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2.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科学探究:?1.学生通过观察水写的字发生的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蒸发的原因。2.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掌握加快蒸发的方法。3.学生观察把一片玻璃放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知道凝结现象。科学态度:1.学生通过对水蒸发和凝结的实验,感受体验物态变化的可逆性并意识到细致的。2.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初步了解水和水蒸气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探究液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准备】学生材料:勺子架、勺子两把、蜡烛、打火机、针筒、清水、记录纸、90℃热水一杯、大小烧杯各一个。教师材料:课件、一杯水、大小烧杯各一个、保温杯、抹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自我介绍,湿抹布写字,引出课题《水和水蒸气》。二、实验探究,获取新知探究活动一:水到哪里去了1.提问:水有哪些特点?2.教师用湿抹布写的字在交流过程中,字不见了。3.学生推测???(水变干了)。4.说生活中水干掉的自然现象,引出玻璃不吸水,那玻璃鱼缸里减少的水哪去了?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减少的水变成了水蒸气。5.交流水蒸气,总结出水蒸气的特点。6.联系实际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并尝试解释这一现象从而认识和理解“蒸发”概念。7.请生尝试解释湿抹布写的字哪去了?探究活动二: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吗?1.情景引导发现新问题:有什么办法能加快水的蒸发吗?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测。3.小组讨论实验方法,学生讨论后汇报。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实验小结: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探究活动三:水蒸气能重新变成水吗?1.教师提问:江河湖海的水一直在不断蒸发,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到空气中了,那么水越来越少,最后这河流、大海中的水会不会干了?2.引导进行凝结现象的实验,学生汇报实验情况。3.认识“凝结”概念。4.联系生活现象,提升概念理解。5.拓展延伸:这是一瓶冰镇的可乐,放一会后,表面出现了许多小水滴,你能用刚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三、深化理解,延伸课堂1.深入思考,解析“白汽”,出示烧开水的时候冒出的白汽图片,让学生尝试自己解释白汽是如何产生的。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板书设计】水和水蒸气?????????蒸发水???????????????????????????????水蒸气(看不见)??????????凝结??????液体?????????????????????????????气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