台,均约占当时全国(东北地区除外)华商棉纺业总数的21%。
——据《荣家企业史料》
材料二 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要纱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锭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锭,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
材料三 1938年2月荣宗敬在香港病逝。有报纸载文称,荣氏兄弟“对于中国经济,已有甚大之贡献;其小则使无锡成为江苏省次于上海之工业区;大则促使内地农产资源之开发。复由其本身经验,深知教育之重要,在无锡本乡创办小学、中学,以至大学,为所办事业及社会培育人才,尤为难能可贵”。数日后该报又称,“荣宗敬兴办实业,历数十年,功效昭著,民生利赖;是次日军侵入淞沪,复能不受威胁,避地远引,志节凛然,尤堪佳尚。”
——据1938年2月11日、18日《新闻报》
回答: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荣家企业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荣氏兄弟还有什么其他值得肯定的方面?
基本出发点:发展民族经济,满足人民需要,抵御外国经济侵略。
作用:利用中国的农产品发展棉纺业和面粉加工业,发展了民族工业;对抵御外国经济侵略有一定的作用;使无锡、上海的地方经济有一定发展。
其他值得肯定的方面:兴办教育;民族气节。
9、(1998·上海卷·4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年代 合计 商办 官办和商官合办 外国人办(注)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第一时期(1872—1894) 175 48893 53 4697 9.6% 19 16196 33.1% 103 28000 57.3%
第二时期(1894—1913) 685 223443 463 90801 41% 86 29649 13% 136 103153 46%
注:第一时期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年的合计
(1)上表统计资料中的三种企业依次分别属于 民族资本、 官僚 资本和 外国资本。这三种不同的企业是怎样形成的?
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企业(或官办企业)的刺激下,一些商人、官僚、地主等投资开办近代企业,形成了民族资本企业;洋务派为“求强”而开办军事工业,为“求富”而创办或与商人合办民用企业,形成了官僚资本企业;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出口加工、船舶修造等企业,形成了外国资本(或帝国主义)企业。
(2)根据上表统计资料,同第一时期相比较,第二时期中国境内工业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最明显的变化是商办(或民族资本)工业(或指出商办工业的工厂数、资本额极其所占比例)超过官办工业,表明前者发展迅速。主要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刺激,(或戊戌变法的影响),辛亥革命后有利于投资办厂的环境等。如考生作出下述回答,亦可按评分要点给分:外资工厂商量增长不大,但总资本额和每厂平均资本额增长迅速,说明外资工厂资本雄厚,中国企业很难与其竞争(或处境艰难)其原因主要是《马关条约》订立后,列强享有在通商口岸设厂的权利,大量外资输入中国。
五、新情景设置
见新课导入
一枕黄粱帝王梦
弱智儿童面面观(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